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千金子
Qiɑnjinzi

◆来源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Euphorbia lathyris L.)的干燥成熟种子。

◆生长环境与分布 生于向阳山坡。分布于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福建、湖南、广西、云南、四川等地。

◆采收加工 夏、秋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药材性状 本品呈椭圆形或倒卵形,长约5mm,直径约4mm。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具不规则网状皱纹,网孔凹陷处灰黑色,形成细斑点。一侧有纵沟状种脊,顶端为突起的合点,下端为线形种脐,基部有类白色突起的种阜或具脱落后的疤痕。种皮薄脆,种仁白色或黄白色,富油质。气微,味辛。

千金子药材图

◆饮片性状 同药材。

◆粉末特征 本品粉末深棕色,内种皮细胞棕色或深棕色,侧面观细胞呈细长柱状,排列紧密,稍弯曲,下段渐细,末端平整或钝圆,长72~281µm,宽9~22µm,壁厚3~9µm,孔沟细长而稀疏,胞腔较宽,内含红棕色物或深棕色物;细胞表面观呈类圆形。内表皮细胞侧面观呈长方形或类方形,宽9~20µm,排列呈短栅状,外侧径向壁薄而稍弯曲,向内及内壁增厚,壁厚1~2µm;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排列紧密,壁稍厚,无细胞间隙。种皮表皮细胞椭圆形或半圆形,略呈乳头状或绒毛状突起,外壁增厚,胞腔常充满黄棕色或红棕色物,有的无色素。内胚乳细胞类圆形,直径36~63µm,壁薄,胞腔内含圆形或小颗粒状糊粉粒,并且含有脂肪油滴。外胚乳细胞极少见,呈类多角形,壁稍厚,子叶细胞淡黄绿色,内含糊粉粒和脂肪油滴。

千金子粉末特征图
1.种皮厚壁栅状细胞(a.侧面观b.表面观) 2.种皮薄壁栅状细胞(a.侧面观b.表面观) 3.种皮表皮细胞 4.内胚乳细胞 5.外胚乳细胞 6.种皮下皮细胞 7.子叶细胞 8.棕色块及螺导管

◆性味归经 辛,温;有毒。归肝、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 泻下逐水,破血消腐;外用疗癣蚀疣。用于二便不通,水肿,痰饮,积滞胀满,血瘀经闭;外治顽癣,赘疣。

◆用法用量 1~2g,去壳,去油用,多入丸散服。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使用注意 孕妇禁用。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f8Wq38SrefXyo58VFsELknl3jxqdQXyRSjBMSkRCTvEv8t3hZz/bvZewT0pFmvP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