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八节
教育的智慧

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受教育者反省和教育自己的力量。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是一种高级的教育艺术。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自我教育需要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

一、改变一生的力量

一句话可以改变一生。“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一句普通的话,改变了一个学生的人生。此话出自美国纽约大沙头诺必塔小学校长皮尔保罗之口,话语中的“你”是指当时一名调皮的学生罗尔斯。罗尔斯出生于美国纽约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汉的聚集地。罗尔斯从小受到了不良影响,经常逃学、打架、偷窃。一天,当他又从窗台上跳下,走向讲台时,被校长皮尔保罗发现了。出乎意料的是,校长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诚恳地说了上面的那句话,并给予语重心长的引导和鼓励。当时的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在他记忆中只有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五吨重的小船的船长。他记下了校长的话并坚信这将会成为真实的。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像灯塔在他心里亮着。罗尔斯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罗尔斯的语言不再肮脏难听,在此后的四十多年间,他一直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1岁那年,他终于成了纽约州的州长。

著名作家,《鼠疫》作者阿尔贝·加缪的小学老师是路易·热尔曼。在阿尔及尔,路易·热尔曼老师鼓励这个父亲去世、母亲是文盲的天才男孩参加奖学金考试,用奖学金把学业继续下去。1957年,加缪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写信向这位老师表达敬意。他写道:“我得知这个消息后,除了我母亲之外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您。如果没有您,没有您向我这个穷苦的小孩伸出关爱的手,没有您对我的教导和做我的榜样,这一切根本不会发生。”

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和鼓励,可以改变学生的精神,指引学生前进的方向。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的马修老师,把一群“坏学生”变得越来越好。他的到来,影响了莫翰奇的人生,让他成为著名的指挥家。马修为学生编歌,歌词说他们是精英,给他们自信,给他们一种心理暗示,让他们认为自己是优秀的人。正像一位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山村男孩所说:“是老师让我拥有更高的目标,让我有理由不安于自己原本的位置。”

鼓励的眼神是灿烂的阳光。一位上幼儿园的小女孩心里经常存在着胆怯,她不敢大声说笑,不敢参加活动,总是用一双羞怯的眼睛看着外面的世界,看着小朋友们快乐地跑跳追逐。她更不敢跟老师讲话,见了老师总是躲得远远的。慢慢地她越来越孤僻了,跟她所生活的世界隔得越来越远了……有一天,幼儿园来了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女教师美丽的眼睛里流露着和善与温柔,她给小朋友们讲故事:“古时候,有一个孩子很聪明,一次他跟小朋友们一起玩,不想有个孩子掉进了盛满水的大缸,别的小朋友都被吓得手足无措,这个孩子灵机一动,救了那个掉进缸里的小孩,同学们猜猜:他用的是什么办法?”女教师的眼睛投向了听故事的孩子。那小女孩一下子就想到了答案,可她不敢说。女教师似乎看出了小女孩的心思,用鼓励的眼光看着她,那眼光给了小女孩巨大的精神力量,她脱口说道:“是把那大缸砸破的。”女教师笑了,抚摸着小女孩的头,热情地赞扬了她。小女孩望着老师的脸,也高兴地笑了。

小女孩后来回忆说: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从那时起,小女孩在那位老师的爱护与鼓励下成长,她的胆怯慢慢地改变了。现在的她早已成人,可是她一直忘不了那个可爱的日子。

二、爱与智慧的融合

爱与智慧的融合,必将谱写最为美丽的教育诗篇;爱与宽容的融合,必将催生最为绚丽的生命之花。

教育的智慧发源于深厚的情怀。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打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到校长办公室去。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完成了。”

教育要启发良知,启发良知需要智慧,教育的智慧发源于满腔的热爱。怀着对学生、对教育以及对专业的热爱,因为热爱,所以充满激情,富于创造,乐于奉献。对这样的教师而言,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节课都有一种新意。他用生命拥抱事业,热情地迎接每一天的到来;他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舍得用功,不计得失,长时努力,甘于奉献。

