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早晨,我被窗外的阳光戳醒。这不是夸张的表达,因为我的脸上很明显地感觉到了它的温度和重量。一看手机,竟然已经快8点了,我还计划着去看晨光中起得最早的蝴蝶呢。

我的闹钟设的是7:30,但是它的反复鸣叫,对睡得太沉的我全无用处。

我们匆匆吃完饭就出发了,我的计划是上午再次观察大门开阔处、大坝这两个重点位置,然后带上干粮,直接去霸王岭的白石潭景区,据说那里开放的区域小,大半天应该够了。

车刚开出几百米,就停下了。在我们的左边,一棵高大的火烧花树沐浴在晨光中,犹如一团闪烁着金黄光芒的朝霞。虽然比不上盛花期,但紧贴着树干开放的火烧花仍像燃烧的火苗,与晨光交相辉映,灿烂无比。在这彩色云团的边缘,有好几只玉斑凤蝶、美凤蝶、宽带凤蝶来回飞舞,兴奋异常地吸着花蜜。接近云端的华丽餐桌,色彩拉满的氛围感,换做谁都会兴奋。

玉斑凤蝶与火烧花树

虽然都是常见蝴蝶,但画面太美,我呆呆地看了很久,竟然不舍得走。

第二次停车,是看见了一只陌生的眼蝶,翅面全黑,似有白斑。它太敏感,我还没靠近,就飞进了灌木丛里。等了一阵,不见出来,我只好悻悻上车离开。

第三次停车,自然是大门处。

刚下车,女门卫就冲着我说:“今天我一来就看了,没什么蝴蝶。”

其实恰恰相反,在大门附近飞的凤蝶少,并不意味着其他蝴蝶少,此时,朝阳斜插进屋侧的棚下,那里闪烁的蝶影已被我注意到了。

一只新月带蛱蝶霸占了棚下滋生着青苔的地面,它一边吸食一边转圈,仿佛在温习某种舞蹈,感觉舞蹈线路是8字形。

新月带蛱蝶

幸运辘蛱蝶保持着它们惯有的神经质,和地面接触不超过5秒,但又并不远离。它们的活动范围大,棚下只是偶然来一下。

幸运辘蛱蝶

看了一会儿这两个“二货”,我的视线就被一只匆匆飞过的灰蝶吸引住了,它的正面是海蓝色,闭合后是灰色,反面看着像大号的生灰蝶。莫非是旖灰蝶?我想起了曾经在云南勐海县的一次偶遇,那海蓝色的翅膀真是美得惊心动魄。

它太活跃,几乎飞个不停,在墙壁和草丛间来回乱窜,我尾随时保持着距离以免惊动它。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四五分钟,它才终于在草叶上停了下来。我移动到它的正侧面,蹲下来,透过草叶的缝隙,在它离开前及时按下了快门。此时,我使用的是焦段为100-400mm 镜头,草丛中的拍摄其实是这支镜头的短项,但我实在来不及换镜头了。回放,确认是旖灰蝶。

旖灰蝶

还是棚下,新来了一个明星蝶红斑翠蛱蝶,是个头小小的雄性,小得不像翠蛱蝶了。雌性更大,反面更为惊艳,不过,我在野外只见过一只残的。

红斑翠蛱蝶

红斑翠蛱蝶

它飞行的起落和转身灵巧而坚定,可以说把蛱蝶对力量的精准控制能力发挥到了极致。我敢说,它的这类飞行天赋接近天花板,是人类飞行器怎么仿生也仿不出来的。

在这个小区域,最后还拍了一只异型紫斑蝶的雌性。然后,我在大门内外巡察了一圈,没有发现特别感兴趣的目标。

异型紫斑蝶

上午10点,我把车停到了小水电站旁边的农家,和小何兴冲冲地向水坝下的河滩走去。

和昨天下午不同的是,浅滩上到处都是吃水的蝴蝶,绿带燕凤蝶就有三只。

上午的凤蝶群

没有加长雨靴,我就踩着从急流中凸出水面的石头到对岸去,一路身体都东倒西歪的,我做好了一旦失去平衡就直接踩进水流的准备——水不深,无非就是鞋裤泡水,但一定要保证相机的安全。

回头看,小何并未跟过来,体形略胖的他选择了在树荫下休息。

到了坝前,我眼前一亮,阳光下、阴影中都有蝶群,最下方的凤蝶群最为精彩,被我惊动后仍有近30只聚集在流水处,主要是青凤蝶和绿凤蝶,也有形似斑粉蝶的蝴蝶在附近绕飞。

简直太羡慕这个地方了。如果我住在附近,一定每个月都来几次,感觉它不亚于我在西双版纳布朗山发现的那个观蝶点,在观赏、记录蝴蝶方面会同样事半功倍。

那只粉蝶几度欲停,最终还是飞走了,在我跟踪它的过程中,几处蝶群都被惊扰,它们又在别的地方重新聚集。在蝴蝶纷飞中移步穿行,有如置身梦幻中,特别不现实。我提醒自己:时间宝贵,不可梦游。于是,我集中注意力,蹲下来仔细观察,挑选翅形完好、种类相对特别的蝴蝶拍摄,特别是当它们落单时,平日很难接近的统帅青凤蝶、银钩青凤蝶,都被我陆续收进相机。

