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自由有一定范围

人喜欢自动、自主,就是因为人喜爱自由。每个人都有自由。但是记住,自由有一定的范围,我们只有有限的自由,不可能有无限的自由。

人只要活着,就必须守规矩、重纪律,不可以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因为,人与人之间密切相关,你完全自由,那你置别人于何地?

例如,当你一个人睡一个房间的时候,你爱开灯就开灯,爱关灯就关灯,你有充分的自由。可是当两个人同住一个房间的时候,你就只有50%的自由了。所以,你做什么事情一定要考虑到对方,否则两人一定会因矛盾吵架。

我们只要有相对的自由,就应该心满意足。老天不可能让人类拥有绝对的自由,那叫“无法无天”。我们可以自主,但是要合理,相对的自由加上合理的自主,这叫“自律”。所以,我们在订立制度之前,一定要做好自律的准备工作。

我们订立的规矩、规定、法则、制度,都是员工自由的范围。组织成员只有在组织规定、上级命令的范围内,才有自动、自主的自由。

制度化是絜矩之道的起点。制度是很重要的,但是它不是最重要的;制度是很必要的,但是它不是最好的。这才是真正的道理。

每一个人都要重视制度,尽可能按照制度去走,这样就对了。在制度内的自由,才合乎絜矩之道的要求。

很多西方人认为,制度既然定了,每一个人都应注意,而且要全力地照制度去做,所以他们基本上能够做到令出必行。我们现在有些人还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

我每天坐不同的人开的汽车,发现有些人都是规规矩矩的,但是常常闯红灯。司机一看闯红灯了,觉得很不好意思,就对我说:“曾老师,我没有想闯红灯。这个地方原来根本没有红灯,突然间装了一个,所以我心里没有准备。”这是一个很好的理由。还有的人会说:“前面那部车子太高,把红灯挡住了,要不然我怎么会这样呢?”我这才发现中国人是很可爱的,他从来不说自己存心要闯红灯,只是不知不觉地就闯过来了。

我们一定要有规矩,不可能没有规矩。但是,我们的规矩永远是有弹性的。因此,我们的自主是在规矩的范围之内。其条件如下:

(一)在法令许可的范围之内

法令如果完全没有弹性,这个法令根本就行不通。法令为了要行得通,它一定有相当的弹性。所以就出现一个弹性变动的范围。

(二)一定要在法令许可的范围之内衡情论理

也就是要同时考虑到情、理、法三个因素。在法令许可的范围之内衡情论理,就是合理解决。所以,我们很少依法办理,也不可能完全用人情来处理事情。我们真正要的是合理解决。

(三)一切的后果我要负起完全责任

当你衡情论理的时候,就要提醒自己,你所有的决定所产生的一切的后果,你要负起完全责任。这样你就不会乱来。所以,我们处理事情时,第一个要先把规定拿出来看一看。中国人一般把规定放在肚子里面,不会讲出来,因为讲规定伤感情,所以嘴巴上讲“情”,肚子里面想“法”,当中还有一个看不见的尺叫作“理”,是三个要素同时在起作用。

把法当作腹案的人,人际关系会比较好。开口闭口讲规定的人,人际关系很差,将来什么事都做不通。所以中国人心中有规定,嘴巴上没有规定;嘴巴统统在讲人情,心里想的却是规定,最后衡量的是一个尺度,叫作“合理不合理”。依情依到合理的地步,依法依到合理的地步,你就很完整。

法有弹性,情有后果、有亲疏,你两边一衡量,抓到合理的地步,你就去做,应该没有问题。在一些人看来,很多事情只有一个标准答案,那就是“合理就好”。

但是理是变动的,不是固定的。所以,我们随时随地要做不同的调整,这就叫作“自主性”。所以中国人“听话”和“不听话”是一样的,“依法”和“不依法”也是一样的,这是高难度的东西。因此,你才能够体会中国人讲“Yes”的时候,他可以变“No”;讲“No”的时候,他可以变“Yes”,因为“Yes”就等于“No”。 ztRxDZyhxKRE/SLWw2ChGPtCx186lf40CcIqeMieYsZT2MV/dV7MDw/Bb0xZtxR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