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不甘伟大
——超越黄梅雨季的甘伟

许德民(复旦诗社、复旦诗派创始人)

《黄梅雨季》是一首复旦名诗,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曾经风靡复旦校园,让很多大学生如痴如醉。80年代是中国理想主义的黄金时代,而与理想主义同甘苦、共命运的青年大学生,不仅肩负着国家与民族前途抉择的使命,也必须在苦难的催娩中,找回人性的尊严,弥补情感的缺失。这是一个信念不断重叠和更新的岁月,文学成为时代良知的护城河,而诗歌则是护城河上一座坚固而巍峨的桥梁,是整个时代正义与觉醒的眼眸。

成立于1981年的复旦诗社在这场社会大变革中是中国大学生诗歌的冲锋舟,所创办的诗刊《诗耕地》和每年举办的校园诗歌朗诵会,是那个时代复旦人的嘉年华。《黄梅雨季》正是诞生在这样激情澎湃、诗意浓郁而滚烫的校园文化中。据复旦诗社第六任社长刘原回忆,《黄梅雨季》是他依照诗社传承,出题“逼宫”逼出来的。当年复旦诗社主持的诗歌朗诵会作品征集即将截止,而甘伟的诗歌还没有交上来。刘原再三催促,甘伟在短短的一个下午一挥而就,写出了那首洋溢青春荷尔蒙,情窦饱满却隐忍含蓄,看似低吟浅唱却暗流涌动,将人间宿命、血脉基因、七情六欲、生离死别都化作黄梅雨季的缱绻、惆怅、婉约与真切,凝结在一颗能和地球比分量的苦涩梅子中,读来恨别不见泪、满目雨纷纷的惊世之作。此诗一经复旦漂亮女声张华声情并茂的朗诵,便在朗诵会上一举夺魁。而后又在上海大学生诗歌比赛上拔得头筹。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录音转播,《黄梅雨季》随电波传遍上海,风靡各大校园。

黄梅雨季里有一个女孩想回到她的北方去

当梅子在南方的雨中熟透了的时候

女孩的思念也完完全全地熟透了

她倚在被雨打湿的窗台上

一遍一遍地想她的北方

想她蓝莹莹的北方

想她白闪闪的北方

想她红彤彤的北方

那个下午,究竟是什么魔力让甘伟能够如诗仙附体,以极其朴素的语言、简单而真挚的情感,深水静流地裹挟着一个文学才子的青春情怀,一挥而就《黄梅雨季》,如同一场春雨滋润众多学子的躁动年华?黄梅雨季是江南标志性的气候,雾锁烟迷,浸润着江南骨子里的温柔与缠绵。生性豪爽、浪漫的甘伟与雨季共情的不仅是缠绵,还有不能够成为那个“她的北方”的惆怅。借景抒情,借黄梅雨季的南方来思念他心中的“她的北方”,蓝莹莹、白闪闪、红彤彤的北方,也是他少年才情与志向的诗和远方。

黄梅雨季里有一个女孩想回到她的北方去

于是南方在一霎时失去了所有的魅力

于是有一个南方少年永远地失望了

他失望是因为他永远不能成为她的北方

《黄梅雨季》问世近四十年后,这首诗依然镌刻在那代学子心中。每当雨季来临,大家深藏在心底最宝贵的青春记忆就会被唤醒。今年黄梅雨季,甘伟不幸意外去世,生命之钟停留在五十九岁,这本该是一个诗人焕发创作第二春的最佳时节。校友、诗友圈震惊了,纷纷以各种方式表达哀悼之情。多家媒体做了深度追踪报道,甘伟之死,几乎成为一个现象级的事件。甘伟离世在黄梅雨季,而他的成名作又是对黄梅雨季的绝唱,这使得喜欢他诗歌的人都有跌入深渊的哀痛。黄梅雨季成为甘伟的纪念碑。

