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 敦煌对丝路的意义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文明的大通道,从汉唐长安出发,可达希腊、罗马、波斯、大食,沿途大大小小的绿洲、城市、村庄、驿站不计其数,每一个城市都会以不同的方式记载丝路曾经的辉煌。但遗憾的是,丝路上很难有第二个地方像敦煌一样,能够保存如此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或被历史时期人为破坏,或为流沙湮灭,或被战争摧毁,或成断垣残壁,或仅存历史遗痕……但敦煌却奇迹般完整保存下延续了一千多年时间的艺术宝库,且以完好的图像序列形象呈现中古的历史,配合以藏经洞无所不包的文字文献写经档案,这些珍贵的历史遗存足以证明,敦煌是丝路文化的高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敦煌又影响到丝路的历史,包括丝路历史存在感、丝路历史原貌呈现、丝路精神再现。具体而言,敦煌影响丝路,可以分别从历史与当代两个时间段来做些解析。

(一)历史时期敦煌对丝路的影响

敦煌是丝路桥头堡,在历史时期不仅是丝路通道必经之处,更是东来西去的商旅、使节、僧侣休整和进行商贸或宗教活动的重要地方。敦煌有现今可知国内丝路沿线规模最大、体系最完备的驿站悬泉置(驿)(图11),其中出土的汉晋简牍可以证明敦煌曾经在历史时期担当着丝路交通路线上的重要角色,这里曾经人来人往,迎来送往的活动颇为频繁 。而1908年斯坦因在敦煌长城烽燧下发现的8封粟特文古信札,则可证明4世纪前半叶,敦煌已经是从洛阳、长安,经金城、凉州,到敦煌,过楼兰,最后到达撒马尔罕的漫长丝路上完整贸易体系中的货物集散地和贸易中心之一 。据《魏书》卷十六《仓慈传》和敦煌写本P.3636所记(图12),作为敦煌太守的仓慈曾为丝路胡人在敦煌从事商业和其他活动提供重要的便利条件,给予政策优惠,鼓励“胡人嫁汉”“汉人嫁胡”,使得敦煌在当时的丝路贸易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至于唐8世纪中叶敦煌沙州城东的丝路商业民族入华粟特胡人的聚居地“从化乡”的出现,则说明敦煌在丝路交通体系中成为流寓汉地胡人可以选择定居的理想家园,反映的是敦煌在这一时期对丝路繁荣的贡献。而吐蕃统治导致敦煌周边的粟特胡人城镇并入敦煌,敦煌又成为动乱时期胡人的避难所。一直到了晚唐五代宋归义军时期,以入华的曹氏为代表的中亚移民的后裔,经过长时间的汉化,在敦煌居然成为地方统治者 ,以归义军政权为依托,把丝路胡人在敦煌的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境地。

图11 敦煌悬泉置遗址(甘肃简牍博物馆提供)

图12 敦煌藏经洞写本P.3636《三国志·仓慈传》(采自法国国家图书馆网页)

正是以上的历史背景,让我们看到历史时期敦煌对丝路的重要影响,其实这一点也可以认为是敦煌艺术宝库之所以能够长久延续的另一层原因。至于以莫高窟为代表的佛教洞窟的绵延开凿,不同历史时期艺术图像的绘制,虽然表面上看是宗教的内容,但其核心的观念仍然可以理解为敦煌对丝路深刻影响的结果。具体的丝路影像,后面单独交代。

(二)当代敦煌对丝路的提升

这个问题较好理解,今天我们在敦煌召开的一个又一个与丝路有关的学术会议,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源动力,都可以解读为敦煌对丝路的影响,至少可以理解为敦煌已经成为今天人们探讨丝路最直接的对象,敦煌可以触摸、可以观看的任何历史遗存,都构成今天敦煌影响丝路的直接原因。至于在敦煌的历史、考古、宗教、艺术、民族、语言、文字研究上对丝路的再构建,还原丝路历史面貌等工作,也都可以理解成为敦煌对丝路的影响。 CTe8ZZVdGnwQCdN/R/wgdKTNQXZSrDH7EeN/0n6zRUbk5U+T+174kU16YMKNnx1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