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璨传媒顶层会议室的落地窗外,深秋的阳光被切割成规整的方块,落在长桌尽头陈琪琪的黑色西装上。她指尖捏着一支银色钢笔,笔帽在桌面轻轻点了两下,声音不高却让正在提案的乙方项目经理瞬间停住了话头。
“李经理,”陈琪琪抬眼,睫毛在眼下投出浅淡的阴影,“‘启航计划’的核心是打造 Z 世代消费场景,你 PPT 第 17 页的用户画像,数据来源是三年前的校园调研。”她将钢笔放在提案册上,指尖顺着“18-25 岁核心用户”的字样划过,“现在的大学生,连社交软件都换了三代,你觉得这套数据能支撑起场景设计?”
长桌两侧的星璨员工都保持着沉默。品牌总监陈琪琪的挑剔在行业里出了名,去年有个乙方团队为了满足她的要求,连续三天在会议室改方案,最后连咖啡都喝光了,只能用矿泉水冲速溶麦片。此刻坐在对面的李经理额头冒了汗,手忙脚乱地翻着笔记本:“陈总监,我们后续会补充最新数据,只是目前……”
“没有目前。”陈琪琪打断他,将提案册推回对方手边,“星璨找乙方,是要解决问题,不是听‘后续计划’。今天的提案先到这里,三天后如果你们能拿出符合要求的用户调研,再谈下一步。”
李经理攥着提案册的手指泛白,却不敢反驳,只能点头哈腰地带着团队离开。会议室门关上的瞬间,陈琪琪拿起桌上的温水喝了一口,目光扫过参会的员工:“下一家。”
助理林晓快步走到她身边,低声递上一份新的提案册:“陈总监,下一家是创艺设计,他们做过三个快消品牌的年轻化转型项目。”陈琪琪接过册子,指尖刚碰到封面,就听见创艺设计的团队脚步声从走廊传来。
创艺设计的提案比上一家规整些,PPT 页面用了当下流行的莫兰迪色系,项目经理说话也更有条理。她站在投影幕前,指着“线下快闪店设计图”介绍:“我们计划在一线城市核心商圈打造沉浸式快闪店,设置互动拍照区和产品体验区,配合 KOL 直播引流……”
陈琪琪翻提案册的速度很快,在对方说到“KOL 直播”时突然抬头:“你们选的三位 KOL,上个月有两位出现过负面舆情,公关部的风险评估做了吗?”她调出手机里的文档,屏幕转向创艺团队,“这是星璨公关部今早刚更新的风险艺人名单,你们选的人都在列。”
创艺项目经理脸上的笑容僵住了:“我们选人的时候还没看到这份名单……”
“那是你们的问题。”陈琪琪合上手机,“‘启航计划’是星璨今年最重要的品牌项目,任何环节都不能有风险。快闪店的设计理念不错,但 KOL 选型和风险控制完全不合格,回去重新调整。”
创艺团队离开后,会议室里响起轻微的叹气声。副总监张诚揉了揉太阳穴,看向陈琪琪:“琪琪,是不是太严了?这两家已经是行业里口碑不错的公司了。”
陈琪琪靠在椅背上,抬手按了按眉心。从早上九点到现在,四个小时过去了,四家乙方没有一家能达到她的要求。“启航计划”要在明年春节前上线,留给他们的时间只有三个月,她不能容忍任何疏漏。“张哥,星璨去年的品牌影响力下滑了 12%,董事会把这个项目交给我,是要看到实际效果。”她翻开“启航计划”的核心目标文件,“我们要做的不是普通的品牌推广,是要让星璨在年轻群体里扎根,一点差错都不能有。”
林晓端着新泡的茶走过来,放在陈琪琪手边:“总监,还有最后一家比稿公司,叙构设计,他们的团队已经到楼下了,现在要让他们上来吗?”
