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形象史学推动丝路研究的深入

丝绸之路之所以成为今天最时髦的名词,其中包含着对人类自身漫长历史的特殊记忆,对人类相互之间你来我往复杂曲折关系的探秘,对人类文明相互碰撞而带来的物质、文化、宗教、艺术新生的解读,对历史上人们以最原始方式进行的跨国界、跨地域、跨民族、跨文化交流的惊叹与崇敬。而对这些问题的科学阐释,最后交给了从事历史、考古、艺术、宗教、民族、语言研究的人们,其中史学是所有研究的核心所在,形象史学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以丝路上流行颇为广泛的祆教为例,因为有原始经典《阿维斯塔》,其教义和历史在世界范围内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随着一批入华粟特人石棺床、石椁、石堂等石葬具在中国各地的出土,以青州北齐傅家石屏风、天水石马坪隋墓石屏风、太原隋虞弘墓石椁、西安北周安伽墓石榻、西安北周史君墓石椁、西安北周康业墓石榻为新的考古艺术图像资料,给传统的单纯从历史、教义角度研究古波斯琐罗亚斯德教带来了新契机,以形象史学为视角,重新认识入华的这些胡人,他们来到汉地,入乡随俗,但又不忘故土,原本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丧葬观念,仍然以不同的形式,以可视化的实物或绘画的形式,或多或少遗留在他们死后的世界。这方面的研究,以沈睿文对史君墓石椁图像的解读最为深入 ,可以认为是形象史学对丝路研究深入的代表。

另如在吉尔吉斯碎叶城发现的唐代的大云寺遗址、杜怀宝造像碑(图1-10),吉尔吉斯大学契古博物馆藏唐代造像碑(图1-11),以及保存在布拉纳塔博物馆(巴拉沙衮)的唐代螭首碑(图1-12),还有收藏在民间的一枚唐代军人的鱼符,这些唐代遗物的出土,不仅是唐安西四镇之一碎叶镇历史的见证,更是丝路研究中汉地文化、宗教、艺术向西传播和影响的重要物证,也是丝路更深入研究的珍贵形象资料。

图1-10 碎叶城出土杜怀宝造像碑(作者拍摄)

图1-11 吉尔吉斯大学契古博物馆藏唐代造像碑(作者拍摄)

图1-12 吉尔吉斯布拉纳塔博物馆藏唐代螭首碑(作者拍摄) GbQZ+5z730kTqc9lmimLT1viH2mSjXltKBoxCZrEwa7GbfFJQfNgect4tWxmAPV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