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雨水 爱的滋润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时间大概在农历的正月十五日前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雨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冰雪融化,气温回升,降水以雨的形式出现。《尔雅》曰:“天地之交而为泰。”天地和同,联手“酿造”雨水,所以春之水为泰。“春”字体现阳光,“泰”字体现雨露,皆是万物所需。春天以阳光雨露施予万物,彰显博爱精神。

拉保保:舐犊情深

世上最伟大的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爱孩子,必然忧其健康与前途。在雨水节气时,就有一个相关的习俗——拉保保,这是四川省的一种传统民俗。“保保”是四川方言,就是干爹的意思。在雨水节气时认干爹,寓意是承接来自长辈的雨露,滋润孩子生长。

找什么类型的干爹,也是有讲究的。如果希望孩子长大有知识,就拉一个文人做干爹;如果孩子身体瘦弱,就拉一个身材高大强壮的人做干爹。当然大多数人被拉之后都会爽快地答应,认为这是别人信任自己的表现,对自己的命运也会产生好的影响。孩子父母会备上佳肴美酒,随后点燃蜡烛和香烛,教导孩子“快拜见干爹,行大礼”,然后让孩子“请干爹品尝美酒佳肴”,最后“恳请干亲家给孩子起个吉祥名”。至此,拉保保才算成功。

保佑孩子健康成长,一直是我们最简单也最朴素的期望,过去受医疗条件的制约及战争的影响,人的平均寿命只有三四十岁,孩子在成长中容易夭折,此时父母就要想办法祈求孩子健康成长。给孩子找个干爹,就意味着孩子能多一份爱的支持和保障。这也是拉保保习俗的缘起。

当然,现在医疗条件发达了,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93岁。 很多疾病也都找到了治愈方法,身体健康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不再是奢谈,拉干爹保佑孩子的现象也在慢慢淡化。但亲子之爱这个话题,在任何时期都是重点,也是热点。现阶段,父母虽不再为孩子的健康过度担忧,但如何提高孩子的未来竞争力,如何给孩子更好的教育,又成了众多父母新的关注点。

家长辛苦工作,努力赚钱,只为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家长抽出宝贵的休息时间陪孩子玩耍,和孩子交流,只为和孩子实现近距离的身心互动,让孩子养成健康的心态。看似家长已经使出全身的力气在爱孩子,但效果如何呢?

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教育报》联合发布的《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 显示,部分学生表示家长不尊重自己。如“我做错事时,家长总是不听解释就批评我”“家长从不认真回答我提出的各种问题”“家长从不认真听我把话讲完,总是打断我”“家长要求我做某件我不愿意做的事情时,从不会向我耐心说明理由”。

虽然很多家长已经意识到亲子沟通的重要性,但真正付诸实践的人数并不乐观。调查报告显示:大约四分之一的四年级和八年级学生表示“家长从不或几乎不花时间与我谈心”“家长从不或几乎不和我讨论身边发生的事情”“家长从不或几乎不问我学校或班级里发生的事情”。

家长对孩子不同方面的关注程度,体现了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对孩子的培养目标和教育重点,反映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而孩子希望家长关注的方面,则体现了孩子在成长中的内在需求,对家长的期待。调查报告显示,八年级学生期望家长关注的和家长本身关注的,出现了错位。家长最关注孩子的是学习情况、身体健康、人身安全,而孩子最希望家长关注的三个方面却是兴趣爱好或特长、心理状况、身体健康。而四年级学生最期望家长关注的三个方面和家长本身的关注点是一致的。可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对家长的期望是会发生变化的,但家长却没有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仍按对待小学生那般对待初中生,这明显违背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当然也非常不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维护。

在雨水时节,我们把对亲子之爱单独进行讨论,不单单是受拉保保这个习俗的影响,也是源于雨露对万物滋润这种博爱精神的启发。亲子之爱虽是天性使然,但也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随着社会的发展,“棍棒之下出孝子”这种单一粗暴的教育方式已明显过时,现在我们更崇尚尊重、宽容、民主、平等对话的教育理念,倡导父母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如今国家对亲子教育的重视也是史无前例的。2021年10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正式通过,2022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国家第一次把家庭教育提到了立法的高度。此法共有54条,从家庭责任、国家支持、社会协同、法律责任四个方面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风。家庭教育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依法带娃”成了新潮流。

既然国家出台了相关法律,家长就应该按法律规定来实施家庭教育:尊重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遵循家庭教育特点,贯彻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其实从这些要求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此法也是科学育儿理念的彰显。

