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代序一
DAIXUYI

清晰地记得懵懵懂懂刚进入电视圈的我,那个时候,没有任何教科书可以学习,完全是“传媒无学”的师徒制。对于我这样的新人,前辈们总是严厉地说:“多看多学,跟着做就好了,不懂再问。”这个不成文的规定建立了严格的辈分制度,实际上有好处也有坏处。直到今天这个现象还是普遍存在,觉得理论知识无用论的大有人在。实际上我深切地感觉到一位好的传媒人才,不仅要学习实务上的技术操作,更要靠理论的支撑来发扬光大,才能与时俱进地在各方面符合当下制作水平的要求,也唯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让自己在产业中不被淘汰,一直是保持领先的佼佼者,为了传承我热爱的这个产业,除了不断地学习,我也尽我之力在教导并提携后辈。

然而理论的背后是严谨的。孙杨老师以自己的严谨,为这本书构建了完整的逻辑脉络,体现在书中翔实的案例与权威的数据,当然在书末也附上了参考文献。俗话说“时势造英雄”,现今正是数字化、智慧化、碎片化的传播时代,飞速发展的传媒行业,让这本书除了作为教材也提供了大量鲜活生动的素材与案例。传媒类专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是一个年轻的行业、又专业多变的行业,我相信优秀的教材,不能只讲那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律,还要为读者介绍一线最新趋势与前沿动态。更重要的是留足“提前量”,为读者提供洞察行业发展的某种趋势方向。

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孙杨老师这本书无疑是颇为用心的。首先,紧密结合行业趋势,力图突破传统广播电视行业的框架,深度关注新媒体和全球化语境下视听节目创作实践与观念的发展,并对当下社会错综复杂的视听传播现象予以阐释性和批判性的理论观照,足以提供给大众来研读,相信必有所获。

其次,翻看全书不难发现,孙杨老师是以一种平等交流的姿态在写书。一方面,对必要的概念、术语都做了简明扼要的解释;另一方面,在相关节目类型的实操部分,又有细致的阐述,以及来自行业一线的宝贵经验。这让我想起欧美流行的“Learning by doing”,也就是所谓的“做中学,学中做”。显然,这本书为广大传媒专业教师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可能。既让学生掌握概念,又让学生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有所准备,这可能就是当下传媒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毕竟,说一千道一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传媒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

作为孙杨老师的前辈,我相信这本《新媒体视听节目实务》能够成为广大传媒专业以及广大关心传媒行业发展的人的好朋友。

在此,请允许我真诚地向大家推荐这本小书,并向广大读者致以最真挚的祝福!

著名导播导演
《典籍里的中国》《朗读者》《挑战不可能》
《跨界歌王》《央Young之夏》导播导演
中国·北京
2024年7月 EBCU2CLr/kUVEQXCv/Y7O6TD5NjvEkHAHk4tNmYEMCbcnaMamUoskRDAK6mrqSe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