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1 希尔伯特空间的定义

现在我们将完成 1.4 节末尾列出的计划:定义希尔伯特空间,为处理量子力学提供数学基础。对量子力学的阐释需要使用以下这些概念,它们不仅存在于序列 x v v =1,2,…)的“离散”函数空间 F z 中,也存在于波函数 q 1 ,…, q k (其中, q 1 ,…, q k 在整个状态空间 Ω 中取值) 的“连续”函数空间 F Ω 中,并且在 F z F Ω 中具有相同的意义。这里所指的概念如下所示:

α “纯量积”,即 (复) a 与希尔伯特空间元素 f 的乘积: af 。在 F z 中, ax v 是由 x v 所得;而在 F Ω 中, a q 1 ,…, q k )是从 q 1 ,…, q k )中所得。

β 希尔伯特空间中的两元素 f g 的和与差: f ± g 。在 F z 中, x v ± y v x v y v 得出;在 F Ω 中, q 1 ,…, q k )± q 1 ,…, q k )则是由 q 1 ,…, q k )和 q 1 ,…, q k )得出。

γ 希尔伯特空间中的两元素 f g 的“内积”:( f g )。与前两种运算有所不同,这一运算将产生一个复数,而非希尔伯特空间中的一个元素。在 F z 中,内积 是由 x v y v 得出的;而在 F Ω 中,内积

则是由 q 1 ,…, q k )和 q 1 ,…, q k )得出的。 (对 F Z F Ω 的定义,仍需通过适当的收敛证明来完成。我们将在 2.3 节中给出这些证明。)

在以下阐释中,我们将用 f g ,…, ,…表示希尔伯特空间中的点,用 a b ,…, x y ,…表示复数,用 k l m ,…, µ v ,…表示正整数。必要时,我们也会把希尔伯特空间记作 [作为“∞-维欧几里得空间”的简称,类似于“ n - 维欧几里得空间”的惯用名称 n = 1,2,…)]。

值得注意的特点在于, af f ± g ,( f g )恰好是向量微积分的基本运算:在欧几里得几何中,这些运算可以对长度与角度进行计算;在质点力学中,这些运算也可以对力和功进行计算。在 F Z 中,上述类比十分清楚。只要把 中的 x 1 x 2 ,…替换为 中的 x 1 ,…, x n 即可。特别是当 n = 3 时,我们就得到了普通的三维空间。在某些情况下,不把复数 x 1 ,…, x n 看作点,而是将其看作从点 0,…,0 到点 x 1 ,…, x n 的向量更为合适。

为了定义抽象希尔伯特空间,我们以基本向量运算 af f ± g ,( f g )为基础。在以下讨论中,我们将同时考虑所有的 。因此,我们若不想对 加以区分,则把 作为整个空间的通用术语使用。

首先,我们假定 具有如下典型的向量属性 [1]

A 是一个线性空间。

即对向量和 f + g 与“纯量积” af ,在 中予以定义 f g 中的元素, a 是一个复数—— f + g af 属于 ),且 中存在一个零元素 [2] 。那么我们所熟知的向量代数运算法则适用于该空间

f = 0,1· f = 1 f (0 与 1 的作用)

此处未提及的运算法则,可直接由上述公式推导得出。例如,零向量在加法中的作用

f + 0 =1· f + 0· f =(1 + 0)· f =1· f = f

或者减法的唯一性:我们定义

f =(-1)· f f g = f +(- g

则有

或者,带减法的乘法分配律

我们无须对这些规则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了。应该清楚,所有线性向量运算的规则在这里都是适用的。

因此,我们同样可以像对向量时一样,对 中的元素 f 1 ,…, f k 引入“线性无关”这一概念。

定义 1 如果由 a 1 f 1 + …+ a k f k = 0 a 1 ,…, a k 为复数) 可以得出 a 1 = …= a k = 0,则可推出元素 f 1 ,…, f k 线性无关。

我们对向量微积分中出现的线性实体的类比 (通过原点的线、平面等) 作出进一步的定义,即线性流形。

定义 2 若对任意 k (= 1,2,…)而言, 的子集 均包含其元素 f 1 ,…, f k 的所有线性组合 a 1 f 1 + …+ a k f k ,那么我就将 称为“线性流形” [3] 。若 的任意子集,则由 a 1 f 1 ,+ …+ a k f k k = 1,2,…; 为任意复数; f 1 ,…, f k 中的任意元素) 组成的集合就是一个线性流形,且其中必定包含 。显然它也是其他所有包含 的线性流形的子集。该线性流形被称为“由 张成的线性流形”,记作{ }。

