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教授、各位同学:
感谢主席刚才一番勉励的话,实为兄弟应当做而未曾做到的。今天和大家讲一个题目,就是“大学生与战时公债”,就是说我们做大学生的对于战时公债的推行应该作何努力与贡献?
大学生应有远大的抱负,于今日国难方殷,其责任亦更艰巨。当前一切问题,小学生因智慧未开,中学生亦知之未详,唯大学生知之最为深切。因此我相信诸位亦必各自有其远大的抱负,但我无法一一知悉。我愿将我自己的抱负说出来,给各位作一个参考。我在三十七年以前也是一个大学生,当时上海有一个南洋公学,后改名南洋大学,再改名为交通大学。我就是在这所学校里读书,但并未毕业,所以不能称为大学毕业生。我的老师就是蔡元培先生,其时我受蔡先生训导最大的影响,即认定今日做人不能没有民族国家的中心信念。其时还在满清末年,我出校后即归(乡)里办小学、办中学,也曾被捕几乎砍头。因满清政府认定我是革命党,此事本不足挂齿,但我以教育为终身事业,竭尽心力之信念,则迄未摇动。民国初年,国内教育事业犹未有起色,兄弟因鉴当时学校教育不能与实际社会相配合,有提倡职业教育之必要,乃创立中华职业教育社,作为我个人事业的中心。但自民国二十年起,国势危急,亟不可待,乃分学校工厂于同志诸友,奋身献国,此区区衷心,至今亦已十年,最近任参政员职,认定下列三目标:
(一)为求全国民众与政府合作。
(二)为求地方各省与中央合作。
(三)为求各党各派与国民党合作。
我为同盟会会员而非国民党党员,因此今日之我,站在无党无派的立场而企求各党各派的切实合作。我向来不愿超越范围以外做事,但是到今日国家危急存亡之秋,已不能如此,犹如失火,不会拆屋的也得拆屋,不会救火的也得救火。如对于公债,我本是外行。去年七月,蒋委员长嘱我为公债劝募委员会的秘书长,当时我极为踌躇,但有人认为站在社会立场为政府服务,当此时期,实为一个国民对祖国效劳最好的方法,始敢受任。如果当此时期,人民对于国家的财政及财政中占重要部分的公债,无深切认识,实为一种损失。因此我半年来在各方奔走,一面劝告解释,一面征募,此虽为一种物资上的收获,以贡献于当前艰苦支持抗战的政府,同时使一般民众了解政府各种政策,增强抗战信念,此为我个人在精神上无上的收获。今日来此演讲亦以战时公债劝募委员会的常务委员兼秘书长的资格来向各位说话,我认为做人应该有此种豪气,如果此事是对的话,我们应该慷慨地担任起来,这是兄弟对国家的一点愚忱,还是我要对大家讲的第一点。我深信诸位同学学成以后,必能本着更大的热诚和魄力负起责任,为国服务。
大学生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如今我们在沙坪坝,小学生只看到江岸,中学生可看到重庆,而大学生则其眼光必遍及全国甚至全世界。今日讲战时公债,亦应用远大的眼光来看,这一个国家在危急存亡之秋,凡属国民,无不争先赴难,如果国家没有前途,尚有何个人前途可言?我们抗战已有四十五个月,犹如一只帆船在汪洋大海中航行了四十五个月,忽见前面水天交界处有一片青葱色的大陆,试问船上的人将如何的兴奋?过去我们的抗战是孤军奋斗,但此抗战的意义则极为明显,不但求中华民族的自由与独立,并替世界和平各国反抗此恶势力,以扑灭此暴虐之火。然当时是否得到一些国际友人的谅解,则颇成问题,在我看来,似谅解而实未够。那时一般的国际舆论略谓:受暴日的紧迫,我们自应同情而援助之,但只能在道义上或精神上之援助而已。试设想此种同情与援助的实际效果将有多大?当时有人认为日本地狭人众,确实需要一块大陆以让其民族的生存与出路。在此情况之下,中国不得不埋头苦干。十日以前,罗斯福在白宫的新闻发布会,当席发表演说,其中有一项坦然是对中国而发的,略谓中国抗除恶势力至今三年余,在蒋委员领导之下而有此结果,颇堪敬佩,余(总统自称)敢说他们应该得到他们应得的帮助。诸位,我们抗战到四十五个月才能听到的一句话,正如我们航海在汪洋大海中到了一片青葱的大陆,我们一舟的人应不应该感到无限的兴奋?过去我在演讲中或文字,从不敢肯定地说中国这次抗战必胜,建国必成,如果要说也只能说“抗战可胜,建国可成”,因为胜利与成功的成分确已大大增加,但是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
