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书后品

|隋唐五代| 李嗣真

李嗣真(?—696), 唐代书画家,字承胄。一说赵州柏(今属河北)人,一说滑州匡城(今属河南)人。则天永昌中,官御史中丞、知大夫事,被酷吏来俊臣所陷。

《书后品》一卷,《新旧唐志》《崇文总目·小学类》《书录解题·杂艺类》《通志略》等均作《书后品》,而《说郛》本作《后书品》,误倒一字。李嗣真因庾肩吾《书品》,更分十等,各为评赞,此书所载八十一人,各有叙录,条理姝然,今本乃有八十二人,文中“登逸品数者四人”,可能仅指张、钟、二王,不包括李斯,故有一人之误。称“后品”是因为前有王愔、王僧虔、袁昂、庾肩吾之《书品》。本篇上上品之上更列逸品,为嗣真所创,明其在九等之上。

昔仓颉造书,天雨粟,鬼夜哭 [1] ,亦有感矣。盖德成而上 [2] ,谓仁、义、礼、智、信也;艺成而下 [3] ,谓礼、乐、射、御、书、数也。吾作《诗品》 [4] ,犹希闻偶合神交、自然冥契者,是才难也。及其作《书评》而登逸品数者四人,故知艺之为末,信也。虽然,若超吾逸品之才者,亦当夐绝终古,无复继作也。故斐然有感而作《书评》,虽不足以对扬王休、弘阐神化,亦名流之美事耳。与夫饱食终日,博奕犹贤,不其远乎?项籍云:“书足以记姓名。”此狂夫之言也。嗟尔后生,既乏经国之才,又无干城之略,庶几勉夫斯道。近代虞秘监、欧阳银青、房、褚二仆射、陆学士 [5] 、王家令 [6] 、高司卫 [7] 等亦并由此术,无所间。然其中亦有更无他技而俯拾朱绂,如此则虽惭君子之盛烈,苟非莘野 [8] 之器,箕山 [9] 之英,亦何能作诫凌云之台,拂衣碑石之际邪!今之驰骛,去圣逾远,徒识方圆,而迷点画,亦犹庄生之叹盲者,易象之谈日中,终不见矣。太宗与汉王元昌、褚仆射遂良等皆授之于史陵,褚首师虞,后又学史,乃谓陵曰:“此法更不可教人。”是其妙处也。陆学士柬之受于虞秘监,虞秘监受于永禅师,皆有法体。今人都不闻师范,又自无鉴局,虽古迹昭然,永不觉悟,而执燕石以为宝,玩楚凤而称珍,不亦谬哉!其议论品藻,自王愔以下,王僧虔、袁、庾诸公已言之矣;而或理有未周,今采诸家之善,聊措同异,以贻诸好事。其前品已定,则不复铨列。素未曾入,有可措者,亦复云尔。太宗、高宗皆称神札,吾所伏事,何敢寓言!始于秦氏,终于唐世,凡八十一人,分为十等。