在进一步发展该概念之前,让我们先来阐释一下向量微积分的另一个基本概念:内积的存在性。

B 中定义埃尔米特内积。

即( f g )已有定义[ f g 位于 中,且( f g )为一个复数],且具有以下属性

此外,由于埃尔米特对称性 (我们把 f g 相交换,并取两侧的复共轭) ,第二个因素的对应关系来自第一个因素的两个性质

这个内积非常重要,因为它使定义长度的定义成为可能。在欧几里得空间中,向量 f 的大小由 [5] 定义,且 f g 这两点间的距离由 决定。我们将从这一定义开始。

定义 3 中元素 f 的“长度”定义为 f g 之间的距离定义为 [6]

该定义显然包含了有关距离的所有属性。为此,我们证明如下定理:

定理 1

证明 首先,我们可以写出

(假定 u v 均为实数,若 z = u + i v 为复数,则我们就可以用 Rez 与 Imz 分别表示复数 z 的实部与虚部,即 Re z = u ,Im z = v 。若我们用 af ,(1 /a g a 为实数,且 a > 0) 代替 f g ,那么显而易见,上述不等式的左边不变,而右边为

由于该表达式大于等于 Re( f g ),因此该不等式特别适用于其极小值 (当 f g ≠0 时,极小值在 处获得;当 f = 0 或 g = 0 时,分别在 a →+∞或 a →+0 处取得) 因此

如果我们用 α 为实数) 代替 f g ,那么方程右边不变,因为

可得

因此,当 | a |=1 , ,左边为

显然其极大值为

由此命题可得出

推论 为使上述不等式中的等号成立, f g 必须等同到只差一个常数 (复数) 因子。

证明 为使下列关系式

中的等号成立,( f g f g )必须为零,即必须满足 f = g 。为了由该关系式推导出 ,对于均不为零的 f g ,需用 代替 f g (其中 a α 为实数, a > 0) 。因此,为了在这种情况下使等式成立,则必须有

反之,对于 f = 0 或 g = 0,或者 g = cf c ≠0),等号必然成立。

定理 2 恒成立,当且仅当 f =0 时, 成立。此外,恒有

当且仅当 f g 之间相差一个≥0的实数常因子时,上述关系式中的等号成立。

证明 在上述部分中,我们已经证明了前两个命题是正确的。我们现在用以下方式证明第三个不等式

为了使等号成立,Re( f g )必须等于 。通过对上述推论证明的观察可知,这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f = 0 或 g = 0 或者 g = a 2 f = cf c > 0,且为实数) 。在这种情况下,等式显然成立。

根据定理 2 即可得知, f g 的距离 具有以下属性:当 f = g 时, f g 之间的距离恒为 0; g f 之间的距离与 f g 之间的距离相等; f h 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 f g 之间距离与 g h 之间距离之和;当且仅当 g = af +(1- a h (0 ≤ a ≤ 1,且 a 为实数) ,等号成立 [7] af ag 的距离是 f g 距离的| a | 倍。

正是长度概念的这些属性,使它可以在几何学 (与拓扑学) 中作为连续性、极限、极限点等概念的基础。我们也希望使用长度概念,并作出如下定义:

连续性

连续性的假设是微积分的基础。如果函数在某点不连续,要么该点函数就没有定义,要么即便是自变量移动一个无穷小量,函数值也会变动明显乃至无限量。如果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量,如温度、距离、速度看作时间的函数,当时间变化任意小时,这些量的变化也会任意小。

中的一个函数 F f (即在 中定义的 f ,其值恒为 内的点,或恒为复数) ,在点 f 0 (位于 内的一点) 处是连续的。若对每个 ε > 0,恒有 δ > 0,使 ,则有 (取决于 F 的值是 中的点,还是复数) 。若恒有 C 是一个经适当选择的固定常数) ,则称该函数在 上有界,或在 的给定子集中有界。类似的定义适用于多个变量。若数值 …收敛至 0,那么序列 f 1 f 2 …收敛于 f ,或有极限值 f 。如果在 中的序列存在一个极限 [8] ,那么该点是集合 的子集) 的一个极限点。尤其当 包含其所有的极限点时,则称 为闭集;若其极限点的闭包是整个 空间时,则称 “处处稠密”。

