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要培养前瞻力

中国人喜欢顺天

自古以来,领导群众的人,都以“顺天应人”做号召,使大家觉得依顺天理而且应合人心。任何行业,可能出现名为“顺天堂”的招牌,不可能出现名为“逆天堂”的招牌。

中国人喜欢顺天,表现在“依照管理者所定的方向进行企划”“按照管理者的意思去执行”,并且“遵循管理者的标准去评估、考核”。只要管理者像天那般,不明言却合于天理,大家就会用心体会和认知,从“无”中看出“有”来。

管理者是“人”,不是“天”。但是,既然要扮演“天”的角色,就必须比大家更加具有“天威”。天威就是“上天的威严”,使人不敢不畏服。

天威莫测,形容天不但善变,而且具有无比的威力。中国传统观念认为,天是人事的最后决定者,一切人事皆受天的支配,所以孔子说:“一个人如果获罪于天,到什么地方祈祷都不灵!”

管理者是“天”,部门主管为“神”。员工有所期求,通常会向“神”祈祷,但是部门主管敢不敢帮忙,必定先看一看管理者的脸色,亦即“神”要依“天”意处理。员工得罪了管理者,无论找哪一位部门主管,结果都不灵。

孔子不主张谈论鬼神,他所说的“天”,是指“高高在上的苍天”,并无具体人格,却是自然界生成一切、统治一切的最高主宰。

天是不是真的主宰?要看大家是不是敬畏和顺从天,《尚书》里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意思即“天意乃以民意为依归”。既然“天的察看,是以百姓的眼睛来察看,天的听闻,是从百姓的耳朵来听闻”,那么管理者体察员工的心愿,顺应员工的需求,所做的决策,便具有如“天”那般的“威”力了。

管理者有天威,同仁自然敬畏而顺从。天威固然莫测,而大家不能不顺的原因,在于大家心目中认定天以道为法,一切合乎天道。

前瞻力很重要

天的行事如果合道,大家才能安享太平。管理者依据正道而行,同仁才能安居乐业。反过来说,管理者不依正道,做出一些不合乎社会公益的决定,同仁就十分为难。顺从管理者,迟早会造成不良的后果;不顺从管理者,大家也很不好相处。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够安居乐业呢?

管理者是否合道,表现在他的预测是否准确。天道尚变,管理者需要变来变去,如果预测得准,变来变去都对,大家便会心服。若是管理者经常预测不准,变来变去都不对,大家当然不服气。

市场在变,企业环境在变,同仁的心理也在变,所以管理者不能不变。变得是否合理,大家能不能接受,主要在于是否切合实际需求。所以管理者必须先掌握未来的变化趋势,才能够预先做好准备,随机应变。

同时,管理者心里必须明白:调整变化的措施,不只是平衡短期的好与坏,或者是使变化中的结果符合预期的希望,它更应该注意变化中的受害者,给予合理的补偿,才能够在变动中兼顾事与人,而获得安人的效果。

预测的能力,一种是异禀性,俗称“天眼通”,它是一种能够见到极远、极微东西的法术,又称“千里眼”,用来指称有先见之明的人。另一种则是知识性的,孔子当年断定“像子路这种人,好像难以得到寿终”,实在是因为子路喜欢持力逞勇,至死不悟,毫无神奇可言。

管理者当然不可能个个都具有异禀,何况天眼通究竟真相如何并无确切证据。但是经由知识的充实,以事实为依据,增强自己的前瞻力,应该是一条个个行得通的大道。管理者具有敏锐的前瞻力,可以正确地预测,便能够切实地掌握未来的变化。未雨绸缪,愈变愈对,自然令众人心悦诚服,具备无比的“天威”。

管理者必须培养前瞻力

管理者的威力,系于准确的前瞻力。为了预测未来,管理者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 关心变数

企业内外的变数很多,外在的包括政府的措施,例如奖励投资、经济发展、财政税收,以及环境保护等。近年来工会组织日益发展,劳资关系的变数增多;消费者意识提高,使企业必须重视有关的意见;市场竞争剧烈使经营风险增加,必须多多注意同业以及异业的动态;同时技术发展日益精进,有关设备的投资、更新或废弃更是威胁重重。内在的包括财务结构的调整、新产品的开发、企业管理民主化、成员的进修、分工专职的加强,以及同仁之间的沟通与协调,都存在着许多重要的变数。管理者时时关心企业内外的变数,多方面搜集资料,充分了解,并且常常听取有关人员的意见,能够掌握变数,才能增强前瞻力。

第二 配合定数

企业环境固然无时无刻不在变,然而万变之中必有其不变的定数。例如:秉持客观的态度以及实事求是的精神来了解情势;依企业整体的发展和基本的使命,以调整当前的政策;力求符合安人的原则,既符合大众的利益,也要尽量为大众所了解;企业经营务求永续,生生不息;注意时机的把握,缓急得宜;任何改变,事先顾及受害者,事后给予合理的补偿等,都是千古不移的定数。同时,管理者以诚恳的态度待人,以公正的心态处事,确立“一切为安人、把事情做好”的不变原则,然后把所有变数拿来推敲配合,就算不能精确地推测出变化的途径,至少也可以准确地估量出可能的动向。世间事情难料,所有预测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命中,不过能够掌握变数,用以配合定数,预测也是比较准的。

第三 心诚则灵

这并不牵涉宗教信仰,却专注在“因诚心诚意而建立的信心”。管理者信奉什么宗教,完全是个人的自由,不容他人置评。但是预测是否准确,实际上取决于“对自己的预测是否有信心”。对自己的前瞻力缺乏信心,决策时已经相当动摇,自然难以因应未来的变化,也就无法准确命中目标。管理者必须诚心诚意地预测,才能对自己的前瞻力有充分的信心,决策时才能信心坚定,推行时充分相信必能达成预期的效果。这样一来,成功的机会增加,亦即前瞻力增强了。 67gAcVnksYFzw1BVRPn8UCZ8hFXr7NbpAfoQYSGoy08C23vqHKCCAh4fxm8WI4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