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凡例

《巴渝文库》是一套以发掘梳理、编纂出版巴渝文献为主轴,对巴渝历史、巴渝人文、巴渝风物等进行广泛汇通、深入探究和当代解读,以供今人和后人充分了解巴渝文化、准确认知巴渝文化,有利于存史、传箴、资治、扬德、励志、育才的大型丛书。整套丛书都将遵循整理、研究、求实、适用的编纂方针,运用系统、发展、开放、创新的文化理念,力求能如宋人张载所倡导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那样,对厘清巴渝文化文脉,光大巴渝文化精华,作出当代文化视野所能达致的应有贡献。

一、收录原则

1.内容范围

①凡是与巴渝历史文化直接相关的著作文献,无论时代、地域,原则上都全面收录;

②其他著作之中若有完整章(节)内容涉及巴渝的,原则上也收入本《文库》;全国性地理总志中的巴渝文献,收入本《文库》;

③巴渝籍人士(包括在巴渝出生的外籍人士)的著作,收入本《文库》;

④寓居巴渝的人士所撰写的其他代表性著作,按情况酌定收录,力求做到博观约取、去芜存菁。

2.地域范围

古代,以秦汉时期的巴郡、晋《华阳国志》所载“三巴”为限;民国,原则上以重庆直辖(1997年)后的行政区划为基础,参酌民国时期的行政建制适当张弛。

3.时间范围

古代,原则上沿用中国传统断代,即上溯有文字记载、有文物佐证的先秦时期,下迄1911年12月31日;民国,收录范围为1912年1月1日至1949年9月30日。

4.代表性与重点性

《巴渝文库》以“代表性论著”为主,即能反映巴渝地区历史发展脉络、对巴渝地区历史进程产生过影响、能够体现地域文化基本内涵、得到古今广泛认同且具有文献价值的代表性论著。

《巴渝文库》突出了巴渝地区历史进程中的“重点”,即重大历史节点、重大历史阶段、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就古代、民国两个阶段而言,结合巴渝地区历史进程和历史文献实际,突出了民国特别是抗战时期重庆的历史地位。

二、收录规模

为了全面、系统展示巴渝文化,《巴渝文库》初步收录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科学教育、语言文学艺术、历史与地理、地球科学、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市政与乡村建设、名人名家文集、方志碑刻报刊等方面论著约300余种。

其中,古代与民国的数量大致相同。根据重要性、内容丰富程度与相关性等,“一种”可能是单独一个项目,也可能是同“类”的几个或多个项目,尤以民国体现最为明显。

三、整理原则

《巴渝文库》体现“以人系文”、“以事系文”的整理原则,以整理、辑录、点校为主,原则上不影印出版,部分具有重要价值、十分珍贵、古今广泛认同、流传少的论著,酌情影印出版。

每一个项目有一个“前言”。“前言”,包括文献著者生平事迹、文献主要内容与价值,陈述版本源流,说明底本、主校本、参校本的情况等。文献内容重行编次的,有说明编排原则及有关情况介绍。 tpHA53Pp6aqUcTkYzR9LKZyDJUD4YIVTAEcXX/UKtiRrAo1IBLJymx8k/yw81mF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