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图示都对树木画在画纸上的位置给予了某些解释。在本节中,为了明确这个问题,将很多位置都图示化了,并对每一幅画都进行了简单说明,希望能更加明确树木位置的含义。从图 3.8 至图 3.32的树木设计,标准化地表示了树木的形状和细节。在解释树木的各种位置和大小时,有必要注意理解其包含的意义。
这样的人对男性的影响和女性的影响都能够接受,和男性、女性都能建立起适当的人际关系,能较好地掌握平衡。这种人的家庭背景状况通常比较健康正常,至少没有过多地受到父母的影响。他们立足于良好的过去根基,对未来抱着肯定的期待。同时,对性的反应健康,精神发展亦较良好。
图 3.8
这种树的位置,被明确地认为是在支配性母亲的强烈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人的特征,情绪明显地不均衡。这表示出此人很难维持良好的夫妻关系。这样的人,对于自己的配偶选择会过度考虑母亲的意见,就算是结婚也会选择自己能够服从的配偶。
图 3.9
图 3.10
图 3.11
这个位置表示了与父亲或者其他男性几乎完全的同一化,这也许和幼年时期缺乏母爱这个原因有关。无论原因如何,绘画者明显地对母亲的影响表示拒绝和愤怒。这个人结婚的时候,男性往往希望寻求自己能支配的温顺对象。(即使是女性)这种树的位置也一般表示出对女性的轻蔑态度。
这个人完全不扎根于现实,觉得现实中所有的事物都无聊,在自我夸张、自我膨胀起来的空想世界中却十分自信。这种自信在现实中是否有什么根据,是否只是空想后自我膨胀的反映,大部分取决于自己实际的才能。如果是智力水平高的人画出这样的树,通过创造性的著作或者文学评论等类似工作,将有表现自己的可能性。解释过程中除了考虑描画人的才能以外,在对这棵树的位置作肯定或者否定评价之前,必须探讨树木画全体的详细表现。
图 3.12
图 3.13
这个位置通常表示了对自己有某种程度的不适应感。这个人的想象世界被有意识地缩小了。此人的情绪、经验和努力都是一时的,有时甚至仅仅局限于实际中的东西。
与图 3.9 同样,此图中树的位置表示母亲的影响对个体是有强烈支配性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个体为了克服母亲的支配,实现创造性的改变,而进行着精神上的努力。如果是实际具有才能的人,会具有在美术音乐等方面获得成功的健全的潜在能力;若与此相反,则表现出自己能够在艺术表现上大获成功的空想,表示出消极和被动的逃避。
至少在笔者的资料中,在这个位置上描画的树是很少的。这是抑郁和低调的自我形象的标志,明显地同过度支配和保护的母亲相关。这种不安全感,只有得到来自母亲或者母亲替代者的肯定和鼓励才能得到改善。这种人的情绪和创造性表现非常贫乏,他们几乎常常对未来感到恐惧,无法努力让自我得到发展。他们倾向于回到和自我要求相一致的过去,通过想象成功而提高自我。
父亲的支配起到很大作用,轻蔑所有女性事物(就像图 3.10),通常是这个位置的特征。由于自身的能量集中到独立性的发展方面了,因而对女性世界缺少关注。无论男性还是女性,这种野心通常与商业、政治、科学世界以及理性的知性职业相联结。通常野心成了人生的主要动机。成功的空想被强烈的自我冲动所支持,这个空想也就成了为实现目标而前进的力量。笔者可以举出两个在这个位置描画树木的来访者作为例子,一位是独身的物理学教授,另一位则是学究型的僧侣,他们的知性活动延伸到历史、科学和哲学领域。
图 3.14
图 3.15
图 3.16
这和意识到自己的不适应感,将父亲作为英雄过度尊崇相关。这个空想世界几乎都反映了想要变得和父亲对等的欲望,但同时这个人感到自己永远也达不到这个目标。描画这种树的人保守传统,对新兴的激进论争的事物全盘否定,活力仅表现于直接而当前的。这种人由于害怕失败,通常逃避考虑未来。大多数情况下,这种人在父亲死后,才能达到世俗成功,或者某种程度的自我接受。特别是和父亲从事同一工作时,父亲给儿子准备好今后的发展计划的时候更是如此。在这个位置描画树木的一个来访者,父亲去世前都活在父亲阴影下,但在父亲逝世的同时接受了父亲的地位,并发挥出管理的技能和自信。
