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配套测试

单项选择题

1. 首先提出“经济法”这一概念的是(  )。

A.摩莱里《自然法典》

B.德萨米《公有法典》

C.莱特《世界经济年鉴》

D.金泽良雄《经济法概论》

2. 下列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范围看法正确的是(  )。

A.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综合的

B.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各种经济关系

C.经济法没有特定的调整对象,其调整对象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D.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与其他部门法的调整对象是有区别的

3. “经济法”一词在学术上开始使用时,主要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哪个国家?(  )

A.英国

B.德国

C.美国

D.法国

4. 现代经济法产生的标志是(  )。

A.1793年法国的《严禁囤积垄断令》

B.1890年美国的《谢尔曼法》

C.1844年英国的《英格兰银行条例》

D.1914年美国的《克莱顿法》

名词解释

1. 经济关系

2. 经济法律关系

3. 国家干预

4. 经济法

论述题

1. 论述经济法在市场失灵中的作用。

2. 论述经济法在克服政府失灵中的作用。

3. 结合实际论述经济法的政策性。

4. 论国家运用经济法干预经济关系的正当性。

5. 试析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关于经济法概念的各种学说及主要内容。

6. 结合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产生原因,论述经济法体系形成的逻辑路径。

7. 简述经济法产生的社会原因。

8. 论述经济法产生发展的历史。 GFKLtUllxwq6XQwCP/yIA47jBiokCsEgHHrdiSM2qC9sgv6u5qQN2Tbzaqga9m/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