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绎(508—554) ,字世诚,自号金楼子,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为南北朝时期梁元帝(552—554 年在位)。《梁书·元帝本纪》:“既长好学,博综群书,下笔成章,出言为论,才辩敏速,冠绝一时。”他善画佛画、鹿鹤、景物写生,技巧全面,尤其善于画域外人的形貌。传世的《职贡图》是北宋年间的摹本。他像李后主和宋徽宗一样,虽然在艺术上成就卓著,但其治国昏聩无方,史载其“禀性猜忌,不隔疏近,御下无术,履冰弗惧,故凤阙伺晨之功,火无内照之美”。
《山水松石格》像是一篇比较零散的口诀,相对于前人的画论似乎并未提出多大的新想法,但其中也仍闪现出一些真知灼见,对后世山水画发展产生一定积极影响。特别是其中提出“格高而思逸”,强调和注重了山水画的内在精神以及创作主体的个人品格和审美意趣,这对于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是一个贡献。本篇画论对山水画中各种元素的安排布置都作了简要的阐述,还提出“造化为灵”“幽趣”“芳情”等绘画理论观点,在早期山水画论中是一篇比较重要的作品。
夫天地之名,造化为灵。设奇巧之体势,写山水之纵横。或格高而思逸,信笔妙而墨精。由是设粉壁,运神情,素屏连隅,山脉溅渹 [1] ,首尾相映,项腹相迎 [2] 。丈尺分寸,约有常程;树石云水,俱无正形。树有大小,丛贯孤平;扶疏曲直,耸拔凌亭。乍起伏于柔条,便同文字。 [3]
或难合于破墨,体向异于丹青。隐隐半壁,高潜入冥;插空类剑,陷地如坑。秋毛冬骨,夏荫春英。炎绯寒碧,暖日凉星。巨松沁水,喷之蔚冋 [4] 。褒 [5] 茂林之幽趣,割杂草之芳情。泉源至曲,雾破山明。精蓝 [6] 观宇,桥彴 [7] 关城。行人犬吠,兽走禽惊。高墨犹绿,下墨犹赪 [8] 。水因断而流远,云欲坠而霞轻。桂不疏于胡越,松不难于弟兄。 [9] 路广石隔,天遥鸟征。云中树石宜先点,石上枝柯末后成。高岭最嫌邻刻石,远山大忌学图经 [10] 。审问既然传笔法,秘之勿泄于户庭。
南朝梁·萧绎,职贡图卷(摹本),绢本调色,25cm×198cm,藏于国家博物馆。
[1]俞注:惟《古今图书集成》与《画论丛刊》作“渹”,《画苑补益》《美术丛书》诸作“朴”。《书画谱》《画学心印》《中国画学全史》《中国绘画史》均作“瀑”。按“朴”字费解,或系因与“瀑”字音近而误。此处当作“渹”,方能全篇叶韵。渹(hōng):水波相激声。
[2]俞注:惟《古今图书集成》与《画论丛刊》作“迎”,《画学心印》作“逼近”。余本俱作“近”。按应以迎叶韵为是。项与腹中隔一胸,无法相近,更不能逼近。
[3]俞注:《画学心印》与《中国画学全史》将此十字删去,此外诸本于其下,有注“原缺八字”者,有注“中缺”者,有注“阙文”者。按:此文既属对偶,上下两句字数自应相同,上句十字,下句绝不止八字,但相传如此,已无可考。
[4]蔚冋:云气飘荡的空气。
[5]俞注:诸本俱如此,惟《古今图书集成》作“襃”,较善。裒,聚集。
[6]精蓝:佛寺。
[7]彴(zhuó):独木桥。
[8]赪(chēng):红色。
[9]胡:古时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越:古时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胡越:指距离遥远。难于弟兄:典出《世说新语》,谓陈元方和陈季方二人德行超拔,不相伯仲,故其父陈寔谓之:“元方难为弟,季方难为兄。”意思是元方好得做他弟弟难,季方好得做他哥哥难。此两句言桂、松品格高洁、节操坚贞,又使人亲近。
[10]图经: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