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自媒体和短视频流行的时代,文字其实是一种奢侈。
我认为,人类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人类能通过语言和文字,进行跨时间和空间的信息传递,可以突破个体的局限,形成各类组织,达成非凡的成就。要论信息的丰富度、受众的普及性和通俗性,依次为文字、语言、影像;但要论内容的深刻性、条理性和隽永,则以文字为最佳。所以古人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提并论,以示我们,要了解世界,读书和实践一样重要。
我这些年在做企业之余,将平常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成了一篇篇小的文章,本来期望给我的孩子长大了看,让他们能够了解老爸的一路历程。后来有好事者怂恿出版,发行后在我们华住的住客和加盟商之中的反馈还不错。
这次果麦版算是第三版,路金波和王怡找到我说要给我做一版最好的,不知道是商业上的忽悠还是真能够做到,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半推半就地搞出了这个版本。其实过去的一些内容也有必要根据现时做一些调整,因此删去部分文章,也增加了近几年新写的一些文章。
古人云,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所谓“言”,大多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著书立说,流传后世。我决不敢奢望这些零碎的文字能够流传后世,之所以出书,目的在于:
1.给自己一个记录和备忘,时间一长,很多想法湮没了,很多经历模糊了。
2.假如我的孩子们长大以后对爸爸的经历感兴趣,可以读读我的文字。
3.住店客人无聊时可以随手翻翻我的书,除解闷外,能够有所得、有帮助,那是最好。不想翻、不喜欢可以扔一边,喜欢可以带走。
4.我们的客户、员工、加盟商、潜在加盟商、投资人、供货商、房东、业主、同行、酒店的左邻右舍等华住的生态链可以更好地了解华住。志同道合,方为同志,才能在一起做事情。
《大学》曾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为首务,而“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书名叫《心生之境》,意思就是说:我们的人生和实践都是我们心的产物。本书的开篇长文,是我对自己这些年所学所思的小结,我将之视为自己完整的“心”;与之相比,其他记录工作和生活的短文,则是心在不同时空化出的“境”。我个人相信这个世界首先是一个观念的世界,然后才是实体的世界,观念是第一性的。
书中的想法只是自己的,不求别人认同,只是跟大家分享;也不为挣稿费,出版所得全部捐给华住公益基金会;更不为扬名立万,我们在茫茫人海里,只是沧海一粟,微不足道。但特别恳切地期望能够帮到大家,不管是生活还是事业,能够有所启发,有所心得,有所借鉴,我就会特别开心,也算是善事一件。
在这个时代,能够坚持写字和阅读,其实是一件幸事,也让这本书成为幸事一桩。假如你恰好在入住我们酒店时读到这本书,并且喜欢它,那我也很乐意将此书赠送于你。
此为序。
202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