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饶家济,男,1949年12月生于重庆市巫山县,家学渊源,三世业医,幼承庭训,1987年初获主治中医师职称,曾任巫山县中医院副院长、巫山县中医学会第一届会长、巫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唯象中医学会全国理事、冉雪峰先生私淑弟子,《巫山县中草药志》主编、《冉雪峰医著全集》副主编。

论文《太阳病实质刍议——兼论寒温统一》得到现代伤寒论领域研究大家刘渡舟教授的鼓励与肯定。

饶家济同志:

因为我出国讲学,迟复至今,请加原谅!你写的文章,平正通达,道出了太阳与太阴相同的事实,读后颇受启发。望你今后对伤寒之学作出贡献!

刘渡舟
1983.11.29

冉雪峰生平

冉雪峰,原名敬典,字剑虹,1879年11月18日出生于四川省巫山县中医世家,1963年1月29日病逝于北京,享年85岁。先生系晚清廪生、醇儒、清末民初著名报人、辛亥革命党人、武昌首义元勋之一。历任南京政府中央国医馆医务处长,中央国医馆湖北分馆第四届馆长,重庆中医进修学校校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二届、第三届委员,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皓首之年晋京,供职于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前身),任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高干外宾治疗室主任。先生一生旨在中医文化学术的绵延赓续,富有强烈的托命感和天命担当,七十年如一日,臻入化境,乃近代以来中医文化学术托命之人。

内容提要

本书从冉雪峰生平行谊、文化渊薮、学术思想、诊疗阅历、箕裘克绍等多维度探寻、综辑要义,演绎先生强烈的传统文化托命感暨中医学术的天命担当,提出“中医文化学术托命之人”命题。传统文化的命运就是中医学的命运,中医文化学术如何在现代文明语境中浴火涅槃,路在“返本开新”。文化的背后,有其肉身的寄托,先生自觉承担起中医文化学术之生命,故曰“中医文化学术托命之人”。

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

——梁启超

盖学与术异。学者考自然之理,立必然之例。术者据既知之理,求可成之功。学主知,术主行。

——严复

无论是中国文化,还是世界文化,在抽象的精神背后,都有其肉身的寄托,从而显示出文化的主体性。这个文化主体,就是自觉担当和传承文化的那些人,故曰“文化托命之人”。文化就是通过这一代代托命之人薪火相传,旧邦新命,得以创造性传承的。

——许纪霖 FJ/kBhQndNNlUStGKVfr9litBwY9qp5Rv3Yy55PvEF7G8fwlu3g8E3XRbTvpnb4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