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
狭路相逢的面试场

早上七点五十,林晚站在星耀科技大厦楼下,仰头望着这栋直插云霄的玻璃幕墙建筑,手心攥着的简历封皮都被汗浸湿了一角。

九月的风已经带了点凉意,吹在裸露的胳膊上,让她忍不住打了个哆嗦,但心里的燥热却一点没减。她今年刚从南方的一所二本院校毕业,学的是市场营销专业,从三月开始投简历,到现在快半年了,面试过的公司没有十家也有八家,要么是薪资低得不够房租,要么是岗位跟“营销”八竿子打不着,直到上周接到星耀科技的终面通知,才算看到点希望。

星耀科技可不是普通公司,在本地的互联网圈里名气响当当,去年推出的智能手环卖爆了,今年又要推智能家居产品线,这次招的市场营销岗,明明白白写着“核心项目组”,薪资待遇比她之前面试的公司高了将近一半。林晚把这次面试当成了“救命稻草”,前三天熬夜查资料,把星耀的发展历程、产品卖点、竞争对手的情况都背得滚瓜烂熟,连面试要穿的米白色衬衫和黑色西装裤,都是昨天特意去商场买的新的。

“叮”的一声,电梯门开了,林晚跟着一群穿着职业装的上班族走进去,看着电梯数字从1往上跳,心脏也跟着一点点往上提。到18楼的时候,电梯门打开,迎面就是星耀科技的前台,浅灰色的大理石台面,后面坐着两个穿浅粉色制服的小姐姐,笑得特别温柔。

“您好,请问有预约吗?”左边的小姐姐问。

“我是来面试市场营销岗位的,我叫林晚,预约的是九点半。”林晚赶紧递上身份证,声音有点发紧。

小姐姐核对了一下电脑上的名单,笑着把身份证还给她,递过来一张访客证:“您先去那边的等候区稍等,HR等会儿会过来叫号。”

林晚顺着小姐姐指的方向看去,等候区在大厅的角落,摆着两排灰色的沙发,已经坐了七八个人。她走过去,找了个靠角落的空位坐下,把背包放在旁边的空位上,又摸了摸口袋里的手机电量满格,充电宝也带了,提前准备好的自我介绍在备忘录里存了三份,一份简洁版,一份详细版,还有一份应急版,就怕到时候紧张忘词。

坐定之后,林晚开始悄悄观察周围的人。左边沙发上坐着一个穿黑色连衣裙的女生,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手里拿着个平板电脑,手指飞快地滑动着,看表情特别淡定;斜对面是个戴眼镜的男生,一直在低头看简历,嘴里还念念有词,估计是在背自己的经历;最边上有个穿藏蓝色西装的男人,看起来年纪稍微大一点,正靠在沙发上闭目养神,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敲着,不知道在想什么。

大家都很安静,只有空调的出风口偶尔发出“呼呼”的声音,还有前台小姐姐打电话的声音飘过来,断断续续的。林晚拿出自己的笔记本,想再看一眼记下来的产品卖点,却发现刚才出门太急,把笔记本落在家里了。她心里“咯噔”一下,有点慌,这时候才注意到,每个沙发旁边的小茶几上,都放着一摞打印好的资料,封面写着“星耀科技智能家居产品线介绍及营销岗位说明”。

原来HR提前准备了资料!林晚松了口气,赶紧伸手去拿,指尖刚碰到最上面那本的边缘,另一只手突然伸了过来,指尖也搭在了封面上,而且力道不小,直接把那本资料往旁边拽了拽。

林晚的手僵在半空,抬头看过去是个穿深灰色西装的男人,比她高大半个头,肩膀很宽,西装熨得平平整整,没有一点褶皱。他的头发是短寸,五官很立体,尤其是眼睛,眼窝有点深,看人的时候带着点锐利,只是脸色不太好,眉头皱着,嘴角往下撇,像是刚跟人吵过架,又像是谁欠了他几百万。

“不好意思,这是最后一本了。”林晚没撒手,她刚才扫了一眼,每个茶几上的资料都被拿得差不多了,她手边这摞就剩最上面一本,要是被这人拿走,她就只能干坐着了,“我先看到的,你要不看看别的茶几上还有没有?”