对成年人来说,画纸上树木的领域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候描画时的一个相当稳定的因素。另外图 3.12 以及图 3.16 位置的树木画,表示来访者通过心理治疗可以改善自我强度,通过训练增强自信,如果能够成功地经历生活环境的变化的话,树木的位置会很容易向画纸上方移动。
非常小的树、中等大小的树以及大树,在画纸上的位置意义有所不同。一般说来,与画纸大小相比画得非常小的树,表示了以下一种或几种意义:觉得自己不重要的情绪,自我在广阔世界被压倒的感觉,对自己以及自己的成绩极端的不满足感、对自我力量的过度关心以及孤独感。很多描画小树的人(至少在画纸上方描画小树的人),又表现出非常自信的态度,有时就让人觉得很难理解,则应综合小树赋予的印象和描画者的外在行动。
画出这种树的人,虽然打算用正常的机能来维持心理平衡,但却感觉到被广阔的周围环境所压倒。这样的人觉得自己好似被社会全体所抛弃,拥有一种漠然的孤独感。在画出这种树的来访者中间,有一位颇具才能的电影制作人,至少他在评论家和同行的眼中是非常成功的。但尽管如此,他却感到一种强烈的个人不满,即无法将自己对广大宇宙的看法浓缩在 2 小时的影片中。他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制作电影,也给人一种有能力和自信的印象;但是他却越发感到创造力不足和不适应感,由于过于压抑,他有时不得不求助于精神科医生的帮助。
图 3.17
图 3.18 至图 3.20 是在画纸边缘处描画出的非常小的树。这 3 种位置表现出出于谋求发展和适应社会的强烈冲动,而努力克服自身孤立和无意义(通常都与不幸的生育经历相关)的情感。这 3 种位置都表示了自我能量的强烈集中,比如这样的来访者常常一天可以工作16 个小时。客观地看,即使取得很好的成绩,他们也无法感到满足,也不能确信自己自身的价值。
图 3.18
在这个位置画出的小树,表现出没有受到父亲的影响,或者缺乏父亲的支持。也许是父亲去世或者父母分居的结果,使得孩童时代就失去了父亲。在多数事例中,这样的人从幼年起就必须帮助母亲。由此,本来抱着追求神秘而不切实际的工作的倾向,但通常由于挣钱养家的现实压力,放弃了对自己梦想的追求而劳作于社会中有用的职业。这样的人虽然在强制下的职业中也屡屡获得成功,但仍不能满足于世俗业绩。这样生活状态持续太久的话,容易进入慢性的不满状态。这样的人似乎在暗中等待能够满足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的时机。在笔者的资料中,有两个现实中成为百万富翁的人,一个本来希望成为语言学家,另一个则希望成为东方学学者。还有一个人,现实中是成功的精神病学专家,而他本来的兴趣却是考古学以及古代史。
虽然巴克说“这些人抱着明显的不安,想要逃避新的经历,有的想要回到过去,有的则沉迷于空想”,笔者却没有能够发现这样的事例。恰恰相反,据观察,一些在画纸的左上角描画很小的树的成年人,好像表现得积极进取,以获得提升的人为榜样。他们也许幻想着从自己承担的义务中解脱出来,但他们明白这些空想不是从义务中简单地逃避,而显然是要付出代价的欲求,比如辞掉工作去追求怀抱的梦想(他们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实际上,很少有人会为了这些缺乏现实性的东西而放弃自己的工作。
这个位置画树的人,没有受到父母很大的影响。画出这种树的人中间,有的实际上是孤儿,也有虽然和双亲一起生活却从小自立、从家庭中独立出去的人。这种人中间有才能的人,拥有向人类示爱的努力,或者通过自己的著作而实现其丰富的想象才能的强烈冲动。他们即使在自己真正关心的领域获得成功,也仍然还是具有强烈不满的人格。他们大多数是理想主义者,抱着社会改革的热情,并且不管自己怎么出名,也因为觉得自己是孤立的、对于社会变化没有起到现实影响,而产生不满。笔者的来访者中有一位剧作家(幼年时期就成为了孤儿),他因作品不断成功而声名鹊起。但是尽管如此,他却认为自己的作品真正想要传达的东西并不为大众所理解,对成功的苦闷让他转而成为了一名批评家。虽然这样的情绪不会影响到他丰富的创造能力,但有时变得精神很抑郁。
