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
旧案的影子

2025年春,明州的樱花刚漫过解放东路的梧桐枝,《明州周报》编辑部的玻璃门就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推开。姜年攥着磨损边角的记者证,站在前台登记台后,目光不自觉扫过墙上“年度深度报道奖”的奖牌——那是十年前父亲姜建明拿奖时的合影,照片里父亲的笑容还很清晰,只是如今相框边缘已积了层薄灰。

“姜年是吧?我是社会新闻部的老吴,带你熟悉下工位。”穿格子衬衫的中年男人走过来,手里攥着杯冒热气的豆浆,“咱们部门在三楼最里面,离茶水间近,就是打印机老卡纸,你以后交稿得提前半小时。”

姜年跟着老吴穿过开放式办公区,键盘敲击声和电话铃声像潮水般涌来。路过事实核查部时,她下意识放慢脚步——那是叶沉的办公区。来面试时她曾远远见过这位主编,男人坐在靠窗的位置,指尖夹着钢笔,正对着一份稿件皱眉,侧脸的线条冷硬得像明州老码头的钢板。

“别盯着叶主编看了,”老吴压低声音,“他可是咱们报社的‘定海神针’,当年也是跑调查的一把好手,后来转幕后了。不过这人脾气冷,审核稿件严得能挑出标点错误,你以后交稿可得当心。”

姜年点点头,指尖却悄悄攥紧了口袋里的纸条——那是她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的,上面只写着“秦氏医疗”四个字,墨迹早已干透。十年前父亲“意外”坠楼时,警方结论是“深夜采访返程时失足”,可她总记得,父亲去世前一周,曾在书房对着一堆标着“秦氏”的文件彻夜抽烟。

“对了,你入职第一篇稿定了,”老吴把她带到靠窗的工位,指着电脑屏幕上的选题,“秦氏医疗的新药‘安诺’上市首月销量破亿,做个常规的正面报道,明天就要交初稿。”

“秦氏?”姜年心脏猛地一跳,指尖在键盘上顿了顿。

“可不是嘛,明州的支柱企业,每年给报社投不少广告。”老吴啜了口豆浆,“不过你放心,这稿不难,去发布会拍几张照片,采访下公关部,再摘点官方数据就行。”

第二天清晨,姜年提前半小时到了秦氏医疗总部大厦。银色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晃得人睁不开眼,门口的电子屏循环播放着“安诺——攻克肝病的新希望”的广告,穿西装的工作人员正忙着给参会记者发资料袋。

“姜记者,这边请。”秦氏公关部的实习生笑着迎上来,递过一份印刷精美的宣传册,“‘安诺’是我们集团耗时五年研发的新药,针对慢性肝炎,上市首月就卖了一个亿,现在全国有两百多家医院在推。”

姜年翻着宣传册,目光停在“临床试验零副作用”的字样上,指尖微微发紧。她跟着人群走进发布会大厅,刚找好位置坐下,就注意到前排角落有个穿蓝色外套的女人,正频频抹眼泪,手里攥着一叠病历单。

发布会进行到提问环节时,姜年举手:“请问‘安诺’的临床试验周期是多久?涉及多少受试者?”

公关总监林薇走上台,一身白色西装,笑容标准得像精心设计过:“姜记者问得很专业。‘安诺’的临床试验历时两年,涉及2000名受试者,所有数据都经过国家药监局认证,副作用发生率为零。”

话音刚落,角落里的女人突然站起来,声音带着哭腔:“不可能!我丈夫吃了‘安诺’才半个月,就肝衰竭进了ICU,你们这是假药!”

大厅里瞬间安静下来,林薇的笑容僵了一下,很快又恢复镇定:“这位女士,您先别激动。药品反应存在个体差异,我们会安排专业医生为您丈夫会诊,也会启动售后核查。”说着,两名保安就走过去,架着女人往门外拖。

姜年下意识追上去,在电梯口拦住了女人:“您好,我是《明州周报》的记者,能跟您聊聊吗?”

女人叫李娟,丈夫是明州第二医院的肝炎患者,半个月前开始服用“安诺”,上周突然出现黄疸,检查后确诊为药物性肝衰竭。“医生说我丈夫的肝脏已经坏死了,要换肝才能活,可我们哪来那么多钱啊。”李娟抹着眼泪,从包里掏出病历单,“我昨天来秦氏要说法,他们说我是敲诈,还威胁我要是再闹,就不让医院给我丈夫治疗。”

姜年接过病历单,上面“药物性肝衰竭”的诊断结果格外刺眼。她刚想追问,就看到林薇站在不远处,正用冰冷的眼神盯着她们。“姜记者,”林薇走过来,语气带着警告,“这位女士的情况我们会处理,就不劳您费心了。”

回到报社后,姜年连夜写完稿件,重点写了李娟的遭遇和“安诺”的副作用质疑。第二天一早,她把稿件提交到事实核查部,没过半小时,就被叶沉叫进了办公室。

“这篇稿不能发。”叶沉把稿件推到她面前,红色批注密密麻麻,“李娟的说法没有第三方佐证,‘安诺’的副作用也没有权威机构的检测报告,你这样写,是拿报社的公信力冒险。”

“可李娟的丈夫还在ICU里!”姜年忍不住提高声音,“难道我们要看着秦氏继续卖可能有害的药,不管患者的死活吗?”

“我没说不管。”叶沉靠在椅背上,指尖敲了敲桌面,“调查需要证据。你现在曝光,只会打草惊蛇,秦氏有的是办法销毁证据、威胁证人,到时候别说帮李娟,你连真相的边都摸不到。”

“你就是怕得罪秦氏!”姜年攥紧拳头,想起父亲当年的遭遇,眼眶有些发红,“十年前我父亲调查秦氏,也是被你们这样以‘没有证据’压下来,最后他连命都没了!”

叶沉的动作顿了一下,目光落在她脸上,带着一丝复杂:“姜建明是你父亲?”见姜年点头,他沉默了片刻,“我知道你想为你父亲讨公道,但冲动解决不了问题。给我三天时间,你先去核实李娟丈夫的病历真实性,我去查‘安诺’的临床试验数据,等有了实据,我们再发稿。”

从叶沉办公室出来,姜年心里又气又急。她回到家,翻出父亲的旧箱子,里面装满了泛黄的采访笔记和未发表的手稿。在最底层,她找到一本黑色封面的笔记本,扉页上写着“秦氏医疗·舒宁案”。

笔记本里记录着父亲十年前的调查:秦氏早期生产的感冒药“舒宁”存在批次问题,服用后会导致严重的肾脏损伤,当时已有三名患者死亡。手稿末尾写着:“证人刘医生,明州第一医院,掌握‘舒宁’未通过临床试验的证据。”

姜年的手指抚过“刘医生”三个字,突然意识到,父亲的死可能和“舒宁”案有关,而现在的“安诺”,或许就是“舒宁”的翻版。她拿出手机,拨通了李娟的电话,却发现对方已经关机。

深夜,姜年坐在书桌前,看着父亲的手稿,眼泪无声地掉下来。她想起父亲曾说过,记者的职责是守护真相,哪怕前路布满荆棘。“爸,我一定会查出真相。”她轻声说,把笔记本放进包里,“这次,我不会让你白死。” cnHOTcUqUdnstFE/w/wl/R8ICITWk1H+VqitZpxJN6M9Sy1z5vEpN0CGnbrsKUX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