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osaic”(马赛克)一词源于古希腊,有人称它为“值得静思,需要耐心的艺术工作”,或“洗不掉的壁画,踩不烂的地板”。在日益重视装饰艺术和环境美学的当今世界,马赛克镶嵌拼图艺术不仅从家居装饰到公共环境美化等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已经成为一种世界各国、各民族人民互通、共享的热门文化现象。
人们到国外旅游参观时,经常会在教堂、博物馆等历史遗迹以及街头、地铁站发现一些马赛克镶嵌拼图的美丽艺术展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不久,马赛克产品和生产技术开始传入,如今我国已是世界马赛克生产和销售的主要基地。马赛克镶嵌拼图艺术源自西方,产品大量出口国外,在国内的室内装饰和地铁站装饰也得到了一些应用。但国人对这种来自国外的马赛克文化了解并不是很多,传播也不够广泛。马赛克镶嵌拼图艺术涉及建筑及家居装饰、公共环境文化墙、艺术品创作、群众性的马赛克DIY教育活动和娱乐活动等,涉及领域很广。马赛克镶嵌拼图作品经久耐用,经得起日晒雨淋,适合展示于室内和室外。可以预见,今后不论在国内国外推广马赛克镶嵌拼图艺术和产品,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笔者长期从事大学的机械设计制造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20世纪80年代,因偶然发现马赛克镶嵌拼图的艺术魅力而被深深吸引。作为一名业余艺术爱好者,出于对这项艺术的浓厚兴趣而进行了一系列资料收集和研究。当了解到这些精彩高水平的马赛克镶嵌拼图艺术作品,大多是由艺术家或镶嵌技工们凭借自己的艺术灵感和高超技艺拼贴出来时,出于对制造技术比较熟悉的原因,笔者产生了一个大胆的创意:能不能利用现代制造和电脑技术,让复杂的马赛克镶嵌拼图制作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人的技艺的依赖,在我国得到更大的传播和推广呢?在这一想法的驱使下,早在1991年,笔者就以“马赛克拼画计算机辅助工程”为题,指导硕士生进行了尝试和探索,最终师生共同完成了两幅中型马赛克镶嵌拼图作品(曾铺贴在重庆大学五教学大楼两侧)。在笔者退休十几年后的某一天,偶然阅读到马赛克艺术在国内外又火起来的报道,又重新燃起了热情。于是笔者和陈国聪教授一起,带领团队开始了“马赛克智能拼图系统(MZP)”的研发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初步成功。利用此成果,不论是油画、国画、摄影等艺术作品,在电脑智能系统的引导下,即使是中小学生、农村妇女、残疾人等,虽未经过系统培训,也能够拼贴出仿真度很高的马赛克镶嵌拼图艺术作品。
目前,国家大力倡导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马赛克镶嵌拼图艺术可以美化环境,为人们在文化领域的创造活动、教育及休闲娱乐活动提供丰富的内容和活动空间。创立马赛克镶嵌拼图文化创意产业(微型企业),投资小,门槛低,发展前途广阔。
笔者已是近90岁的高龄,研发马赛克智能拼图系统完全是出于个人的兴趣爱好。后来,当我意识到这项技术还能用来帮助扶贫扶残时,心里产生了一股热烈的愿望,很想将其推广到这有利于千秋的事业之中。在重庆大学和重庆市残疾人联合会的支持下,我们用了3年的时间,帮助心智障碍(自闭症、唐氏综合征、智力障碍)人士参与马赛克镶嵌拼图实践活动,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由他们完成的3幅马赛克镶嵌拼图艺术作品已被北京奥运博物馆收藏。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马赛克文化和马赛克镶嵌拼图技术,这里把笔者的一些个人体会和收集到的有关国内外马赛克镶嵌拼图艺术和马赛克镶嵌拼图制作方法展示给读者分享。本书适合于高校美术专业的师生、中小学艺术教育老师、艺术爱好者以及社区文化活动组织者等参考,对马赛克生产企业也有一些参考价值。
笔者作为一名非艺术工作者,没有机会深入马赛克行业和马赛克镶嵌拼图艺术实践环境中进行更多的学习调研,有的资料来源于网络,所述内容出现片面性和错误在所难免,希望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本人将不胜感激。
张济生
2024年6月12日于重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