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1
文物收藏的兴味

在中国人的休闲文化中,有两大重要的休闲活动是外国人所没有的,也不能体会其真正意味的。一个是书法艺术,另一个是古物的收藏。今天与诸位谈谈文物收藏在中国式休闲生活中独有的兴味。

欧洲国家的音乐厅——德国汉堡易北爱乐厅,有德国“最美音乐厅”之美誉

欧洲国家的音乐厅——英国伦敦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堪称英国最受欢迎的文化地标

欧洲国家的歌剧院——奥地利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名列世界四大歌剧院之一,可以说是维也纳的象征

一个民族在精致文化上的特色,最容易体现在休闲文化上。举例来说,欧洲国家喜欢音乐,因此歌剧院、音乐厅是他们都市中最富丽的建筑。由于全民乐于此道,所以音乐教育发达,音乐家受到最高的尊重。这种令人羡慕的文化气息,为什么美国人学不来呢?为什么中国人,尤其是在台湾的我们,想学而做不到呢?关键是民族的休闲文化之形态不同也。

欧洲民族喜欢社交,他们主要的休闲方式是与朋友聊天。所以不分阶级,喜欢在街头咖啡座坐上几个小时,关于这一点,美国人与中国人都学不会。美国人在欧洲城市看到这种生动的街景,想在美国模仿,没有用,哪有人会坐在街头发呆呢?欧洲人是先有与朋友结伴聊天的文化座的文化,才有街头咖啡座的文化。欧洲的上流社会把音乐会视为社交场所。为什么他们的歌剧院里包厢那么多呢?因为他们来此的目的不一定是听音乐,音乐厅只是一个很高级、很雅致的场所,使他们可以见面而已。虽然不能与每个人聊天,至少可以打招呼,寒暄,或打探一下他人的生活内幕,聊一些闲话。

巴黎街头的咖啡座

位于台北的音乐厅

中产阶级兴起之后,音乐厅的社交功能仍存在,所以包厢虽然少了,可是音乐会中场的休息却常常长达数十分钟,目的是让太太们的珠宝亮相,可以在富丽堂皇的大厅里,手执高脚杯,文雅地与朋友们打招呼、聊天。

如此可以想象,我们的两厅院建造得富丽不亚于外国,其内容却大不相同的缘故。我们是为听音乐而来,哪有那么多人不厌其烦地来听音乐?在家听音响不是很好吗?去音乐厅,那不是我们的生活,并没有休闲的感觉,而是去感染些文化气息,是向自己交代的。难怪年轻人会比较多,那是他们求偶时期的理想园地,既可以受到一点音乐教育,又可以表现自己高雅的情趣。

位于台北的戏剧院

美国人的休闲生活最贫乏。电视机是美国人的发明,没有电视机,美国大部分人会闷死。他们住在市郊,每家一座别墅,下班开车回家,面对老婆孩子,周末有两整天,睡个懒觉、买菜、洗衣服、整理院子。休闲就是看电视长片、足球赛或拳击的录影;口味重一点的家庭,就在孩子们睡觉后看成人片。他们哪有时间与心情去美术馆、音乐厅?去干吗?而中国人快走上美国人的路了,只是今天的中国人都会玩麻将,生活可以更丰富一些。

传统的中国人不是这样的!市井的民众休闲生活很少,他们靠工作伙伴的友谊活动,与偷闲的小聚为乐。一瓶酒、一碟菜,可以忘忧。而传统的读书人则过的是精神生活,他们的天地在书房里!

我们要说到正题了。中国人的休闲生活是以个人的心灵满足为主,读书人必须有一个很充实的书房。外国朋友看到我家里那么多书,立刻想到我是一位教授。可是我的书与教书工作没有必然的关系,它们是我休闲生活的基础。中国式的休闲,不论是琴棋书画,或是诗文吟咏,基本是个人的活动。中国读书人并不热衷于社交活动,君子之交淡如水,即使相见生共鸣,也是以文会友之意,切磋心灵生活的进境,互相产生共鸣。古代文人交友,都能肝胆相照,但挚友甚难相聚,并不构成休闲生活的一部分。古人的兰亭集不过只是一件事,就成为千古绝唱了,可见社交生活在我国是少有的。

把自己关在书房与后花园的中国读书人,没有音乐厅可去,只有一张古琴;没有图书馆可去,只有自己的书架;没有美术馆可去,只有博古架上的那些文玩。所以可以知道,传统的士大夫依靠书画文物为生的原因,那是他们的营养,是精神食粮。可怜的老夫子们,如果没有文物收藏,他们就没有精神寄托了。在他们看来,收藏文物是与投资无关的,喜欢文物而着魔的人是能卖了祖先的土地买古董的,他们把自己的生命与这些东西连在一起。真正地,文物收藏的兴味,正是这种传统古人的传统收藏观念所培养出来的,与西方的收藏观是大不同的。让我为诸位细述一番。

中国读书人家中的博古架

中国读书人的传统书房 x7jbLrE8ogX3AHkUYtfgeA0dz7GbnamAgT1eKdUjGGym5yCzc5USERWM2rC+Bge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