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附录II:何谓古玉

本书所指古玉,是指汉末之前的古代玉器,是中国玉器自起源到发达的时代的产品。有些学者认为,中国玉器新石器时代为孕育期,西周之前为成长期,春秋战国为嬗变期,到南北朝为发展期,隋唐至宋金为繁荣期,自元至清为鼎盛期(杨伯达:《中国玉器全集1》,第13页),这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们认为这种单线发展的历史观是有讨论的余地的。古玉的“古”字应指上古,西方人用archaic(古代的)这个词,有不再使用的意思,大体是正确的,因为中古到近世的东西有些仍然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是我比较喜欢把“古”字解释为古典时期(classical antiquity)的“古”。“古典”这个词是西方人用来形容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很适合用来描述中国的周、汉文明。它本身是成熟的、典范的、后世无法超越的。玉到南北朝,其工艺事实上已经衰退了,爱好古玉的人都知道考古发掘到的隋唐玉器,生活化了,在技术上是无法望周、汉作品之项背的。

“古”字说完,谈谈“玉”字。近年来,玉器相关书籍出版了不少,对玉这种材料都有说明,但大多因袭外人之说,把玉分为硬玉与软玉。硬玉是翡翠,软玉是中国玉。在《韦氏字典》上甚至说软玉(nephrite)是比较差的一种玉,这是很荒唐的分类法。玉是中国的灵魂级的工艺,怎么可以学外人的说法?英国学者韩斯福(Howard Hansford)早就留意到,清乾隆时的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就说翡翠不是玉。我们应该划分清楚,翠是翠,玉是玉,以后谈玉,指的就是温润、光亮又坚韧的中国玉。玉质坚,钢刃不入,何软之有?翠被宠爱,象征着中国精神的沦失。不但不能指翡翠为玉,即使软玉,即和田玉也不能独占玉这个名称。因为和田远在西域,中国自新石器时代到商周,数千年间用玉无数,何能全来自和田?把软玉视为中国玉,是以偏概全。汉代以后,国力远达边疆,品质比较好,尤其是白或青白的和田产品,自然就成为主要来源。大陆学者喜欢用一些名词,如角闪石、透闪石、阳起石、蛇纹石等,既不学术,也不通俗,令人读了如坠五里雾中。幸亏他们研究发现了与和田玉外观、性质近似的中国玉材,有岫岩玉与南阳玉,尤其前者,全国各地均有发现,解决了上古玉材的来源问题。玉器是文化的产物,不必为它的物理性质斤斤计较,今天我们对玉的解释,不如就依古来的传统,把我们上手时毫无怀疑的,温润而坚韧,光洁而半透明,硬度在五六左右的石头都称为玉吧!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玉斧,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艺术博物馆藏 sUWHFy7NzDqo9oH9Dkum3PQEL95li5NTl37MDBThP227D17bO/987p6m+kFz0Y2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