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虚顷承全国慰劳抗战将士委员会总会为发动出钱劳军运动,邀至中央广播电台来广播,非常兴奋,今天的讲题是出钱劳军与布施。
大乘菩萨行,无论为兼利的六度,或利他的四摄,莫不首在布施。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众人有种种厄难,能解救之而使离怖畏,是名无畏施;发扬真理,宣传正义,使他人破迷成觉,除恶行善,是名法施;而财施的财,即别钱物等物产不动产的外财,各人自身皮骨生命的内财,妻子等亲属的内外财,以之布施,均名财施。
然布施又贵适当时的需要,施适其要,则少施亦能成多功德。施非适要,使等于浪费而唐功寡效。在今抗战建国时期内的中国人,当以认清并宣扬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之兼为最大法施;以抵抗侵略,驱除暴寇,达到军事胜利为第一的无畏施;能将意志力量集中于国家民族抗战胜利上,为最扼要的财施。
后方流汗水的生产群,绞脑汁的文化群,虽也已各尽其外财施与法施的努力,然在前流血汗冒烽火的军队,则更能施内财的身命,以行大无畏施;其遣子弟从军及应征出征的家属,亦已励行内外财施;故我后方的群众,尤应以外财施及法施慰劳之。
此次出钱劳军的竞赛,虽着重在有钱出钱的大有钱者,能大量出钱以实践有钱出钱的原则;而在家佛教徒中,亦多大官巨绅富商贵女,可视为菩萨获行布施的最良机会,尽量大修存施的功德,从竞赛中为一般有钱人倡导。
唯是有钱的佛教徒,人抵已分属党政,金融,工商,侨胞,妇女等总的动员单位,所余佛教寺庵僧尼则向唯清贫苦修是重,故不能以佛教为一竞赛单位;但慰劳抗战军人及家属,为全国任何一界任何个人所无不热心。凡我贫苦的寺庵僧尼,亦应各人从小吃一碗饭少嚼一茎菜的节储,不论两角一元二元的每个人多少要有些贡献,勿失却中国佛教徒竞修布施功德的最良机会,并表示我们僧徒较一般人加倍的爱国热诚。
(文献选自《中国佛教国际步行宣传队特刊》,1941年第1期,第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