甘伟是复旦大学中文系1984级本科生,复旦诗社第七任社长。他进校时我已经毕业,在校时我和他没有交集。直到2005年复旦大学百年校庆,我主编“复旦诗派诗歌系列”,才通过书中他的《黄梅雨季》了解了他,并听多人说起这首《黄梅雨季》曾经在大学校园流传甚广,是那个时代复旦校园诗歌的代表作。他后来移居上海,经常参加复旦诗派举行的活动,我们才得以见面相识。甘伟大学毕业后似乎就停笔了,诗友们都遗憾甘伟的诗才没有延续《黄梅雨季》的辉煌。在世俗的观念中,一个成功的诗人应该不断地发表作品、出版诗集、加入作家协会,才能够获得认可。甘伟并没有走这条常规道路,在传统的诗人价值观上经营自身。复旦诗派的诗人似乎都有此倾向,不太在意个人诗歌上的功名。一方面是复旦诗派的诗人个性清高,不屑于随波逐流;另一方面,也是自由而无用的灵魂偶尔翘课,使得很多优秀复旦诗人的才华得以春眠。甘伟的诗人气质一直没有泯灭,即便是日常生活,也被他活成了诗。在同学们的眼中,他就是那个单纯率真、坦荡真诚、有着侠肝义胆的诗人,每逢同学聚会他必有诗作,而且灵感勃发,信手拈来,犹如当年写《黄梅雨季》一样酣畅淋漓。

甘伟远离诗歌江湖、诗歌圈,但并没有远离诗。他在2016年开设了个人的诗歌公众号“闲来读读甘伟”,这一年在公众号发表了数量颇丰、质量上乘的诗歌,一改《黄梅雨季》抒情浪漫、悱恻缠绵的诗风。对生活的介入、对生命的思考,既有口语诗充满哲理和疑问的平铺直叙(《我的生活》《2016年,城市之底》),也有学院派诗歌意象和隐喻环绕的生命追寻(《我的疼痛》),甚至还有黑色幽默的调侃和机智(《死者》《当我病了》),语言的选择充满了甘伟独特的智慧与感悟。2016年之后,他每年都有作品,但是产量减少,直到2022年停止了对公众号的更新。他近两年的诗歌创作,主要发表在微信朋友圈。甘伟后来的诗歌在传播广度和影响力上似乎都没有超过《黄梅雨季》,但是在诗歌的写作情绪、语言风格、价值观念和生命意识上,甘伟的诗歌已经脱离了“黄梅雨季”式的标签,进入到一个更为敏锐、深沉和广袤的境界,完成了属于他自己的超越。如果上天不是这么急着召回甘伟,凭借他的敏捷才思、鬼灵精怪,他会创作出更多广为流传的《黄梅雨季》,会成为更多人心中的“她的北方”。

甘伟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怀宁人杰地灵,诞生过文化先驱陈独秀、两弹元勋邓稼先和著名诗人海子。甘伟和海子是同代人,年龄仅相差两岁,两家距离不到二十公里。怀宁也是一个诗歌之乡,汉代的长诗《孔雀东南飞》就诞生于此。这是一个经典的爱情故事,千年不朽地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诗人。海子和甘伟都是离这个故事最近的诗人,他们的诗都充满着爱,充满着对生命和世界、国家和民族的大爱。他们从同一个故乡走出,一个在北大“以梦为马”,“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个在复旦书写“黄梅雨季”,让“湖蓝色的帆”“飘过高山飘过大海”,在中国两座伟大的学府里,都因为诗而享誉诗坛,成为故乡人为之骄傲的诗歌双雄。他们互不相识却灵犀相通,双双勇闯天涯,风骨呼啸,沉舟折剑,向死而生!诗人独钟,不甘伟大!魂兮归来,诗暖天下!

2025年7月 fnEgrp7q1a09I0Hfb06yZd9ik5ijGB+fY5p+TmCz1ZlhsuE+Kv7h/KnYDleGawi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