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5.崇实报(1904年)

《崇实报》是天主教为在四川地区传教而创办于重庆的一份报刊,1904年创刊,1933年停刊。前后共29年的历史,是重庆地区创办于辛亥革命前的报纸中出版时间最长的一家,也是天主教在中国西南各教区中历史最久、影响最大、发行时间最长的报纸。

该报的创办者是法国传教士古洛东和雷龙山。1866年古洛东由巴黎外方会派至中国,在重庆从事传教,曾任重庆巴县水鸭宕小学修院院长和沙坪坝大修院院长等职务。在华传教期间,古洛东亲自主持《崇实报》的运转和发行,同时创办了圣家书局,用以承印刊发各种教会刊物。办报过程中,古洛东翻译了记叙天主教在川发展传播历史的《圣教入川记》。该书1918年由圣家书局出版,主要供川东地区的教徒阅读。1930年左右古洛东去世,葬于重庆南岸观音山。该报总编辑最早由中国神父唐若翰出任,后由古洛东亲自聘请、长期担任主笔的中国教士王泽溥接任。1930年王泽溥因调任万县主教而离开,总编辑一职由李树声继任。

《崇实报》的报馆设在曾家岩圣家书局内。该报以册装的形式出版,用宣纸或毛边纸铅印后线装。其版面设计和编排与同时期其他报纸相比有所不同,期数和页码等随报名印在中缝处,每页38行,每行41字,字号为小四宋,全文使用直排排列,全报无标题也无标点,到了报纸后期才出现了简单的标题。起初每期四页八面,每周出刊,内容板块包括广告、谕旨恭录、社论、小言、时评、京师要闻、中外要闻、国外消息撷要、本埠新闻、渝埠见闻录、省抄、省内短简、西学、来函、重庆银元牌示等。分别使用中法两种文字出版,另有法文副刊。1924年以后开始扩大篇幅,最多时达到八页十六面,篇幅增加一倍。

图23 《崇实报》

《崇实报》的印刷质量在当时的报纸中是比较好的。这主要是因为天主教在四川的印刷业务开展较早且场所较多,早在1892年天主教川西教区就在下属的绵竹天主教堂设立了中文木刻场,这是外国教会在川的第一个印刷出版机构,除此以外天主教在川还有内设于重庆白果修院的印刷机构等数个印刷场所,这为教会刊物的印刷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经验。而且后来天主教川东教区从法国购进铅字印刷机,由传教士唐士在重庆沙坪坝成立印刷局,在1906年迁入了重庆城内曾家岩的圣家书局。坐拥先进的印刷设备也确保了《崇实报》的刊印质量。

从报纸的经营上,《崇实报》一方面接受重庆教区的资助,一方面依靠报纸的销售。该报每年出刊50号,订阅费用为银五钱,需邮寄则要另加邮费二钱五分。1924年扩版后,售价增长为国内全年一元五角,国外三元七分。除了在重庆府新丰街行台衙门槛下瑞香轩直接出售外,该报凭借教会系统,让四川各府、厅、州、县的天主教堂均代为销售,使得当时在川的中外籍神父能够人手一册《崇实报》,且全国各省都有订阅。

作为一份西方势力以在华传教为名而创办的报纸,该报自称其办报主旨为:“以开通人民智识,传递确实信息之用”以及“为社会服务,庶教内教外各界人士,得阅于心身有益之新闻,于世界及我国有关重要消息,以副阅报诸君之雅意。”

不过,通读该报,可知事实并不全然如此。《崇实报》的言论和文章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是宗教部分,即对宗教教义和教务活动的报道,第二是政治部分,主要是对政治方面尤其是中国的政治事件和发展趋势的评论,第三是新闻部分,以国内外和四川省内各地的新闻为主。作为承担起其所谓“开启民智”重任的重要角色之一的“西学”板块却只有狭小的一栏,里面只有很少西方的天文历法和数学知识。

向国人传播天主教教义的内容占了《崇实报》很大比例,面对传统文化中树大根深的儒家思想,传教文章的作者习惯从经典中寻章摘句,然后把自己的理解硬加其上,编造天主教与儒教有相近之处的证据,以此便于传教。如该报曾称:“(天主教)不是外国的教,实是天下万民的公教,人人都奉得,人人都该奉。考其由来,我们中国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所奉的真儒教,都是与天主教同出一源。”并且更进一步,将儒家中所尊奉的内容进行曲解,再将自身教义中相关的部分与之强行扯上关系,然后以儒学为基础,拔高自己,从而赢得信众,如该报将孔子的“祭之以礼”解释为“孔子之意不是祭亡人,实是为亡人祭天主。因为献祭之礼,只可以享造物真主,造物主就是儒家的上帝”。以及称中国人敬祖宗和供牌位“都是虚妄或不合于理”,认为“当由父推公,由公推祖,辈辈推到人类启族一代,才算周全。请问人类从何而来呢?必是从造物主来的。造物主就是天主。我们的教友供天主牌,就算是供万代祖宗牌。敬祖宗,可有比天主教更敬得周全的吗?”

与政治相关的新闻和评论是《崇实报》除宗教外另一主要内容。该报十分热衷于刊登国内政治新闻,并使用大量的篇幅发表评论,常常以舆论干涉中国内政,甚至支持声援反动统治势力,敌视进步力量。如1911年8月的《成都警耗》中,该报污蔑群众请愿是“放火烧衙”。保路运动中,四川总督赵尔丰炮制血案,屠杀群众,却被该报轻描淡写为“兵民相斗两日,互有损伤”。当保路运动风起云涌,革命者接连取得成功时《崇实报》三缄其口保持沉默,而保路运动失败告终时,该报却全文刊登了重庆保路同志会停止活动的公告以示欢庆之态。

《崇实报》表面上是一份宗教报刊,实际上是反动统治者的舆论工具和帝国主义在华的代言机关。随着后期扩大篇幅,该报的宗教内容不断减少,政治相关的报道和评论持续增加,继续为帝国主义推行殖民政策铺设舆论之路。 mJ1urg5N7TEdAND5KXWcRq0tBm2D1rRYD1RwuP1BFtVW4jECgNOD+nNo//XdxL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