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看到这个话题时会感到疑惑,大脑的想法就是“我”的想法,“我”就是“我”,怎么会有几个“我”呢?这说明我们对大脑的了解还是太少了。大脑是我们身体最神秘也是最伟大的器官。本节我们来讲一讲大脑,以及大脑中的胼胝体。
胼胝体是连接左右大脑半球的横行神经纤维束,换句话说,就是连接左右大脑半球的“海底电缆”。有了它的存在,左右大脑半球就可以完全做到信息共享。胼胝体是哺乳动物共有的结构,并不是所有动物都有的,像鸟类、爬行动物就没有胼胝体。正常情况下,左右大脑半球的信息可以完全共享,可是胼胝体也会出现断裂的情况,有些是外力所致,有些则是天生的。不管是后天的还是先天的,对于胼胝体断裂的人,我们都称其为“裂脑人”。那么人在胼胝体断裂后,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
左脑半球接收来自人体右侧的感觉信息,并控制人体右侧器官的动作;右脑半球则接收来自人体左侧的感觉信息,并控制人体左侧器官的动作。左脑半球负责人的语言功能,右脑半球虽然有理解能力,但是不负责人的语言功能。
有一个小男孩,天生胼胝体断裂,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蒙住小男孩的左眼,让他用右眼看一句话——“你长大了想做什么?”用右眼看,这就代表信息进入的是左脑,左脑负责人的语言功能,小男孩说:“我长大了想当一名赛车手。”紧接着,科学家蒙住小男孩的右眼,让他用左眼看同样的一句话。用左眼看,信息进入的是右脑,右脑有理解能力,但却不负责人的语言功能,所以科学家就让小男孩用字母卡拼出单词,于是小男孩就用左手拼出了一个单词,而这个单词翻译过来是“设计师”。
实验结果惊呆了众人,人们不禁猜想这个小男孩的大脑里到底有几个人格。他的左脑表明他想当一名赛车手,可是他的右脑又表明他想当设计师,两个“我”的理想完全不同。“裂脑人”的实验结果,让很多科学家目瞪口呆。
后来人们发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很多老兵因为战争等外力因素导致胼胝体断裂,出现左手关门、右手开门,左手系扣子、右手把刚刚系的扣子解开的情况,似乎他们在分裂中生活着。
还有很多实验证明了大脑左右半球具有独立思维功能,拥有独立的社会意识、抽象能力、判断能力和学习能力。甚至还有一个实验让人们发现,我们会自欺欺人,而且总会完美骗过自己。
这个实验是让裂脑人看两张图片,让其用左眼看雪景图,用右眼看鸡爪图,然后给他另外一堆图片,要求他从中选出与刚刚两张图片分别相关联的图片。
裂脑人用左眼看的是雪景图,因此这个信息进入了他的右脑,于是他的右脑就指示他的左手选了一张铲子的图片。铲子可以铲雪,这个完全可以关联起来。而他的右眼看到的是鸡爪图,所以他的左脑就指示他的右手选择了一张公鸡的图片,这也是相关联的。
当他选完后,科学家问他为什么这么选,并让他用语言表达,因为只有左脑负责语言功能,于是他说:“因为我看到了鸡爪,所以我选择了公鸡。”科学家又问他:“那你为什么要选择铲子呢?”因为裂脑人的左脑没有收到看到雪景的信息,所以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选择一张铲子的图片,于是他想了想说:“因为公鸡要排泄,所以我选择了可以铲排泄物的铲子。”
这就是左脑编了一个理由。因胼胝体断裂,左右脑信息不共享,左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做出这种选择,但它会给出一个看起来“无比科学”的理由。所以说,人会完美骗过自己。
我们知道了左右脑完全可以独立工作,只是侧重点不同。若大家理解了这个原理,了解了胼胝体以及脑科学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怎样运用呢?
我们可以用这种逻辑控制自己的脾气,比如,右脑主要负责情感情绪,生气的时候其实是你的右脑在“指使”,为克制情绪,有人会采用数数的方法,其原理是用左脑来压制一下右脑。但是这个方法很多时候不太灵,因为数数对我们来说太熟悉了,左脑几乎不用怎么认真工作就能做到。
但是若换种方式,比如倒着数或者跳着数,按照等差数列或者等比数列来数,就能有效平稳情绪。因为这种数数的方式不是我们平常熟悉的方式,需要更多地调用左脑。一旦左脑被更多调用,右脑就会被有效压制,而右脑激发的情绪也能很快平复下来。理解了大脑的工作原理,我们就能更有效地运用人脑的这个伟大的组织结构——胼胝体。
小结
“与自己和谐相处”,此刻,我想你对这句话的感觉可能不太一样了。你内心突然产生的一个疯狂的目标,可能正是另一个“我”真实的梦想,别忽视,新的可能也许就在这个“我”的梦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