教育的智慧发源于生命的激情。做一位热情的教师,即使劳累也有激情。学生可以忘记所学的知识,但是永远不会忘记曾经拥有的激情感人的教师。教师必须要有自己的激情,自己的创造,自己的追求。一位同学回忆道:“依稀记得语文老师讲解一篇文言文的时候,讲解过程中因为文中的一句话,自己感动得哭了。十多年过去了,我甚至忘记了是哪篇文言文,但我能明白,我的语文老师是带着深厚情感和责任心帮助我们学习的,我敬重他。”

教育的智慧发源于正确的信念。优秀教师是信念驱动的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正确的教育信念,为信念而工作。美国教师凯伦·道森的信念是:“帮助学生走出迷茫,发现自我。”另一位美国教师的信念是:“每一个人都有价值,每一个差异的存在都值得庆贺。”优秀教师能够将工作的意义浸融于教育人生之中,对事业具有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能够以宽厚仁爱的心关怀学生,以高尚的精神引领学生,他的心与学生在一起。

无疆的大爱,永远的师魂。爱自己的孩子是天性,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

三、尊重儿童热爱儿童解放儿童

教师要在德化的人生中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优秀教师是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他的人生是道德化的,在德化的人生中,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也升华学生的精神追求。他是儿童成长的引领者和促进者,是孩子的良师益友。

对教育付出真情,对儿童付出真爱,儿童是能体会得到的。因为我是父母,我是教师,我必须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给儿童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方法。哪怕只是一句鼓励的话,一个鼓励的姿势、动作、眼神……在父母和教师的字典里永远没有“不行”和“讨厌”,有的只有“努力”和“快乐”。

教师对学生的爱犹如父母,鼓励学生早睡早起,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每天相互督促,拒绝快浅碎,做深入阅读、独立思考的个体,告诉学生,老师的生活里也有低落有悲伤,但更多的时候,会有光。

学生学习生涯里最难忘的老师都是独具人格魅力的。有扎实的专业背景,在课堂上如鱼得水,思路清晰;不仅是教师,更是独立的人,有自己的思想,懂得用成熟的方式对待学生,对自己的授课内容了如指掌,对工作热情而自信,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不会设置蹩脚的笑点,一切都很自然,有很多经典语录,融合进教师本人的价值观。

在这样的教师面前,你能感觉到你被当作人对待,被尊重,被理解,也被引导。让教育者享受人文的课堂,享受动感的课堂,享受智慧的课堂,用千百倍的耕耘,换来桃李满园香。黄庭坚的诗句“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可以用来形容相处融洽的师生情谊。和蔼可亲是教师良好教态的注脚,感人肺腑的话语能医治孩子心灵的创伤。

教育要教给学生终身受用的东西。真正的教育在于自我教育,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首先要培养他们的自我反省能力,让他们清醒地认识自我。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还要激发学生内心的力量,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法国思想家卢梭说:在大千世界中,人类有人类的价值,自然有自然的价值,在人类的发展阶段上,成人有成人的价值,儿童有儿童的价值,要把成人当成人,把儿童当儿童。把儿童当儿童,就是要研究儿童,尊重儿童,按照儿童的生长规律来教育儿童。

鲁迅先生的人生观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他解释说:“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并不是奢侈;所谓发展,并不是放纵。”巴金先生晚年躺在病榻上依然关心着孩子们,他说,他被梦魇所缠绕,是因为“孩子们不能过他们自己的生活”。陶行知主张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思;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讲;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社会;解放儿童的时间,不逼迫赶考,使之能学习自己渴望的东西。这是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主张将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儿童。

鲁迅、巴金、陶行知……他们火热的心肠、智慧的思考、真诚的呼吁,让人感动,令人警醒,使人禁不住心潮起伏,深长思之。 fg7jusKgZjlI64kzteFN3qYaoDpSpFaBwQUv3rzn7wf2P4zJECx5bINM6mO+iXA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