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这节我们要求解本征值问题。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描述为如下方程的求解

其中, 是线性算符, a 是一个数, ψ 是函数。即我们需要寻找一类函数,当算符与其作用后,得到的只是这类函数与一个数的乘积。我们把这类函数称为这个算符的“本征函数”。

我们通常认为这类函数应该满足正交性和单值性。对于函数 ψ 有标准限制,我们要求 ψ 在任何地方 (包括无限远点) 都是有限值。在有界区域中 (如一条线段) ,边界条件要求 ψ 在边界处为零值。一般而言,方程仅对 a 的某些特殊值有解。我们把 a 称为算符 的“本征值”,写成方程形式就是

其中, a n 表示第 n 个本征值, ψ n 表示第 n 个本征函数。

举个例子,与时间无关的薛定谔方程为

我们可以把 看成一个算符, E 就是这个算符的本征值,而 ψ 就是对应的本征函数。

首先,我们要考虑简并的情况。若每个本征值只对应于一个本征函数 (除了常数因子情况外) ,则我们称之为“非简并系统”。相反,若每个本征值对应于两个、三个甚至多个本征函数,我们称这个本征值是“简并的” (二重简并、三重简并等)

下面探讨一下本征函数的正交性。假设方程中所有的本征值为 (本征值彼此重合的个数我们称之为“简并度”) ,相对应的本征函数为 。若选取算符 为系统的能量算符,根据第 9 讲的内容,则我们知道方程中的 ψ n 组成了一个正交函数系。

我们定义函数 f g 的标量积

其中,积分号根据函数 g f 的性质来确定:若函数是一维的,则积分号表示一维积分∫d x ;若函数是三维的,则积分号表示三维积分∫∫∫d x d y d z ;若函数是离散的,则积分号表示对所有的离散点求和,即∫=∑。需要注意的是

接着我们定义正交关系:当

时,函数 g f 是正交的。

下面给出一个思考题:在什么情况下,对应于不同本征值的本征函数是彼此正交的?

答:它的充要条件是:算符 是一个厄米算符。

什么是厄米算符?满足以下关系

的算符 可称为“厄米算符”,或称为“厄米的”。

下面举几个厄米算符的例子

这些算符只有在满足相应的边界条件后才会变成厄米算符。

引理一 若算符 是厄米的,则 是一个实数。

证明 由厄米算符的定义我们知道

得证。

定理一 若算符 是厄米的,则它的本征值都是实数。

证明 我们已知

等式两边同时和 ψ n 进行左标量积运算,得到

利用引理一,得出

得证。

定理二 若算符 是厄米的,且 a n a m ,则相应的本征函数 ψ n ψ m 是正交的。

证明 对两个本征函数,易知有

由于 a m 是实数,对式子取复共轭后得到

两个本征函数分别左乘 ,然后把得到的两个方程相加,得到

由于 是厄米算符,等式左边等于 0,因此

a n a m

得证。

准定理一 如果对所有的函数 f ,标量积 都是实数,则算符 是厄米算符。这个准定理也可以看成引理一的逆过程。

准定理二 如果对所有的 a n a m ,其相应的本征函数的标量积

则算符 是厄米算符。这个准定理可以看成定理二的逆定理。

对于正交归一化的本征函数,若算符 为厄米算符,其本征值为

相应的本征函数为

a r a s 时, ψ r ψ s 是正交的。

如果是简并的情况,则按照第 9 讲的内容处理。

现在考虑归一化的问题。要把函数归一化,只需要把每个 ψ n 除以 即可。得到的所有新的函数依然满足正交关系

准定理三 任意的函数 f 可以按本征函数 ψ n 展开

其中

或者我们可以等价地写为

若展开式对所有函数都成立,则我们称之为“正交完备归一基”。

定义 算符 对于函数 ψ 的平均值

举个例子,如果算符为 = x ,函数 ψ 已经归一化,那么

因此,计算 x 平均值的统计权重为

定理三 厄米算符的平均值是实数。

这可以由引理一和公式(11.16)推导出。

准定理四 若一个算符对所有函数的平均值都是实数,则该算符是厄米算符。这个准定理可以很容易通过公式(11.15)得到证明。

我们将在后面证明这些准定理的可靠性。

下面我们要介绍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狄拉克δ( x )函数。

δ函数是一类特殊的函数,当积分区域包含 x =0 的点时 (见图9) ,有

若积分区域不包括零点,则

我们可以通过极限来构造一些δ函数

图 9 δ函数示意图

还有很多别的定义方法。

δ函数有如下基本性质

将(11.21)两边对 a 求导,得到

注意!使用这个性质的时候要谨慎一些!

我们现在考虑δ函数的傅里叶变换

我们也可以做和表达式(11.15)类似的操作,把δ函数按照本征函数展开

考虑到δ函数的性质(11.21),我们可以得到 aFlVOdMO2blzy/JfrplEv43rSCnGXI1tuPRnA2tFkhd189uxfAy03pukBW3uF1D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