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理想的是树根、树干和树冠 3 个部分都相互很协调,没有某个部分被特意强调。正如图 3.40 所表示的落叶树。看起来很正常的树,自然不能缺少树根的描绘。大多数人,就算画出没有根部的树,只要树干和树冠表现得很协调平衡,那么就不能说特意强调了树干和树冠。关于完全欠缺根部的树木的意义,请参照后面的“树根”与“地面”的解释。
图 3.40
接下来从图 3.41 至图 3.43 的图示夸张地强调了三个部分中的其中一部分。从前面已经说明了的树木三部分的一般意义,我们能够从某种程度上解释不协调的意义。但是这种时候,我们还必须考虑树木的种类。比如是椰子树的话,较长的树干就是很自然的情况,因此树干上部与其说是情绪反应还不如说是精神发展的指标。另一方面,树冠向树干方向下垂的柳树,也不应该把下垂的树冠解释为支配性。某一部分的协调与否,应该由常识来决定,这种歪曲是否自然,只有当从树木种类来看很明显异常的时候,才适用不均衡强调的解释。
画出这种树的来访者,确实在现实中“有根”。如果其他的指标是肯定的,那么基本上还是比较健康的,只是有些过于关心本能和性的问题,或者只关注具体问题。如果从别的指标中看出其否定意义的话,可以理解成被本能的冲动(可能是被歪曲的、倒错的性冲动)过度支配,或者被无意识完全压倒了。当根部的强调太明显时,感情反映通常比较肤浅,理性的思维能力也被局限住了,并且向理想或者将来的目标前进的能力也通常得不到很好的发展。针对此处,笔者建议可以和图 6.71 的解释进行一下比较。
图 3.41
图3.42
正如科赫所说,几乎所有六七岁以前的儿童都似乎过分强调树干。如果说树干表现了情绪领域,那么幼小的儿童,由于他们的性能力和理性技能都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或者说孩子们从本质上是很情绪性的,所以画出了这样的树。但是也不能因此就赞成科赫所说的,如果成年人过分强调树干,就是精神迟滞的一个标志。因为在实际的心理咨询临床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健康的成年人都画出了这样的树木。根据笔者的经验,这样的树解释为情绪的不成熟更为准确,并局限于树干较长而同时树冠较小的时候。若上部是较小而封闭的树冠,中间是夸张的树干的话,通常可以解释为欠缺自我控制能力,容易被情绪所左右。如果是男性,会表现为粗鲁蛮横而性急;而女性则容易对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兴奋,充满孩子气并且不善于控制自己。这和迟滞完全不同,不如说是知识水平偏低、或者精神发展不够成熟。
在绘画中过度强调树干长度的智能较高的人,他们画的不是图3.42 这样封闭的小树冠,而几乎所有的树冠都溢出画纸上方边缘。一般笔者不认为树木溢出画纸上方是一种否定指标。相反,这样的树表现的是具有丰富想象力、较高期待以及活跃的思维。画这种树的人,大多比较感情用事,情感丰富温暖,具有较深的同情心,能与他人产生强烈的共鸣。向上延伸展开的形状比较舒展的树冠,如果强调了树干,那么意味着丰富的情绪包裹着环境整体,虽然有时比较情绪化,但有时会顺着自己的感情做好事,比如看见弱者马上施与援助。和在被强调的树干上方描画封闭性小树冠的人完全不同,这种比较情绪化,不装腔作势的乐观的人通常非常讨人喜欢。
画这种树的人通常表现出对自己的关心,总是过度评价自身的精神力量。这种人的情绪表达能力被压缩,被分析、理性的思维所左右。由于树干和树冠的过渡部分是情绪表达是否合适的基本指标,因此必须注意这个部分。树干在树冠中间展开并自由进入树冠部分的时候,虽然理性起着支配作用,但有可能情感反应同化于认知过程中间。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情绪反应仍然是在意识的控制下表达出来的。与此相反,如果用横切线阻断了从树干到树冠的过渡,完全封闭的时候,是极其不好的状态。这种人完全蔑视情感,不能表现自己的情绪,容易用冷淡的理性判断他人。他们比较算计人际关系,也很少真正关心配偶和家人。
图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