回娘家:反哺之义

孝道是我们国家一直在提倡的,尤其是在古代社会,孝道甚至被视为一个人的立世之本。在雨水节气,有不少习俗是专门用来弘扬孝道的。

雨水节气时回娘屋是流行于川西一带的风俗。到了雨水节这天,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看望父母。礼物通常是两把藤椅,上面缠着一丈二尺 长的红带,这被称为“接寿”,意思是祝父母长命百岁。此外,还有一个必备的礼品即“罐罐肉”。所谓“罐罐肉”,就是用沙罐将猪蹄、黄豆、海带之类的一起炖煮,再用红纸、红绳封住罐口。将其送给父母,表达对辛辛苦苦将自己养育成人的父母的感谢和敬意。

拉保保是舐犊情深,回娘家则是反哺之义。两者结合,正是家庭伦理的有力诠释。正如我们会天然爱孩子一样,我们对父母的爱也是深刻的,只是表现方式不如对孩子那样直接、鲜明罢了。

“爱你在心口难开”,是成年子女对待父母的真实写照。自古以来,我们对爱的态度是含蓄和内敛的。因为我们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情感,所以即使对他人的帮助非常感动,我们口头上表现出来的大多是“谢谢”。倘若这两个字不足以表明心意,那就再增添些形容词、语气词,如“非常感谢”“太感谢了”。倘若还觉得不够,我们就会把语言转化为行动,如请对方吃饭、送对方礼物。但如果我们要感谢的对象是自己的父母时,却连“谢谢”二字也总是羞于开口。

回想学生时代学的那篇《背影》,身材发胖的父亲爬上月台买橘子的场景,让人看得两眼泪光。我自己的父亲又何尝不是这样默默付出呢,虽然言语不多,但一言一行都包含着满满爱意。母亲也十分勤劳质朴,虽没读过多少书,却教会了我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我现在能有如此成就,父亲、母亲占了很大的功劳。

回娘家这个习俗,蕴含着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谢。我们心中挂念父母不假,但如果把心中之爱转化为实际之爱,让父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才是反哺之义的精髓所在。给父母多打几次电话,多回家陪陪父母,多带父母去检查身体,多给父母买些礼物,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来传递我们对父母的爱。

需要强调的是,积极心理学的科学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其中一个主要的概念就是感恩。感恩已经被定位为实现幸福的主要心理能力和品质之一。也就是说,越是有感恩能力的人,越是幸福的。感恩父母,也可以让自己收获幸福。

雨润万物:培育之爱

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人们正需要的雨,便是好雨了。雨水前后,油菜、冬麦普遍返青生长,对水分的要求较高,而华北、西北及黄淮地区这时降水量一般较少,常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俗话说,春雨贵如油。这时适宜的降水对作物的生长特别重要。民间认为雨水这一天的雨,是丰收的预兆,因此该日忌无雨。

正如农作物需要雨水浇灌一样,我们定下的目标也需要滋养。立春时节“播种”,这个种子就是我们树立的目标。种子需要雨水的滋养才能生长发芽,目标也需要培育和滋润才能顺利实现。

举例来说,在立春节气时,我定下目标,要成为心理学讲师,在专业上有所提高。在雨水这个节气时,我就要做一些有利于目标种子发芽的事情。比如去书店购买一些相关的书籍,拜访几位心理学老师,寻找讲课实践的机会。这一切的准备工作就相当于目标培育。

立春立志,而雨水节气就是保志。保障目标的实现,就需要有所行动。但计划的实施并不那么容易,太多人会为自己找借口,很容易陷入“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的恶性循环中,即心理学中所说的拖延。

拖延作为一种消极对抗,除了会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效率,还会影响我们的生活。中国高校传媒联盟曾对全国199所高校的大学生展开调查,结果发现,97.12%的学生认为自己有“拖延症”。甚至有研究者调查发现,教师的拖延症高达90%以上。

针对这一现象,有很多学者展开分析,认为害怕失败、压力过大、追求完美、犹豫不决、懒散随意,都是拖延症形成的原因。通过日常观察,我发现个性不健全的人或者心理资本不足的人是比较容易患上拖延症的。有拖延症的人在追求事情成功和目标实现的时候,往往是困难的。这些困难就会导致他们自身在掌握人生、生活方面不够得心应手,从而使自己获得相对较低水平的幸福感。

现实中我们也会发现,有一些人虽然树立了目标,但是没有达成,就是因为他们不具备培育目标的能力,也没有这个意识,更不会做这样的工作,因为拖延心理在时刻影响着他们。因此在雨水节气时,我们要培育目标,尽快行动,以对抗拖延,保障我们的目标种子生根发芽。 H2MMinBnFQRduxu5UlDOIuoxW9HwtuYtqmAkJXcKYid6Y4B17jUvH5HgmXVmbdW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