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性管理已经成为现代管理的主流,应用得相当广泛。21世纪,中国式管理会变成世界性管理观的主流,就是因为我们的文化传播得越来越广,越来越得到重视。管理的对象,虽然包含人、事、时、地、物,但是人是主体,是一切管理的基础,不应该被列入管理的对象。
人性管理的特性,可以归纳为下述三点:
第一,了解人性,顺着人性的需求,施以适当的诱因刺激,可以引发适当的行为 。
对中国人来讲,金钱不是最好的诱因。对西方人来讲,也许金钱的作用更大。中国人往往是:你给我钱,我不拿白不拿,但是想让我多付出,我还是不干的。你不要以为你给他钱,他就会做,不见得。中国人最有效的诱因,其实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那就是看得起他。我常常这样讲,你只要看得起他,给足了面子,他完全没有抵抗力,随便你摆布。请记住这一点。
所以对中国人来讲,“高帽子”政策非常管用。完全可以见人送一顶,反正不花钱。有一个人死了以后,到阎王爷面前接受审判,阎王爷把惊堂木一拍,说:“你这个家伙一生都在拍马屁,见谁都送高帽子,真是可恶至极。”那个人说:“没有这回事,如果他们都像阎王爷您这么有尊严,我会送他高帽子吗?”阎王爷一听,说:“免你死罪。”阎王爷又拿高帽子给自己戴上去了。他再怎么骂人家,最后人家给他一戴高帽子,他就晕头转向了。
第二,人的才能有个体的差异,所以需要分工。然而互助又是人的本性,站在互助的大前提下,再来分工,合乎“站在合的立场来分,不可站在分的立场来合”的基本精神 。
人的才能是有差异的,我们找不到一个完人。如果看到孔子,你会觉得孔子其实长得不怎么好看。我们想来想去,觉得自己样样比不过孔子,但最起码没有他这么难看,这样我们心里也很舒服啊!
中国人讲的福、禄、寿,一个人大概不会三全的。随便你选,最多能选两种,你说我三种都要,那就一样都没有。你看很有福气的人赚了很多钱,他往往不长命。有一个人一直祈祷,老天爷啊,我下辈子再做人的时候,你无论如何要给我找一个又有钱又爱护我的家庭,让我从小受到很好的照顾,然后学校老师很认真地教我,让我很有学问,将来也很有出息,然后再讨一个好老婆,生一个孝顺的儿子。老天爷听了半天说,天下有这么好的地方吗?如果有的话,我早就去投胎了,还轮得到你?世界上有这种奇怪想法的人很多,但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我们千万记住,天底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所以老实讲,我们真的要好好去想一想,中国人这个“差不多”哲学,是天底下最了不起的,可惜几乎被折腾光了。
每一个人总有自己的瑕疵,避免不了。任何产品都有小的缺点,只要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就可以了。人需要分工,就是因为各有不同的才能。但是分工是分工,互助也很重要。我们也喜欢互助,不然为什么中国人分工之后,还要怪别人“你为什么不帮我的忙”。像有些人做事情,一旦做不好,就说是因为别人不帮忙。所以有些人的分工,一定要有帮忙的成分在里面。
西方人对工作的分工很明确,因此他们的职责表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写完就完了,没有其他东西。中国人的工作分工往往不太明确,职责表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写完了,再加一条“其他”,“其他”就是互助的意思。你的“其他”与我的“其他”,两个要合起来,要不然工作怎么做得好呢?你也不做“其他”,我也不做“其他”,当中就有“三不管”了,很多事情也就没有人做了。
西方人的分工分得很精密,他们能很密切地配合,没有空隙。中国人只要一分工,马上就有空隙,都是靠“其他”来弥补。所以中国人把自己的工作做完还不够,还要去照顾其他人,这样才是好员工。我们部门与部门之间,经常会互相支援,不会仅停留在各司其职的程度。分工是形式上的,是表面的,实际上大家要共同努力,把事情做好,否则两边都会挨骂。
第三,以“目标管理”为基础,实施分层负责,开放员工参与的机会,加强意见沟通,改善工作环境,给予合理保障 。
我们有目标,有分工,但是要加上一个“扯来扯去”。中国人最会“扯来扯去”,这就是互助。
我们会发现,当你做不好事情时,首先就会怪别人:“他都不帮忙,想看我的好戏,尽让我出洋相。”你总觉得别人不怀好心,所以你的工作才做不好,这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些理论在西方社会不成立。西方人会认为“不是我的事就不是我的事”。中国人不能说什么事情不是你的,只要工作做不好,大家都有责任。所以我们许多人觉得历史上的“连坐法”很残忍,一个人有罪全家会被杀。这是因为在连累家人的情况之下,我们会有更多戒心。历史上很多人之所以不会做什么违法的事,就是怕连累父母和家人。
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你要好好地去想。中国人只有在群体里面,才有约束力。单一的人,他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做就做了,有什么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