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以古老的智慧、坚韧的毅力和卓越的创造力,为人类文明进程贡献了辉煌的篇章。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离不开无数科学家的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他们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在各自领域开拓创新,为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立下了不朽功勋。
星辰璀璨,不因时间而褪去光芒。方寸之间的邮票,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文化的传承者,也是精神的弘扬者。中国邮政发行的《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不仅定格了一批杰出科学家的风采,更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科学的崇尚与追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投身科学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本书记录了入选《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的38位科学家的科技创新故事。自1988年首组纪念邮票发行以来,九组38枚邮票如同一串晶莹的珠链,串联起中国现代科技从筚路蓝缕到星辰大海的壮阔征程。他们中有地质学巨匠李四光,为我国的地质勘探和石油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让中国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有物理学泰斗吴有训,在中国科学界开创了光学、原子核物理等学科研究的先河;有数学奇才华罗庚,在数论等领域取得广为人知的成就,推动我国数学事业蓬勃发展;还有气象学与地理学大家竺可桢,凭借对气候变迁和自然环境的深入研究,让中国人更好地认识自然、利用自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些科学家以极具代表性的经历,对此作出了生动诠释。他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共同构成了中国科学家精神的丰富内涵。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推动我国科技事业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
在农业领域,丁颖是我国稻作科学的奠基者,被尊称为“中国稻作之父”。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们的研究不仅极大地提高我国的粮食产量,让中国人端稳了自己的饭碗,还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为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在医学领域,林巧稚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为我国妇产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守护了无数妇女的健康与生命;张孝骞在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中辛勤耕耘,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医学人才,为我国医学事业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化学领域,侯德榜以侯氏制碱法的创新,打破了国外对制碱技术的垄断,为我国化学工业发展开辟了新道路,推动了中国化学工业的崛起。
在天文学领域,张钰哲对行星天文学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天文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让中国人对宇宙的探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建筑领域,梁思成对中国古建筑的研究与保护,为我国建筑事业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让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瑰宝得以延续。
在林学领域,梁希为我国林业事业的发展鞠躬尽瘁,推动了林业科学的研究与实践,为我国的生态建设奠定了基础。
在桥梁工程领域,茅以升主持修建的钱塘江大桥等工程,不仅是中国桥梁史上的里程碑,更为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展现了中国桥梁工程的高超技艺。
在数学领域,吴文俊、陈景润等数学家推动了我国数学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让中国数学在世界数学之林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在物理学领域,严济慈、周培源等科学家在光学、理论物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我国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物理学家,推动了中国物理学不断进步。
在力学和航天领域,钱学森将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紧密联系,奠定了我国近代力学的基础,并为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在“两弹一星”攻关中,钱三强、王淦昌、赵九章、郭永怀、邓稼先、朱光亚等科学家隐姓埋名,投身于我国尖端科技研究,铸就了国家安全的坚固盾牌,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拥有了更大的话语权。
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王选以激光照排技术的创新,推动我国印刷出版行业的革命性变革,让中国印刷技术实现了从“铅与火”到“光与电”的跨越。
在应用光学领域,王大珩推动光学技术在国防、科研等多领域的应用,为国家的科技安全和信息获取能力提升提供了重要保障。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确立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坚持“四个面向”,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编写了这本书,既是对38位杰出科学家卓越成就的深情致敬,更是对科学家精神的深入传承与广泛弘扬。正如一位哲人所言:“一个民族崇尚怎样的英雄,就拥有怎样的未来。”科学家不仅是国家科技实力的代表,更是国家精神气质的重要体现。他们所展现的理性精神、探索精神、创新能力与家国情怀,同样是当代中国软实力和文明形象的真实写照。
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国家形象多维塑造的时代语境中,科学家群体的整体形象,正逐步成为大国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希望通过本书的编写和出版,在更广阔的维度上展示新时代中国的风范——不仅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是一个崇尚知识、尊重人才、激励创新的文明大国。这样的中国,有温度,有深度,有力量。
每一枚《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都是一扇通向科学世界的窗口;每一位科学家代表,都是时代的见证与未来的启迪。翻开这本书,读者将走进一座精神的殿堂,与科学家的思想对话,感受他们的品格、追求与信仰。他们是中国的骄傲,是民族的脊梁,是引领我们迈向科技强国的永恒丰碑。
愿这本书成为一把钥匙,开启更多读者走近科学、理解科学、尊重科学的大门。愿科学家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薪火相传,激励更多人投身科技事业,勇立时代潮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