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贞观公私画史》序

|唐| 裴孝源

裴孝源 ,初唐人,活动于太宗、高宗时期,曾官中书舍人、吏部员外郎和度支郎中等。因受唐太宗之弟李元昌赏识,得以观赏秘府收藏。同时他还特别注意了解私人收藏与寺庙壁画,因此于贞观十三年(639年)著成此书。

裴孝源是唐代画学的开创人之一,是承前启后之人,他所著的《贞观公私画史》又名《公私画录》,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名画著录。作者记录了秘府的书画收藏以及当时名画的流传情况,共收录名画293卷以及当时 47所寺庙壁画的情况,由于是作者亲眼所见,就使得这部著录史料较为可靠,因此是考察唐代贞观初年绘画名迹的重要资料,也是鉴赏家品评古代画迹的开创性著述。此书在绘画理论上的一个重大贡献是提出了“风神”这个概念,并且是跟“形似”问题一起提出,也就是作者注意并研究了“形”与“神”的关系,这也是较早将绘画的“形”与“神”作为两个标准进行甄别判定的理论。作者在对待二者的态度上是以风神为上,这又一次表明了中国绘画批评的一个基本态度。

叙曰:虑牺氏 [1] 受龙图 [2] 之后,史为掌图之官,有体物之作,盖以照远显幽,侔 [3] 列群象。自玄黄萌始,方图辩正 [4] 。有形可明之事,前贤成建之迹,遂追而写之。至虞夏殷周及秦汉之代,皆有史掌。惟遭罹 [5] 播散,而终有所归。及吴魏晋宋,世多奇人,皆心目相授,斯道始兴。其于忠臣孝子,贤愚美恶,莫不图之屋壁,以训将来。或想功烈于千年,聆英威于百代,乃心存懿迹,默匠仪形。其余风化幽微 [6] ,感而遂至。飞游腾窜,验之目前,皆可图画。 [7]

且夫艺有精深,学有疏密,前贤品录,益多其流。大唐汉王元昌,天植其材,心专物表 [8] ;含运覃思 [9] ,六法俱全,随物成形,万类无失。每燕时 [10] 暇日,多与其流商榷精奥,以余耿尚 [11] ,常赐讨论。遂命魏晋以来前贤遗迹所存及品格高下,列为先后。起于高贵乡公 [12] ,终于大唐贞观十三年,秘府及佛寺并私家所蓄,共 [13] 二百九十八卷,屋壁四十七所,目为《贞观公私画录》。又集新录官库画,总二百九十八卷。二百三十卷是隋唐 [14] 官本,十三卷是左仆射萧瑀进,二十卷杨素家得,三卷许善心进,十卷高平县行书佐张氏所献,四卷褚安福进,近十八卷先在秘府,亦无所得人名,并有天和 [15] 年月;其间有三十三卷,恐非晋宋人真迹,多当时工人所作,后人强题名氏。时贞观十三年八月望日序。

注释

[1]牺氏:伏羲。

[2]龙图:河图。即《易》所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3]侔:相等。

[4]辩正:辨别和说明天地间的道理。

[5]罹:《王氏画苑》本作“ ”。

[6]风化:风俗教化。幽微:深奥精微的道理。

[7]《佩文斋书画谱》录止于此。

[8]心专物表:专心于表现万物之情态。

[9]覃思:深思。含运覃思:内心深思熟虑。

[10]燕时:安闲之时。

[11]耿尚:耿直而不同流俗。

[12]高贵乡公:三国时魏少帝曹髦,善书画。

[13]共:《王氏画苑》本作“其”。

[14]唐:《王氏画苑》本作“室”。

[15]天和(566—572):南北朝北周武帝年号。

唐·阎立本(传),步辇图卷,绢本设色,38.5cm×129.6cm,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7WhAQfmvSsdHBAKzGDI8b2R7thqE6yT/SFc/rM7mQx6+BJ5E2TVVXApldpJMQuQ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