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二
伟大科学错误如何照亮创新之路

汪 波
文津奖得主,畅销书《芯片简史》作者

错误是科学进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本书讲述了生物学、地球科学和宇宙学等领域中出现的一些重大错误。犯下这些错误的不是常人,而是五位闻名世界的杰出科学家:达尔文、开尔文、鲍林、霍伊尔和爱因斯坦。

作者希望通过这些错误证明:“即便是经由看似不可能成功的错误途径,也可以建立起发现和创新之路。”

本书涉及的主题跨越非常大,对作者在生物学、地球科学和宇宙学等领域的知识要求极高。不过,作者深刻把握了这些学科的内涵,并将复杂的历史变革过程生动地讲述出来。

书中五个主题的安排顺序很巧妙。先从生命演化开始,揭示了达尔文如何在错误的遗传理论下提出了演化论。它的一个重要支持证据是地球要有足够长的存在时间才能满足演化所需的时间。

由此引出了第二个主题:对地球年龄的估算。开尔文提出的估算地球年龄方法简约明了,结论是一亿年,比前人得出的结果有了重大进步,然而其前提假设存在缺陷。但是,开尔文深陷原有框架中而无法跳出,难以接受后人提出的更准确的结果。

除了地球年龄问题,还有一个问题达尔文无法解决,那就是演化所需的遗传机制,这涉及全书的第三个主题:DNA的结构。鲍林曾准确预测出蛋白质的结构,然而在DNA结构上犯了“低级错误”。正如作者所云:“本书介绍的种种错误,都成为惊人突破的催化剂。”沃森等人被鲍林的错误激励,迅速提出了著名的双螺旋结构,为达尔文的演化论补足了证据链。

与生命的演化对应的是宇宙的演变的问题。宇宙是一直处于稳定状态?还是在一次大爆炸后不断膨胀?科学家曾争论不休,奇怪的是,“大爆炸”这一经典之词来自反对宇宙演变的阵营,即本书第四位登场的主角:霍伊尔。本书讲述了这个精彩的“乌龙”故事。

最后,爱因斯坦对宇宙演变这一问题也倾注了极大的精力。在得知宇宙并不稳定之后,为了保持平衡,爱因斯坦在其著名的广义相对论方程中引入了一个常数。然而等待这个常数的是波折起伏的命运,而爱因斯坦也因此犯下了一生“最大的错误”……

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还深入剖析了科学家犯错的心理因素,解释了为什么发生在别人身上的错误一下子就能发现,而自己犯的错误却很难觉察到。

此外,一些著名科学家此前取得的成功,反而成为他们后续创新的绊脚石,类似的情形在芯片等领域也同样出现过。作者的揭示对当下的科技创新也具有普遍意义,令后人警醒。

本书是用讲故事的方式充分展示了科学发现进程,细节丰富、可靠。书中事实多采自一手资料,这可从致谢名单中出现的众多档案馆窥见。此外,作者对流传已广的一些说法,如爱因斯坦一生最大的错误究竟是什么并不人云亦云,而是深入调研了许多一手资料,得出了不一样的结论。这些让本书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 o/iTWw8U3JUzQEz8XFRPl5KQPOUhpyBAZ9QW9OAyjWfBD4rPobUrq89Hf2WrwEK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