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八、生命气象与智仁勇

生命气象。 仁是理想的生命气象。《论语·述而》中,孔子说自己的理想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说:“志于道”,有志于探索道。孔子探索的是人伦之道,比较有人情味,是人间之道。老子探索的是人与自然之道。《易经》探索的是天地变化之道,易与不易,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佛说的是慈爱智慧、解脱之道、悲悯之道、光明之道。

雨果说真正的法律应该符合良知,良知是最高的法律。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都在推行好的价值观,倡导真、善、美。他们难道不知道实行之艰难吗?知道,但知其不可而为之。2020年,耶鲁大学校长开学典礼致辞中说:这个世界需要一种慈悯和互助精神。东西方伟大的仁者,殊途同归,都在寻求救世的方案救世的思想。孔子志于道,一生都在为道而探索,为道而奔走,一生都在求道。甚至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他很谦虚,他没有说自己就是道的化身,要依据道德来度过他的人生,即“据于德”。修身养德,形成道德,要好好抓住,不要让它再失掉,止于至善,止而不退。

“依于仁”,仁是在生命之上的一种精神价值,要依照仁德来生活。“游于艺”,当时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孔子很喜欢。孔子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人,一个好学的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活到老,学到老。他“游于艺”,像游泳一样自由自在。这个时候,他获得了一种心灵的放松。孔子这一生就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一生。

人生要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成就德化的人生。人生要有生活的乐趣,对生活有审美的愉悦,过一种自由的心灵生活。喜欢读书,遨游于书海;喜欢音乐,遨游于音乐;喜欢自然,遨游于大自然;喜欢思考,过一种智慧的生活……高雅的情趣、诗意的栖居、自由的生活、智慧的人生,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智仁勇。 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智是启迪心灵的明灯,要悟;仁是圆融德性的修行,要修;勇是成己成仁的力量,要强。智者必有仁,仁者必有智。子曰:“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智仁勇,三达德。智者不惑,不惑就是智者。对于人生世道明明白白,知道应该怎样做人,这就是智者。仁者不忧,真正有仁德的人,是不会担忧的,因为是在行仁,不会患得患失,而是坦坦荡荡、光明磊落。勇者不惧,真正的勇者是勇敢无惧的,内心充实,不假外求,勇而不惧,从容不迫。

智仁勇,智慧放在前面。智慧是仁德的引领,要悟道。智慧的人,悟道的人,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仁。智慧引领的仁德,才是真正的仁德。行仁德不容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内心有勇气,勇敢无畏。

孟子说:如果认定是对的,千万人反对,也勇敢地去做;如果认为是不对的,没有人反对,也不去做。要有勇气,精神之勇气;要有力量,心灵之力量;要有能力,强大之能力。

孔子说:“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一个有仁德的人,一定是有勇气的人。一个仁者很懦弱,不是真正的仁者。仁者一定是勇者,但勇者不一定是仁者。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智慧的人喜欢水,水灵动活跃;仁德的人是喜欢山,山沉稳厚重。但我理解,智者仁者都喜欢山水,喜欢大自然。智者动,仁者静。智者生动,仁者安静。我理解智者和仁者都有动有静。人生要动静相生。

知者乐,仁者寿。智和仁确实是很幸福、很快乐、很美好的事情,它跟大自然有形而上的共通性,以山水来比喻人格,叫山水比德。

孔子注重“美”的感受:“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山水比德”即把自然山水人格化。人们还用一些美好事物来比德,像君子如玉,铮铮如铁,君子既温润如玉,又铮铮如铁。

总之,仁是引人向善的思想,是使人向好的途径,是善的教化,是爱的召唤,是人间的温暖,是人性的救赎,是救世的良方,是淑世的春风。 +Elre93UPkmqWXl60vCgpjKS1Ky5L5XPIF4ZVzq1gA46gvStjD2lQI5+CnE/1Vs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