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台北故宫博物院曾于2017年12月8日至2018年3月7日举办“品牌的故事──乾隆皇帝的文物收藏与包装艺术”特展,计展出“打开藏宝箱”“最爱古董”“珍藏宝贝”与“乾隆品牌”4个单元。
2.聂崇义,河南府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人,是五代十国至北宋初的经学家。三礼乃《周礼》《仪礼》《礼记》之合称,书中有图共计三百八十余幅。
3.古代瑞信玉器之一种。为六瑞之一,用于朝聘。《周礼·春官》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天子镇圭一尺二寸,中央有孔;公爵桓圭九寸;侯爵信圭七寸;伯爵躬圭五寸,孔在下端。谷璧是琢谷纹的璧,有一凸起的圆钉,带着小尾巴,像刚发芽的种子。蒲璧则是琢蒲纹的璧,由三种不同方向的平行纹,交叉而成。
4.按《周礼·春官·大宗伯》载:“子执谷璧,男执蒲璧。”郑玄注:“谷,所以养人;蒲为席,所以安人。二玉盖或以谷为饰,或以蒲为瑑饰。”
5.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所作的《兰亭集序》,有《禊序》《兰亭序》《禊帖》《临河序》《兰亭宴集序》等不同名称。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初,王羲之与儿子王凝之、王徽之、王操之、王献之,孙统、李充、孙绰、谢安、支遁、太原王蕴、许询、广汉王彬之、高平郗昙、余姚令谢胜等“少长群贤”共41人在会稽山阴集会,为兰亭集会,当时有26人作诗37首,后辑为《兰亭诗》。《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为《兰亭诗》写的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