在此胜利迫近的时期我们更应切实贡献国家,我们应该知道今日政府需要的是什么?我们所应该贡献的又是什么?我们在前线作战的士兵已有三百万,这个数目已经不算短少。在军火方面我们已有新式的战事和最新式空中战斗武器,故亦不算缺少,粮食自亦不成问题——兄弟在过去一年中,受川康建设期成会之委托,以参政员之资格在川南三十一县管理粮食方面的工作,重庆食米的供给,百分之六十来自该区,其他以泸州为粮食集中的中心,半月前米价为六十六元一大斗(合市斗三斗三)。日来因雨水增加,米价下跌,约每大斗五十元左右。如今士兵、军火、粮食皆不缺少,缺少的究为何物?缺少的是法币,此种法币在乡人的手中很多,而国库中实在缺少。故今日财政上的问题就是如何使法币回流到国库,来劝募公债就是法币回流的一种方法。此种公债之发行办法六月后付息,二年后开始还本,二十年还清。如此则抗战可以继续,而公债运用之妙,亦即在此。在过去常发行一种国库币或临时借券,三年五年为期,亦使政府于事后穷于应付。而公债则定期付息,分期还本,且经立法院通过,成为条例发布。或谓可增加人民赋税,但此种赋税之增加,将使人民直接受到痛苦,不如战时公债之富于弹性,有钱者可任意购买,无钱自可不买,钱少者可以少买,钱多者亦可多买,故方法极富伸缩,如从劝募下手,不会有痛苦,最适于战时财政上的运用。我们单单有此认识还是不够的,我们应该进一步的推动此种运动,我如今提出几个问题让大家考虑、答复,如果认为不错的,则应坚定我们的信念而且笃切实行之:
(一)我们抗战四十五个月以至今日,前途胜利是否有希望?
答:有希望。
(二)胜利有希望,我们是不是应该加强为国家服务的力量?
答:当然。
(三)在抗战现势下,最迫切需要吾们帮助者为何物?
答:钱。
如今事实上不是没有钱,就是钱都在乡人手中,如何使乡人手中的钱重归国库,我们自不能用其他方法,所以我们的方法是劝募公债。每百元公债只需现款九十四元,且付息还本毫无问题。我曾仔细查过历年档案,证明中国过去所发行的各项公债从未失过信用,我们今日的口号是:“购买公债,功在国家,利在自己”!老百姓听了也不得不感动!我今日来此希望各位帮忙,并不是一定要向各位摊派公债,而是要向各位借二种法宝给国家一用,此两种法定为何?
(一)一张嘴。
(二)两条腿。
希望各位的嘴和腿暂时吃些苦,到各乡奔波一下,运用一下,我们这里有许多的宣传印刷品,可仔细研究后作为宣传的资料。各位或可划定沙磁区及其附近之地为宣传的范围,切切实实地负起责任来,希望能够使一般民众知道公债是什么?买公债何以能够有助于抗战建国?并且告诉一般民众买公债是最荣誉的事情,买公债以后得到国家以保护,犹如“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符咒,每家墙壁上贴一条,又漂亮又平安。如果如此宣传的结果,每家能购十元的一张,则其数额已极为可观。自本年三月一日发动劝募公债以来,各方的反映都极为良好。前日南洋华侨领袖胡文虎先生登机离开重庆,临行时作最后表示,愿个人单独购买五十万元,昨日参政员邝炳舜先生,为美洲华侨领袖,已担任劝募一年中美金五百万元,约合国币一万万元,以后每年都可继续,我们听到这个消息,兴奋得狂跳起来。劝募以来,想不到得到如此强烈的反响!各位师长与同学在大学中和教育界的同人们连在一起,自成一教育大队,大队长就是部长陈立夫先生,最近称其数额可增加四倍,希望各位分头募集,也许今日在座中亦有如胡文虎,邝炳舜其人,则尤其欢迎。但我所希望的却是各位普遍地拿出各位所有的二件法宝来,一张嘴和二条腿,暂为国家一用,则成绩必定可观。至此,我又得回溯前言,我觉得青年们应该有伟大的抱负远大的眼光,我们应该认识清楚,我们应该分出一部分力量来报效国家。诸位前程远大,这一些只是诸位报国的起点罢了。今作如此想,我想在座各位也一定作如此想。
(文献选自《国讯》,1941年第266期,第19—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