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理解和看待哲学唯心主义,特别是如何认识哲学唯心主义产生和长期存在的根源,是一个十分重大的哲学问题,也是旧唯物主义从未解决的问题。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中,列宁对这个问题作出了精辟的分析和深刻的论述。列宁指出,从粗陋的、简单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哲学唯心主义不过是胡说。相反地,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哲学唯心主义有其深刻的认识论根源:第一,哲学唯心主义是把认识的某一个特征、方面、部分片面地、夸大地发展为脱离了物质、脱离了自然的、神化了的绝对。哲学唯心主义是经过人的无限复杂的认识的一个成分而通向僧侣主义的道路。第二,哲学唯心主义是把人的认识的近似于螺旋的曲线上的一个片断、碎片、小段变成独立的完整的直线。第三,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使唯心主义巩固起来,把唯心主义变成僧侣主义。列宁由此得出的基本结论是: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表明,它不是没有根基的,它无疑地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然而却是生长在活生生的、结果实的、真实的、强大的、全能的、客观的、绝对的人类认识这棵活生生的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这就要求我们从认识论的根源去克服唯心主义,在认识的过程中努力地克服直线性和片面性,防止片面地夸大认识中的某个特征、方面和环节,防止认识中的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唯物地和辩证地认识世界。这也要求我们深入地理解“辩证法也就是认识论”的重要思想,以唯物辩证法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