统帅青凤蝶

银钩青凤蝶

在河滩大约待了40分钟,我反复检查,确认没有漏掉重要目标,才又回到急流边,踩着石头过河。

得赶去白石潭了。我们在经过的小集市上买了馒头和水果,这样可以节约1小时左右的午餐时间。

白石潭景区和我想象的还真不一样。听这名字,似乎是亲水景区,游人可以沿溪谷进山,如果溪谷够开阔,应该很适合寻蝶。结果进了景区后,车道盘旋向上,一直在爬山,两边树木森森,半点水光也无。

开了几公里,我把车停在路边,下车进了一条步道,慢慢往里面走。一路都有蝶,比较常见,密度也不大,所以走了200多米,我就放弃了。接下来我也就不再停车,一直开到保护区的哨卡前。里面只能步行,向护林员咨询了一下,还必须按规划的旅游步道环行,其他区域是不能进的。

哨卡处有溪流,水从密林深处出来,从桥洞穿过路面,再往下跌落成散乱的水瀑。我看了一阵,感觉在哨卡的建筑和溪水之间的那些空地,应该对蝴蝶很有吸引力,但有铁门把守,不方便进入。

我们沿步道往里走,这是半山公路,连晴之后空气很干燥,树叶都有点焉。除了几只常见灰蝶,什么也没看到。走了一阵,前方山壁上的接骨草正在开花,吸引来了一只碧凤蝶,却不见别的蝴蝶。

碧凤蝶

“风景宏阔,正好午餐。”走到观景台时,正好是12点,我笑着说。

两人坐在亭子里开吃,眼前是无边的热带雨林,这景色下酒都可以,只吃点干粮、水果,还真可惜了。

吃到一半,我想起什么,放下食物,用旁边水管的软管浇湿了几平方米的地面才回来接着吃。这点阳谋,小何已经明白,摇了摇头:“这里没什么蝴蝶。”

“谁知道呢。”我笑着说。

竟然还是来了两只,而且正是风大的时候,一只彩蛱蝶,一只棒纹喙蝶。

棒纹喙蝶

彩蛱蝶在海南常见,就不说了。喙蝶的下唇须向前突出,有如鸟喙。“棒纹”的得名,则是其前翅中室黄斑与外侧斑紧密结合成棒形,不过,很难见到它们开翅,只能从反面隐隐看到棒形纹。

我把小何留在亭里休息,自己背上包开始巡山,其间还偶遇骑摩托而过的护林员。看过见血封喉树,我就转身进了步道,远处有穹翠凤蝶(短尾型)飞飞停停,我勉强拍了几张照片,作为资料留着,也算是在霸王岭见到了此物。

步道林密闷热,光线阴暗,寻蝶困难,但要说风景那就太值得了。昨天在雅加景区,见到巨石与根的组合,很震撼,但和这边比起来,还只能算小巫见大巫。这条线路的景观,堪称巨石与根的奇异博物馆,走南闯北的我也毕生未见——有时树根如瀑倾斜而下,有时如筐形包裹石头,有时又如伞形放肆地放开、形成和树冠几乎对称的倒置的树形……巨石和根,在这里变成两个被选中的单词,上苍在这里造句,从机巧玲珑到气势磅礴,变幻无穷,令人叹为观止。

观景台与见血封喉树

观景台远眺

霸王岭的树根也能成景

霸王岭生境

走出步道时,一身衣裳已经汗湿,与小何会合后,我走到哨卡旁坐下休息。

其间,我故意到阳光下站了一会儿,晒了晒衣服。因为和护林员交流过,过一会儿,干脆穿过虚掩的铁门到了屋后。

这里是一个小溪谷,果然蝴蝶不少,刚进入,我的脚步就惊起几只异型紫斑蝶和白翅尖粉蝶。我没有理会它们,目光锁定了一只空前活跃的灰蝶,即使一直在空中,我也看到它长长的尾突竟然是黑色的。

实际上在步道入口处,我已见到两只,它们纠缠不休,感觉是在争夺领地。当时距离比较远,我误以为是鹿灰蝶。

心里一阵小激动,我尽量让自己平静,稳稳地举起相机,等待着机会。

它没让我久等,很快就在树叶上停下来了。这一次彻底看清楚了,除了翅膀是黄色,其他部位都是黑白两色的组合,原来是三点桠灰蝶。

三点桠灰蝶

我到此地两个多小时,却也混成了东张西望、啧啧赞叹的普通游客,直到我拍到第一个有价值的目标,恢复了寻蝶人的身份。

溪谷里色蟌不少,我都忽略了,专心在蝶影中辨认着。扫描了很多次,我盯上了一只陌生的黑色蝴蝶,它停下的时候喜欢平摊翅膀,好不容易才看出来是一只眼蝶。

可惜,它没给我太好的机会就遁了,只远远拍到一张照片。但已经足够,我认出了它就是早晨第二次停车时看见的那种眼蝶,黑色翅膀上有着白色的圆斑及线纹。

两次偶遇的是非常罕见的眼蝶黑眼蝶,我查了一下,这个种近年的发现报告都在海南岛。黑眼蝶属在我国虽有3个亚种,见到却都不容易。

黑眼蝶

时间还早,我和小何讨论了一下,都觉得景区植被这么好,应该有更好的寻蝶处。我最后这么总结的:“得往下走,寻找尽量靠近溪流的地方”。

车调头后,我开得很慢,才几百米就发现了一个下行的岔道。我判断此路通向护林员们住地之类的地方,说不定车到尽头会有步行到溪边的小路呢。这样一想,我果断向右拐进了岔道。