李斯 小篆。

右李斯,小篆之精,古今妙绝。秦望诸山及皇帝玉玺,犹夫千钧强弩,万石洪钟。岂徒学者之宗匠,亦是传国之遗宝。

张芝 章草。 钟繇 正书。 王羲之 三体及飞白。 王献之 草、行书,半草行书。

右四贤之迹,扬庭效伎,策勋厎绩。神合契匠,冥运天矩,皆可称旷代绝作也。而钟、张筋骨有余,肤肉未赡。逸少加减太过,朱粉无设,同夫披云睹日,芙蓉出水,求其盛美,难以备诸。然伯英章草似春虹饮涧,落霞浮浦,又似沃雾沾濡,繁霜摇落。元常正隶如郊庙既陈,俎豆斯在;又比寒涧□ [10] 豁,秋山嵯峨。右军正体如阴阳四时,寒暑调畅,岩廊宏敞,簪裾肃穆。其声鸣也,则铿锵金石;其芬郁也,则氤氲兰麝;其难征也,则缥缈而已仙;其可觌也,则昭彰而在目。可谓书之圣也。若草、行杂体,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瑾瑜烂而五色,黼绣摛其七采,故使离朱 [11] 丧明,子期 [12] 失听,可谓草之圣也。其飞白也,犹夫雾縠卷舒,烟空照灼,长剑耿介而倚天,劲矢超腾而无地,可谓飞白之仙也。又如松岩点黛,蓊郁而起朝云;飞泉漱玉,洒散而成暮雨。既离方以遁圆,亦非丝而异帛,趣长笔短,差难缕陈。子敬草书逸气过父,如丹穴凤舞,清泉龙跃,倏忽变化,莫知所自,或蹴海移山,翻涛簸岳。故谢安石谓公当胜右军,诚有害名教,亦非徒语耳。而正书、行书如田野学士越参朝列,非不稽古宪章,乃时有失体处。旧说称其转妍去鉴,疏矣。然数公皆有神助,若喻之制作,其犹雅、颂之流乎。

评曰:元常每点多异,羲之万字不同;后之学者恐徒伤筋膂耳。然右军肇变古质,理不应减钟,故云:“或谓过之。”庾翼每不服逸少,曾得伯英十纸,丧乱遗失,常恨妙迹永绝。及后见逸少与亮书,乃曰:“今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方乃大服羲之。又曾书壁而去,子敬密拭之,而更别题。右军还观之曰:“吾去时真大醉。”子敬乃心服之矣。然右军终无败累,子敬往往失落,及其不失,则神妙无方,可谓草圣也。

赞曰:仓颉造书,鬼哭天廪,史籀堙灭,陈仓籍甚。秦相刻铭,烂若舒锦,钟、张、羲、献,超然逸品。

上上品二人。

程邈 隶。 崔瑗 小篆。

右程君首创隶则,规范焕于丹青;崔氏爰效李斯,点画皆如铁石。传之后裔,厥功亦茂。此外镌勒,去之无乃夐 [13] 乎?若校之文章,则三都、二京之比也。

上中品七人。

蔡邕 索靖 梁鹄 钟会

卫瓘 韦诞 皇象

右自王、崔以降,更无超越此数君。梁氏石书,雅劲于韦、蔡,皇、卫草迹,殆亚于二王。钟、索遗迹虽少,吾家有小钟 [14] 正书《洛神赋》,河南长孙氏雅所珍好,用子敬草书数纸易之。索 [15] 有《月仪》三章,观其趣况,大为遒竦,无愧珪璋特达。犹夫聂政 [16] 、相如千载凛凛,为不亡矣。又《毋丘兴碑》,云是索书,比蔡《石经》无相假借。蔡公诸体,惟有《范巨卿碑》风华艳丽,古今冠绝。王简穆 [17] 云:“无可以定其优劣。”此亦何劳品书者乎!

上下品十二人。

崔寔 章草。

郗鉴 王廙 卫夫人 正书。

王洽 郗愔 李式 庾翼

羊欣 欧阳询 虞世南 褚遂良

右逸少谓领军 [18] “弟书不减吾”,吾观可者有数十纸,信佳作矣,体裁用笔全似逸少,虚薄不伦。右军藻鉴,岂当虚发!盖欲假其名誉耳。措之中下,岂所谓允佥望哉!崔、卫素负高名,王、庾旧称拔萃,崔章草甚妙,卫正体尤绝。世将楷则远类羲之,犹有古制;稚恭章草颇推笔力,不谢子真。郗、李超迈,过于羊欣。欧阳草书,难于竞爽,如旱蛟得水,毚兔走穴,笔势恨少。至于镌勒及飞白诸势,如武库矛戟,雄剑欲飞。虞世南萧散洒落,真草惟命,如罗绮娇春,鹓鸿戏沼,故当子云之上。褚氏临写右军,亦为高足,丰艳雕刻,盛为当今所尚,但恨乏自然,功勤精悉耳。

评曰:虫篆者小学之所宗,草隶者士人之所尚,近代君子多好之,或时有可观耳。然许靖之迹,殆不减小令,常叹曰:“钟书初不留意,试作之,乃不可得。研之弥久,如有仿佛。”乃知有画龙之惑耳,安可厚诬乎?此群英允居上流三品,其中铨鉴,不无优劣。