图 3.19
在画纸右上方画出非常小的树的来访者中相当少。有一位是年轻的数学家,他在 4 岁的时候丧母,从 6 岁起被父亲送至天主教男生学校寄宿,直至 18岁。虽然父亲有时也去看望,但他不仅是在学期中间,即使放假了也不愿离开学校。他在几乎没有和女性,或者和少女接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他的孤独感、被抛弃感、不适应感,在纯粹数学的抽象推理过程中得到升华。他获得了很多奖项和奖学金等,持续造就了他作为成年人的精神上的成就感。但是尽管如此,在他的人格中仍然充满了幼年期被抛弃、被剥夺温暖的深深的恨意。当然,我们不能把这个案例一般化,但是这个来访者的生活史以及趣味等,和我们赋予画纸上方的一般意义非常吻合。
图 3.20
图 3.21 至图 3.23 表示的“画纸下方的小树”的 3 种位置,具有遭受了挫折的主观情感的共通点。这里环境的压力非常强,好像感觉到威胁了自身的存在。这里看出了深沉的压抑感、被害感和无法应对现实的状况。如前所述,笔者资料中的多数,都是健康的成人的树木画。但是在这里阐述的属于这 3 种类型的来访者,有着显著的精神混乱。虽然这样的树很少,但因为考虑到自杀的危险性,必须给予充分的注意。
这里象征地表现出回归子宫的欲望。由于不适应感而导致的被动性,不想去应对现实,抑郁状态恶化,出现被害妄想症的状况。只有来自强大的母亲形象,才能起到适当的支持作用。只要稍微有一些害怕失去这种保护的恐惧,不安全感就会急剧增加,呈现持续的精神病性状态。
图 3.21
这里虽然也表示出强烈的抑郁,但是这种人想不依靠父母或者其他代替者的支持,而要凭自己的力量来维持自我。因为非常骄傲,即使自己感到不适,也很少向专家求援。由此自己把自己封闭起来,也可以说是为了摆脱孤立感而创造一种象征性的子宫。这种人也许时常后悔,或者在孤立的情况下仍然专注于表现自己的才能,或者由于感觉到自己被拒绝而烦恼。自杀倾向显著,但却常常意识不到。在这个位置画树的一个来访者,是著名管弦乐团才能卓著的低音管演奏者,他时常在家中非常小的房间里数日不间断地练习,虽然熟习这种乐器,却感到无法满足。尽管他取得了卓越的职业地位,获得很多友人的瞩目与支持,但仍然在长期的孤独生活后,以自杀结局。
图 3.22
图 3.23
这也是一个明显有问题的位置,很可能是承受着巨大压力和精神病前兆的人格。和所有在画纸右边画树的来访者一样,这类人轻蔑女性。同时由于感到无力面对环境,和在图 3.21 和图 3.22 位置描画的人一样,需要一个象征性的子宫。与先前两种类型相比,其被动性和封闭的程度要轻一些,但是由于闭锁的能量不能保持在特定的方向上,因此容易以不规则的形式表现在行为中。比如突然地爆发愤怒、短时间内表现出暴躁状态。但是由于这种攻击性和无目的的活动没什么效果,所以即使发泄愤怒也不能消除抑郁和不满,仍然还是返回原状。和来自环境的强烈压力感相关的这种内在混乱,屡屡破坏着健康的自我。
这个位置通常是年轻人或者心态年轻的人的特征。画这种树的人精力旺盛,抱着对未来的期待。这种树表现出乐观主义、希望、对自己潜在能力的无限信赖。这种自信与其说是错误地以自我为中心,不如说是有一种天真烂漫的气质。此人觉得自己可以征服世界,至少热心追求自己期待的目标。有时欠缺注意,甚至不顾及周围。这种乐天主义持续并可扩大开来。
图 3.24
这是失去树根全体和树干的下方部分的树。树从树干的中部开始,不自然地、独断地进行知性化,有意拒绝本能领域和性领域。树根虽然“被否定”,但若树干在画纸下方边缘分开,则表示出微弱的对性的影响。另外,由于对所谓的心理或者精神方面表现出不均衡的关心,作为暗淡的无意识的影子,在其人格背后,甚至能感觉到压抑不住的性冲动和对自身的性别认识混乱。
图 3.25