陈琪琪看了眼手表,已经下午一点半,她连午饭都没顾上吃。指尖在茶杯壁上摩挲了两下,她想起半个月前筛选乙方名单时,叙构设计的资料里写着“专注新消费品牌场景打造,近一年服务过五个从零到一的初创品牌”。当时她觉得这家公司资历太浅,差点把名字划掉,最后还是张诚说“给新人机会,说不定有惊喜”才留了下来。
“让他们上来。”陈琪琪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温热的茶水滑过喉咙,稍微缓解了长时间开会的疲惫。她将叙构设计的资料从文件夹里抽出来,封面是简洁的白色,只印着黑色的“叙构设计”四个字,没有多余的装饰,倒和她的审美有些契合。
会议室门再次被推开,林晓领着三个人走了进来。走在中间的男人穿着浅灰色休闲西装,头发整理得干净利落,手里抱着一个黑色的设计稿夹。他走到陈琪琪面前,伸出手:“陈总监您好,我是叙构设计的创始人,陆则。”
陈琪琪抬眼看向他,男人的眼睛很亮,带着一种从容的笑意,和前几家乙方的紧张形成了鲜明对比。她没有立刻伸手,只是点了点头:“坐吧,开始提案。”
陆则收回手,没有丝毫尴尬,将设计稿夹放在桌上,打开笔记本电脑连接投影。屏幕亮起的瞬间,陈琪琪的目光顿了一下——投影画面没有复杂的动画,只有一张简洁的思维导图,中心写着“启航计划:Z 世代消费场景拆解”。
“陈总监,各位星璨的同事,”陆则的声音清晰而稳定,“在做‘启航计划’的方案前,我们团队用两周时间,走访了七个城市的二十所高校和十个商圈,收集了 1200 份有效问卷。”他点击鼠标,切换到用户画像页面,“这是我们最新的调研结果,核心用户不仅是 18-25 岁的年轻人,还可以细分为‘校园党’‘初入职场族’‘潮流爱好者’三个群体,每个群体的消费习惯和场景需求都不同……”
陈琪琪握着钢笔的手微微顿住,她仔细看着屏幕上的数据图表,样本量、调研时间、统计方法都标注得清清楚楚,甚至还附上了三份不同群体的深度访谈记录。这比前两家公司的资料详实得多,也精准得多。
阳光透过窗户,在陆则的侧脸上流动,他正专注地讲解着场景设计方案,手指在投影幕上比划着:“我们计划针对三个群体,打造‘校园快闪店 + 商圈体验店 + 线上云店’的三维场景。校园店侧重互动性,比如设置 DIY 产品区;商圈店注重沉浸式体验,用 AR 技术还原产品生产过程;线上云店则联动社交平台,做实时互动直播……”
陈琪琪没有像之前那样频繁打断,只是偶尔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陆则的方案里,有几个设计点正好戳中了她之前纠结的问题——比如针对“初入职场族”的通勤场景,设计便携装产品展示区;针对“潮流爱好者”,联合小众设计师推出限定款。这些细节,前几家公司都没有提到过。
当陆则讲到风险控制部分时,陈琪琪终于开口:“你们选的 KOL,怎么保证没有舆情风险?”
陆则看向她,嘴角扬起一抹浅笑:“陈总监,我们和三家舆情监测公司签了实时合作协议,每天更新风险艺人名单。而且这次选的 KOL,不是流量头部,而是垂直领域的博主,比如专注校园生活的‘小夏同学’,粉丝黏性高且舆情稳定,之前合作过的品牌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他打开手机,调出舆情监测后台的实时数据,“现在我们也可以一起查,确保信息透明。”
陈琪琪看着他手机屏幕上滚动的实时舆情数据,心里微微一动。这个陆则,不仅考虑到了风险,还做了实时监测的准备,比前几家只靠“承诺”的乙方要靠谱得多。
陆则讲完最后一页 PPT 时,会议室里很安静。张诚看向陈琪琪,眼神里带着询问。陈琪琪指尖在笔记本上敲了敲,抬头看向陆则:“方案整体不错,但有几个细节需要调整。”她指着“校园快闪店”的设计图,“DIY 区的空间太小,需要扩大 1.5 倍,另外产品展示架的高度要符合学生的身高比例。”
陆则立刻拿出笔,在设计稿上记录着:“没问题,我们今晚就修改,明天早上把调整后的方案发给您。”
“不用明天早上。”陈琪琪看了眼手表,“现在是三点半,你们团队如果方便,就在隔壁会议室修改,六点前我要看到新方案。”
陆则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可以,我们带了设计软件,现在就去准备。”他收起电脑和设计稿,和团队成员一起走出了会议室。
林晓看着他们的背影,小声对陈琪琪说:“总监,他们会不会觉得太赶了?”
陈琪琪端起已经凉了的茶喝了一口,目光落在窗外的车水马龙上:“能接住‘启航计划’的团队,这点效率还是要有的。”她翻开陆则留下的调研问卷,指尖划过那些稚嫩的笔迹,忽然想起三年前自己刚做品牌总监时,也是这样顶着压力啃硬骨头。
六点整,陆则拿着修改后的方案走进了会议室。陈琪琪仔细翻看着,DIY 区的空间尺寸改了,展示架的高度也调整到了 1.6 米,甚至还加了一张校园快闪店的 3D 效果图。“可以。”她在方案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明天让你们的项目组来星璨对接,我们尽快启动‘启航计划’的前期筹备。”
陆则接过方案,脸上露出轻松的笑容:“谢谢陈总监,我们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看着陆则离开的背影,张诚凑过来:“琪琪,没想到叙构设计还真有点东西,看来我没推荐错。”
陈琪琪合上文件夹,站起身:“先别高兴太早,后续执行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她拿起椅背上的外套,“今天先到这里,明天九点准时开项目启动会。”
走出会议室,林晓跟在陈琪琪身后,忽然想起什么:“总监,您午饭还没吃呢,要不要叫个外卖?”
陈琪琪脚步顿了一下,才发现肚子确实在叫。她拿出手机,点开外卖软件,目光划过屏幕上的餐品,忽然想起陆则提案时提到的“校园快闪店 DIY 产品”,嘴角不自觉地勾了一下。
电梯门打开,陈琪琪走进去,按下一楼的按钮。电梯镜面映出她的身影,黑色西装勾勒出干练的线条,只是眼底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她掏出手机,给董事会发了条消息:“‘启航计划’比稿完成,选定叙构设计,明日启动筹备。”
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时,电梯门正好打开。陈琪琪走出电梯,抬头看向玻璃门外的街道,夕阳正缓缓落下,将天空染成温暖的橙红色。她深吸一口气,握紧了手里的文件夹——这场关于“启航计划”的战役,终于要正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