赞曰:程邈隶体,崔公篆势,梁、李、蔡、索,郗、皇、韦、卫,羊习献规,褚传羲制,邈乎天壤,光厥来裔。

中上品七人。

张昶 卫恒 杜预 张翼

郗嘉宾 阮研 汉王元昌

右文舒《西岳碑》但觉妍冶,殊无骨气,庾公置之七品。张翼代羲之草奏,虽曰“小人几乎乱真”,更乃编之乙科,泾渭混淆,故难品会。至于卫、杜之笔,流传多矣,纵任轻巧,流转风媚。刚健有余,便媚详雅,谅少俦匹。嘉宾与王、庾相埒,是则高手。颜黄门 [19] 有言:“阮交州、萧国子、陶隐居各得右军一体。”故称当时之冠绝。然萧公力薄,终不迨阮。汉王作献之气势,或如舞剑,往往邻几。

中中品十二人。

谢安 康昕 桓玄 邱道护

许静 萧子云 陶弘景 释智永

刘珉 房玄龄 陆柬之 王知敬

右谢公纵任自在,有螭盘虎踞之势,康昕巧密精勤,有翰飞莺之体。桓玄如惊蛇入草,铦锋出匣;刘珉比颠波赴壑,狂涧争流。隐居颖脱,得书之筋髓,如丽景霜空,鹰隼初击。道护谬登高品,迹乃浮漫。陆柬之学虞草体,用笔则青出于蓝,故非子云之徒。子云正隶,功夫恨少,不至高绝也。智永精熟过人,惜无奇态矣。房司空含文抱质,王家令碎玉残金,房如海上双鹓,王比云间孤鹤。

中下品七人。

孙皓 张超 谢道韫 宗炳

宋文帝 齐高帝 谢灵运

右孙皓,吴人酣畅,骄其家室,虽欲矜豪,亦复平矣。张如郢中少年,乍入京辇,纵有才辩,盖亦可知。谢韫是王凝之之妻,雍容和雅,芬馥可玩。宋帝有子敬风骨,超纵狼藉,翕焕为美。康乐往往惊遒,齐帝时时合兴,知慕韩、彭之豹变,有异张、桓之拾青。宗炳放逸屈慑,颇 康、许,量其直置孤梗,是灵运之流也。

评曰:古之学者皆有规法,今之学者但任胸怀,无自然之逸气,有师心之独任。偶有能者,时见一斑,忽不悟者,终身瞑目,而欲乘款段,度越骅骝,斯亦难矣。吾当告勉夫后生,然自古叹知音者希,可谓绝弦也。

赞曰:西岳张昶,江东阮研,银鹰贞白 [20] ,铁马桓玄 [21] ,卫、杜散花 [22] ,安、康绮鲜,元昌、柬之,名后身先。

下上品十三人。

陆机 袁崧 李夫人 谢朓

庾肩 吾萧纶 王褒 斛斯彦明 [23]

钱毅 [24] 房彦谦 殷令名 张大隐

蔺静文 [25]

右士衡以下,时然合作,或类蚌质珠胎,乍比金沙银砾。陆平原、李夫人犹带古风,谢吏部、庾尚书创得今韵。邵陵王、王司空是东阳之亚,房司隶、张益州参小令之体。蔺生正书甚为鲜紧,亦有规则。钱氏小篆、飞白,宽博敏丽,太宗贵之。斛斯笔势,咸有由来,司隶宛转,颇称流悦,皆著名矣。殷氏擅声题榜,代有其人。嗟乎!在天才者或未能精之,有神骨者则其功夫全弃,但有佳处,岂忘存录!