这种描画表示出病态的自我中心倾向,或者周期性的暴躁状态。这种人生活在自己的幻想中,想象中的自我成就和现实之间好似不存在界限。同时容易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影响,特别容易接受奉承。非常容易受骗,不能很好地判断事物。无论是行动上还是思考上,都过分夸大自身。但是如果的确具有高智商和才能的话,那么,即使自己不是十分努力也会获得成功。这种树描画有力并且能够很好地统合起来,若是有才能的人,他们的思考常常具有独创性。
如果是青年期的人在这个位置画树的话,那么这个解释就应该缓和一些。容易上当受骗和耽于空想的确是这棵树的特征,但也是青年期比较普遍的现象。
实例 3 (图 3.27)就是溢出画纸三处边缘的树。这是一名 30 岁的男性描画的树木,从某个意义来看可以说他是“永远的青年”。他是个多才的人,具有独创性的同时,也有病态的自我中心和夸大妄想的一面。
图 3.26
图 3.27 实例 3
这种树表示出这类人容易受到其他男性影响。这样的来访者借鉴某种想法,并将此同化于全部的自我存在之中。他们比较朴素,缺乏评论性判断。由于具有不管事实如何而接受权威性思想的倾向,所以不能说是个理性的人。
图 3.28
图 3.29
画这种树的人无论是情绪上还是知性上都容易受到女性影响。另一方面,他们特别向往音乐、艺术以及神秘的事物,倾向于对无论男性还是女性的权威言论都无条件地接受。如果是男性,他会不断陷入恋爱中,活力都被女性的魅力所吸收,而且很容易受到心灵的或者非合理性精神现象的影响;如果是女性,则会专心于知性或者美丽装扮的女性活动。但是树木的其他指标如果不能表示其真正的能力,很可能这些都会完全成为表面上的动作。比如参加很多女性组织,自己认为可以最大限度地受到文化熏陶,但事实上是庸俗而无聊的人。
在笔者的经验中,将画纸横放而画树的人出现率非常低,不足5%。把画纸旋转 90°横放以后再描画树木,表明了感觉不能满足于自己目前的环境。他们几乎都常常想象:“周围应该给我提供更好的环境,因为我有这样的价值。我没有理由改变自己,而应该周围环境来适应我的要求。”用这种方式画树的人通常具有的特征是:利己主义和缺乏可塑性等。另外,绘画人是年轻人的话,也可能有向幻想世界逃避的倾向。
关于画纸的位置和树木的大小,在前面已多有阐述,这些说明也大体适用于把画纸横放以后描绘的树木,这里不再重复。因为关于在竖放的画纸上描绘的树木的解释,也同样适用于横放画纸。在这里,笔者只再添加关于图 3.30 至图 3.32 这 3 种特殊位置的树木解释。
和在距离中央很远的左侧位置上描画的所有树木一样,表示出强烈的母亲支配。这种情况下,和父亲或者父亲的代替者完全没有任何接触是其主要的心理纠葛。这种人大多认为自己很优越,他们一般不和异性建立太多的关系。和图 3.9 的树木描画者不同,他们并不寻求似乎能重复母亲支配似的配偶。这样的人在成长过程中显然得到了母亲过度的支持,一般对别人要求比较多。即使谦让他人或者给予他人,那都是为了期待别人感激回报自己。
图 3.30
图 3.31
在这样位置画树的人,从父母那里受到的影响几乎相同,多数是被溺爱的独生子或者受宠的幼子。这样的人能够为了自己有所发展而努力,却似乎期待大于自己努力的回报。在与他人的关系中表现得态度傲慢。其中有些人也比较率直而友好,只要能在和他人的关系中维持某种优越感,通常人际关系也能得到一定的持续。
表示出受到父亲的强烈影响,这里还有一些特别的意义。这种人心中相信:“父亲是个非常好的人,但是自己比父亲还要好。”这种人要求非常严格,与成就的客观性相关,只是一味地强调自己的成就。如果来访者是男性的话,那么他希望女性崇拜自己;如果是女性的话,则期待别人不断追求和征服自己。这种类型无论男女,虽然很有竞争雄心,但缺乏实现这种野心和地位的努力。
在和来访者的直接接触中,若是没有感觉到以上所述的自我中心人格,那么横向画纸上的树木,表现的与其说是通常的态度,还不如说表现的是空想生活,因此必须修正对于树木的解释。
图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