我们仍需证明 af f + g ,( f g )在其所有变量上都是连续的。因为

哥尼斯堡七桥问题

哥尼斯堡(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曾是东普鲁士的首府,普莱格尔河横贯其中。河中有两座小岛,河上有七座桥,将被河流隔开的两岸两岛连接起来。一天,有人提出疑问:能不能每座桥只走一遍,最后又回到原来的位置。1736 年,欧拉证明了这样的路线是不可能的。欧拉把两座小岛和河的两岸分别看作四个点,而把七座桥看作是这四个点之间的连线,并且给出了所有能够一笔画出来的图形所应具有的条件。哥尼斯堡七桥问题被看作拓扑学的先声。

前两个命题是显然成立的。进而,若我们由

代入

可得

时,该表达式趋于零,且可使其小于任意 δ δ > 0)。

如上所述,在 上定义的属性 A B 使我们得出了许多推论,但这些推论尚不足以区分 之间,以及 之间的不同。到目前为止,尚未提及维数的概念。这一概念显然与线性无关向量的最大数量有关。若存在这样一个最大值 n = 0,1,2,…,则对 n 可作出如下推论:

C n 恰好存在 n 个线性无关的向量。即可以指定 n 个这样的向量,但不能指定 n+ 1 个。

若不存在最大数,则有:

C (∞) 存在任意多个线性无关向量。

也就是说,对于每个给定的 k = 1,2,…而言,我们均可在 C (∞) 中给出 k 个这样的向量。

因此, C 本质上不是一个新的属性。如果 A B 成立,则 C n C (∞) 中必然有一个是成立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不同的空间 ,这取决于我们如何选择。一方面,按照 C n 的定义,可知 具有 n (复数) 欧几里得空间的所有性质。另一方面, C (∞) 不足以证明空间 与希尔伯特空间 本质上的等同性,我们还需要两个附加假设 D E 来证明二者的等同性。具体证明情况如下:我们将证明具有 A B C 属性的 拥有 的所有性质。特别是即将说明的属性 D E ,它们是通过 A B C (∞) 推导得出的。此外,我们将证明具有 A B C D E 属性的 拥有 的所有性质。但在这种情况下,附加属性 D E 是必不可少的 (它们不是通过 A B C (∞) 推导得出的) 。下面我们将继续对附加属性 D E 加以说明。我们将在后续章节 (见 2.3 节) 证明所有 均具有这些属性。

D 是完全的

中的某个序列 f 1 f 2 ,…满足柯西收敛准则 (对每个ε> 0,均有 ,使得 ,对所有 m n N 成立) ,则该序列是收敛序列,即该序列具有一个极限 f (见上文对该概念给出的定义)

E 是可分的。

中存在序列 f 1 f 2 ,…,则该序列在 中为处处稠密。

在 2.2 节中,我们将如上文所述,以这些基本假设为基础,来创建空间 上的“几何学”,并区分两种情形:

[1] 赫尔曼·外尔(Hermann Weyl)最早使用 A B C n 来描述 的特征。如果我们想要得到的是 而不是 ,那么自然需要用 C n 来代替 C (∞)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让 D E 成为必要条件,参见本节后续的讨论。

[2] 除了原点或 中的零向量之外,还有数字0。因此,相同的符号可用于两者。但是,彼此间的关系就是这样的,只要结合上下文,应该就不会引起混淆。

[3] 充分条件为:若 f 属于 ,则 af 也属于 ;若 f g 属于 ,则 f + g 也属于 。那么,若 f 1 ,…, f k 属于 ,则有 a 1 f 1 ,…, a k f k 也属于 。因此,依次有 a 1 f 1 + a 2 f 2 a 1 f 1 + a 2 f 2 + a 3 f 3 ,…, a 1 f 1 +…+ a k f k 也都属于

〔4〕 由埃尔米特对称性可知:( f f )为实数。实际上,当 f = g 时,可得( f f )=

[5] 如果 f 具有分量 x 1 ,…, x n ,那么根据 2.1 节对内积所做的观察(若局限于有限数目的分量),有

这也就是欧几里得空间中两点间的普通长度。

[6] 由于( f f )为实数且不小于0,可知 为实数,且选择其不小于0的平方根。对 同样适用。

[7] 根据定理2(此处应用于 f g g h ), f g = 0,即 g = f ,或 g h =0,即 g = h g h = c f g )( c 为大于0的实数),即

或者可以写成 g = af +(1- a h ,其中 a 分别等于1,0, 。在几何上,这表明点 g f h 共线。

[8] 关于极限点的以下定义也十分有用:当 ε >0 时,取任意值, 中均存在 f ' 满足 。这两个定义的等价性,完全可以通过普通分析方法来证明。 7NQso65Q/vba2acoymohUe+QlzYyumPrPHUn319Sexu9M2KB7XZtFiAMq8y6GLY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