下中品十人。

范晔 萧思话 张融 梁简文帝

刘逖 王晏 周颙 王崇素

释智果 虞绰

右范如寒隽之士,亦不可弃;萧比遁世之夫,时或堪采。思光要自标举,盖无足褒;简文拔群贵胜,犹难继作。刘黄门落花从风,王中书奇石当径。彦伦意则甚高,迹少俊锐。崇素时像丽人之姿,智果颇似委巷之质。虞绰锋颖迅健,亦其次矣。

下下品七人。

刘穆之 褚渊 梁武帝 梁元帝

陈文帝 沈君理 张正见

右数君亦称笔札,多类效颦,犹枯林之春秀一枝,比众石之孤生片琰。就中彦回轻快,练倩有力,孝元风流,君理放任,亦后来之所习,非先达之所营。吾党论书,有异于是。

评曰:前品云“萧思话如舞女回腰,仙人啸树”,则亦曰佳矣;又云“张伯英如汉武学道,凭虚欲仙”,终不成矣。商榷如此,不亦谬乎?吾今品藻,亦未能至当,若其颠倒衣裳,白圭之玷,则庶不为也。后来君子,倘为鉴焉。

赞曰:蚌质怀珠,银钢蕴砾,陆、谢参踪,萧、张继迹。思话仙才,张融赏击,如彼苦秀,众多群石。

注释

[1]见高诱注《淮南子·本经训》:“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云:“仓颉始视鸟迹之文造书契,则诈伪萌生……去本趋末,弃耕作之业而务锥刀之利。天知其将饿,故为雨粟,鬼恐为文书所劾,故夜哭也。”

[2]德成而上:道德成就在上。《礼记》孔颖达疏:“德成而上者,则人君及主人之属是也。以道德成就在上故也。”

[3]艺成而下:艺术成就在下。《礼记》孔颖达疏:“艺成而下者,言乐师商祝之属,艺术成就在下也。”

[4]《诗品》:不详。未见李氏有此作传世。当为《画品》之误。

[5]陆学士:陆柬之,官至太子司议郎,崇文侍书学士。

[6]王家令:王知敬,尝官太子家令。

[7]高司卫:高正臣,官至卫尉少卿,人称高司卫。

[8]莘野:《孟子·万章上》:“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赵岐注:“有莘,国名。伊尹初隐之时,耕于有莘之国。”后以“莘野”指隐居之所。

[9]箕山:许由隐居处。尧以天下让,许由因天下已治,遂辞而不受,“之箕山之下,颍水之阳,耕而食,终身无经天下之色”。见《吕氏春秋·求人》。

[10]参看《历代书法论文选》135页。

[11]离朱:离娄。传说黄帝时人。百步能见秋毫之末。见《庄子·骈拇》和《孟子·离娄》。

[12]子期:即钟子期,春秋时楚人,善听琴。与伯牙是知音。

[13]夐(xiòng):久远之意。

[14]小钟:即钟会,钟繇之幼子。书学其父,后世以其父子并称“大小钟”。详见张怀瓘《书断》。

[15]索:当指索靖。详见张怀瓘《书断》。

[16]聂政:战国时韩人,时韩卿严遂与相国韩傀有隙。求政代为报仇,送政黄金百两,不受,而仗剑入相府杀傀后自杀。

[17]王简穆:王僧虔,官至尚书令,卒谥简穆。

[18]领军:指王洽,尝官领君将军,人称“王领军”。王导子,王羲之从弟。

[19]颜黄门:颜之推,北朝齐至梁隋间人,尝官黄门侍郎,著有《颜氏家训》传世。亦工书,著有《笔墨法》。

[20]贞白:陶弘景,诏赠中散大夫,谥贞白。前评其书“如丽景霜天,鹰隼初击”。故曰:“银鹰贞白”也。

[21]参看张怀瓘《书断》评桓玄:“譬之于马,则肉翅已就,兰筋初生,畜怒而驰,日可千里,洸洸赳赳,实亦武哉。”

[22]卫、杜散花:谓卫恒、杜预书如花朵飘散,馨香四溢。

[23]斛斯彦明:不详何时人,或说南朝梁人。

[24]钱毅:唐太宗时人,余不详。

[25]蔺静文:不详何时人,一说南朝齐人。

柳公权《蒙诏帖》,白麻纸。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gs0vbU334Z6WZiyGy0IcdBge64kMFYl0zwSwzrMgKcxEhl58HOMX95W5U1Rm6MZ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