几个转弯之后,就开出了森林,前面变得开阔,一排简易平房立在路边,它的背后,是倒映着蓝天白云的湖水。

“竟然有一个湖!”我们两个大吃一惊。

平房一直到湖边,都是灼人的阳光,而崭新的路还在往前延伸,我继续开车,就顺着路绕到了平房的背后,那里有一个桥连接着对岸。左右环顾,只见屋后有一个洗衣台,有一个少女正在努力搓着什么。

“小妹妹,这桥能开车过去吗?”我开了车窗,侧身问道。

少女一阵点头,还很肯定地伸手做了一个请通行的手势。

我们一阵风似的就到了对岸,实际上,我们经过的就是大坝附近,探头一看,下面落差很大,也没有浅滩之类可去。

只好继续往前开,不一会儿,就进入了一片树林,我又往前开了几公里,又出现了建筑和人工湖,但植被还不如刚经过的一段。寻路到现在,已无别的选择,我们调头往回开,在路面宽阔处停下,我把在这个景区寻蝶的最后希望寄托在这段路上了。

小何对蝴蝶兴趣不大,有点眼皮沉重的样子,我让他在车上休息,独自下去搜索。

这条路生态绝好,一边有溪水隔着树林流淌,一边是长满杂灌的岩壁,重要的是路面几无车辙,未经过多的打扰。

一只灰蝶在前面扑扇着,停在了路的中央。看着像一只雅灰蝶,我就没有停下脚步,近到完全能看清楚时,才发现它的前翅尖角形,是热带有的尖角灰蝶。

尖角灰蝶

还好,我冒失的脚步并没惊动它,不敢再靠近了,我蹲下来小心地按下了相机快门。

后来我才知道,我按下了这次快门的同时,也同时按下了一个神秘的机关,这条不得已选择的路自此悄悄变幻,成为了梦幻级的灰蝶小道。

一只硕大的灰蝶,侧停在路边的灌木上,反面旧暗,后翅除了尾突还有一明显突起。我想起在网上见过,名为昴灰蝶,不过网上的反面多为棕色,我分析眼前这只略有差异的很可能是昴灰蝶海南亚种。昴灰蝶的资料极少,无法查对,只有先记录再说。

昴灰蝶

10分钟之后,一只有着诡异图案的灰蝶掠过我身边,在水沟边停了下来,短暂地露出翅正面鲜艳的蓝色。大名为爱睐花灰蝶的它可是个明星蝴蝶,人称蓝闪蝶浓缩版。

爱睐花灰蝶

接着,似乎进入了娆灰蝶时间,一只又一只从未见过的娆灰蝶轮番登场,像展示,又像示威。我不停地按动着快门,后来整理出三种个人新记录:缅甸娆灰蝶、银链娆灰蝶、婀伊娆灰蝶。加上前一天两次遇到的娥娆灰蝶,我在霸王岭拍到的娆灰蝶竟有4种。如果有更多机会在类似的干扰较少的地方搜索,一定会见到更多的娆灰蝶家族成员。

缅甸娆灰蝶

银链娆灰蝶

小娆灰蝶

这条约300米的小道上,我总计拍到5种从未见过的灰蝶,还有绿裙玳蛱蝶等其他蝴蝶,霸王岭真是宝藏级的观蝶胜地啊。

回到那排平房时,停车,日已略略西斜,阳光的强度似有所减弱。这里是坡上密林的出口,又比较开阔,应该是蝴蝶喜欢的地方。

“今日观蝶的最后一站了。”下车时,我对何金龙说。

说话间,就见一只形似斑粉蝶的蝴蝶从我们旁边掠过,到远处的泥地停住了。

红肩锯粉蝶!我终于看清楚了,由此可以判断,早晨那只也是它的同类。我远远地拍了一张,在它起飞之前。

相思带蛱蝶

此行和这种蝴蝶的缘分那是相当浅的。我叹了口气,提着相机在附近慢慢走了一圈。好像是为了安慰我,在即将回到车边的时候,路边的草叶上出现了一只豹灰蝶,它白色的翅膀上非常讲究地布满黑色斑纹,和形近的蚜灰蝶相比,它颜值更高,也更罕见。

豹灰蝶

霸王岭的观蝶之旅,就由这只豹灰蝶构成了一个灰白的带着豹斑的句号。 qMw/q6zjQiHZH13hh9N2hr8P/SRpR3JR6/JLNsiTZmDQlSJKcaYocWGq/EibW7j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