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血液透析患者管理标准操作规程

1.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常见诱因?

摄食减少和厌食症;高分解代谢状态;炎症和其他共存疾病;胰岛素抵抗;代谢性酸中毒;血液透析相关原因(透析不充分、透析丢失等);膳食限制;药物不良反应。

2.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评估内容?

临床调查:病史、体格检查、社会心理因素调查。

饮食评估:目前多采用氮表现率蛋白当量(PNA)或蛋白分解代谢率(PCR)。

人体测量:无水肿体重、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和上臂肌围、人体成分测定等。

生化指标:血清白蛋白、透析前后的尿素氮、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脂等。

主观综合性评估:主观综合营养评估(SGA)及营养不良炎症评分法(MIS)。

人体成分分析:BCM、双能X线吸收法、CT或MRI。

3.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管理的主要目的?

预防和纠正蛋白质-能量消耗(PEW)。蛋白质-能量消耗是一种多种疾病导致的蛋白代谢异常,特别是肌肉合成和分解异常以及能量储备下降的病理生理状态,临床表现为营养和热量摄入不足、低体重指数、低血清白蛋白、微炎症状态及进行性骨骼肌消耗。PEW与疾病的炎症状态相互促进,形成恶性循环,加速动脉病变,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增加死亡率。

4.透析患者的营养治疗方案?

膳食咨询,充分透析,防治代谢性酸中毒,在快速的分解和代谢过程中给予强化药物治疗和营养支持。

5.什么是最佳干体重?

透析后可耐受的最低体重,此时患者仅有极轻微的低血容量或血容量过多的症状或体征。

6.透析患者容量的评估内容有哪些?

病史和体格检查:透析间期是否出现直立性低血压的症状,透析中是否出现提示目标干体重过低的症状。注意体重与血压测定,透析前颈静脉搏动、外周或肺部听诊及水肿体征检查。

临床检验:血清钠、血清钙及血浆钠尿肽浓度测定。

一般使用生物阻抗容积描记法、相对血浆容量监测、下腔静脉直径测定等较为精确的方法。

7.血液透析患者的容量管理方法?

以控制钠盐摄入为主,限制水、钠摄入量;避免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准确评估干体重;在数日到数周期间调整目标体重;对于难以降低目标干体重的患者,可延长透析时间、增加透析频率或进行可调钠透析。

8.血透患者如何逐渐降低目标干体重?

每次透析增加0.5L超滤量,若不能耐受,尝试每次透析增加0.2L超滤量。

9.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运动锻炼的好处有哪些?

改善患者钙磷代谢、营养状态、生活质量、心理与睡眠状况,防止肌肉萎缩,提高免疫、心肺功能与透析充分性,有助于控制血压与血糖。

10.血液透析患者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应遵循FITT原则。

运动频率(Frequency):每周3~5次,每次30~60min。

运动强度(Intensity):中低强度的运动量为宜。

运动时间(Time):非透析期为饭后2h,透析期为透析治疗过程的前2h或治疗过程中。

运动方式(Type):灵活性运动、有氧运动、抗阻力运动。

11.终止运动的指征有哪些?

出现明显疲劳、与运动不相符的呼吸困难、胸痛、快速或不规则心律失常、低血压或高血压发作、头痛或嗜睡、肌肉痉挛、关节疼痛等明显不适。 Q4VUsbXI/1s4uGpHDtO1DFZJUUuPh/QndsTV8uEn4KR4KlyH+TqRFVykY1+uzq7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