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7.皇汉大事记—国民报(1911年)

1911年11月25日蜀军政府创办,同盟会在重庆建立的蜀军政府的机关报。1913年9月四川讨袁战争失败后于月底被拥袁反动势力查禁。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成功,全国纷纷响应,各省独立之势愈发明显,辛亥革命步入高潮。11月5日,有日本留学经历的同盟会会员、合江人夏之时成功策动了四川龙泉驿的部分新军,起义参与推翻清政府的斗争。夏之时被众人推举为革命军总司令,率军从水道进发,直抵重庆浮图关,守关部队经革命党人的宣传鼓动后转向革命,开关迎接起义军。11月22日,蜀军政府作为同盟会重庆支部建立的省级革命政权在渝成立。

三天后,军政府创办报刊《皇汉大事记》,用以传播革命之声,并专门公布蜀军政府的政策和法令。该报创立之初由蜀军政府文书局长陶闿士主办,朱国琛(云湘)任主编,后由周文钦接任。

周文钦,字家桢,四川巴县人,曾在杨沧白主编的《广益丛报》任职。1912年接办广益书局,改组为启渝印刷公司,对发展文化和教育颇有促进。去世后,重庆新闻记者协会盛赞其为“重庆报坛之先进,以记者而终身。”1912年1月,时任《广益丛报》编辑的周文钦受蜀军政府邀请,接手《皇汉大事记》,将其改名为《国民报》,作为军政府的正式机关报。当时该报的编辑有文伯鲁、燕梓才(燕翼)等。

该报的报馆地址在重庆商业场,后迁至演武厅附近。版面编排上将全报文字直排,全篇不加标点,标题字号和文章一样大,每条新闻前加黑圆点一个,以免各条之间互相混同。栏目有论说、要电、记事、时评、专件、选录、译丛、文苑和告白等。该报除每周星期日或节令停刊以外,每日出两大张,定价20元,通过邮局发行,每日1500份至3600份左右。

图28 国民报

《国民报》留存的内容并不是很多,主要是对重庆同盟会和蜀军政府被撤销后在渝国民党的相关活动的记叙报道,以及支持进步革命、抨击袁世凯及其走狗鹰犬的言论评述。翻开《国民报》,可见同盟会蜀军政府兴衰存亡的悲壮历史。按照革命形势的发展,其主要内容的变化可以划分为三个时间段。

第一阶段是军政府成立伊始。《国民报》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是履行其机关报的责任,发布军政府的公告和政令,如1912年3月6日第二张一版的《专件》栏目,公布了蜀军政府暂定陆军惩罚令。其次为报道革命战争进展,发布胜利喜讯,如1912年3月8日第一张二版《要电》称:“南京大总统、共和各省都督,成都尹罗都督、重庆夏都督鉴:民国统一,凡我同胞无不欢跃,培爵因为成渝合并赴省营次资州,谨率文武于江日庆祝,特此电贺,蜀军都督张培爵叩:冬印。”再者为对蜀军政府机构的组建和人事调动的报道,如1912年3月18日第一张一版刊登的成都来电:“孙、黎正副总统,各省都督鉴:成渝两军政府合并于3月11日,尹昌衡任都督,张培爵任副都督……又公推夏之时都督为重庆镇抚府总长。”除此以外,该报还刊登一些军政府领袖的介绍,如1912年3月8日第一张一版的《代论》栏目里,有介绍夏之时的小传:“夏之时,字亮工,四川合江人,性淳厚贞毅,有大志,然耻以言论自矜诩。”

第二阶段是袁世凯派遣自己的势力企图接收重庆之时。《国民报》主要报道蜀军政府与拥袁势力的斗争与拉锯。1912年3月,《国民报》第一张一版刊登成都来电:“成都合并后,重庆镇抚总长一席,公推前任蜀军政府副都督夏之时就近接充,曾电达在案,兹据夏君迭次电请辞职,出洋游学以图深造,似此坚心学业,未便再事强留,从优议助游学经费3万金以酬。前劳所遗总长一席,已改委军团长胡景伊前往接任。”1912年4月1日,重庆蜀军政府撤销,重庆镇抚府成立,《国民报》第一张一版刊登成都来电:“……查有胡景伊,堪以特任重庆镇抚府总长,仍兼全省军团长……特此电闻。成都正副都督尹昌衡、张培爵叩印。”

胡景伊,四川巴县人,曾留学日本,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是袁世凯的心腹爪牙,极度仇视革命。此番受命于袁,与成都都督尹昌衡串通一气,带军队前来企图接收重庆这一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重庆的同盟会人士对其早已深有戒心,闻此消息,前副都督夏之时即刻任命身经百战的四川同盟会元老熊克武出任重庆镇抚府师长,企图以此来制约胡景伊,防其图谋不轨。而《国民报》也立即行动,在4月3日第一张第二版刊登文章,表明革命党人抵制胡景伊的鲜明立场:“镇抚府总长及各厅司先生留鉴:昨始开会,议镇抚府大纲……重庆重要职员不得更换,原有之练兵一镇,当然淘汰,不得遽行解散。将来镇抚府无论如何变更,其主治重庆之人,必须重庆各法团认可,方为有效……”然而由于强大的各方拥袁势力的不断施压,重庆同盟会不得不放弃立场,采取妥协。胡景伊于4月11日抵达,第二天发布任职通电。

第三阶段为重庆镇抚府被撤销,拥袁势力大增,同盟会策划并掀起反袁斗争,直至失败的过程。此阶段《国民报》的内容以声援其斗争为主。带兵进入重庆后,胡景伊于5月18日召集各方会议,在会上突然发难,蛮横要求撤销重庆镇抚府,受到与会代表的强烈抵制。几日后贼心不死的胡景伊使用手段,缩减了与会成员,将支持同盟会的代表排除出外后再次导演撤销闹剧,阴谋成功。6月10日,胡景伊电告袁世凯并通令全国,重庆镇抚府即日撤销。辛亥革命中同盟会在重庆的奋斗努力就此付诸东流。《国民报》旋即连发数篇文章,严正声讨袁世凯及其爪牙。

1912年8月7日,同盟会联合数个其他进步党派,改称国民党,以对抗袁世凯集团的倒行逆施。重庆蜀军政府被撤销后,原同盟会的国民党骨干坚持抗争,如同埋下的火种,使重庆成为四川反袁的中心。在这样的环境下,《国民报》始终坚持进步的政治倾向和代表重庆各民主革命派的利益。由于其立场和与同盟会的关系,国民党在渝的领袖就成为了《国民报》坚定的支持者。

遗憾的是,不久“二次革命”失败,轰轰烈烈的四川讨袁战斗也以失败告终。攻占重庆后,各路拥袁军阀开始疯狂抓捕国民党人,查封重庆各进步党派所办报纸,《国民报》首当其冲,1913年9月底以“横涉党祸”为由被下令查封。由于此前发表大量支持讨袁义军,斥责袁世凯派别的文章,主编周文钦,编辑燕子才也遭逮捕,以文字诽谤罪被下狱半年之久,后经企业家温鹤汀上下疏通奔走,方才疏通出狱。 wsaR32nX+qBu62FbP04Ol4Nqur6n3RSYV966fKApvcxYP9ImS8Ca/KkuFQqtzMi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