男人瞥了她一眼,那眼神像是在看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声音也没什么温度,跟空调吹出来的冷风似的:“我先拿到的。”他说话的时候,喉结动了一下,语气很笃定,好像这资料天生就该是他的。

“明明是我先碰到的!”林晚有点气,手也加了点劲,把资料往自己这边拉了拉,“大家都是来面试的,至于这么抢吗?你要是没拿到,咱们可以一起看啊,反正资料都是一样的。”

她这话一出口,周围几个原本在低头看自己东西的人都抬起头,往这边看过来。左边穿黑裙子的女生挑了挑眉,斜对面的眼镜男生推了推眼镜,连最边上闭目养神的男人都睁开了眼睛,往这边扫了一眼。

男人大概是觉得被这么多人看着有点尴尬,眉头皱得更紧了,手指松了松,但还是没完全撒手:“一起看不方便,我习惯自己看。”

“有什么不方便的?这资料又不是你的私人东西,是HR给大家看的。”林晚也不让步,她本来就因为落了笔记本有点慌,现在连仅有的资料都要被抢,心里的火气一下子上来了,“再说了,你一个大男人,跟女生抢东西,好意思吗?”

这话像是戳到了男人的痛处,他的脸稍微有点泛红,看了一眼周围人的表情,终于松了手,往后退了一步,语气还是有点冲:“行,给你。”说完,他转身走到斜对面的空位坐下,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黑色的平板,点开屏幕,手指在上面快速滑动,那架势像是在说“跟你这种人争真掉价,我自己有资料”。

林晚拿着资料,心里还是有点不爽,小声嘀咕了一句“什么人啊”,但也没再多说,赶紧翻开资料看了起来。资料一共二十多页,前面几页是公司介绍,讲星耀科技是怎么从一个小工作室发展成现在的规模,中间是智能家居产品线的详细说明,有智能音箱、智能灯具、智能门锁,还有一套全屋智能控制系统,每个产品的参数、卖点、目标用户都写得清清楚楚,最后几页是市场营销岗位的职责,要求负责产品的推广策划、渠道对接、数据复盘,还要跟研发部、销售部配合,推进项目落地。

这些都是干货啊!林晚看得特别认真,一边看一边在心里记重点:智能音箱的核心卖点是“语音交互准确率98%”,目标用户是“18-35岁的年轻人”;智能门锁主打的是“人脸识别+远程控制”,适合“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全屋智能控制系统的优势是“可兼容其他品牌家电”,这是个很大的亮点,很多用户都怕买了智能产品不兼容,只能用一个品牌的。

她看得太投入,连旁边有人坐下都没注意,直到那人轻轻碰了碰她的胳膊:“同学,你能把资料往这边挪一点吗?我也想看看。”

林晚抬头,是刚才那个戴眼镜的男生,他手里拿着自己的简历,脸上带着点不好意思的笑:“我刚才没拿到资料,看你看得挺认真的,能不能跟你一起看?”

“当然可以!”林晚赶紧把资料往中间挪了挪,刚才跟那个男人抢资料的不快一下子散了,“我叫林晚,应聘的是市场营销岗。”

“我叫张昊,也是应聘这个岗的,刚毕业,在一家小公司实习过三个月。”张昊笑着说,“你也是刚毕业吗?看着挺年轻的。”

“对,今年六月刚毕业,之前没怎么正经实习过,就做过一些校园推广的兼职。”林晚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她知道自己的经验比不过那些有工作经验的人,只能靠对产品的理解和创意加分。

两人一边看资料,一边小声交流,张昊说他之前做过一个奶茶店的校园推广,就是在学校里搞试喝活动,再找学生社团合作,效果还不错;林晚也跟他分享了自己想到的短视频创意,比如拍一个“智能音箱帮上班族解决早餐”的小短片,早上起床跟音箱说“煮个鸡蛋”,音箱就会控制煮蛋器,出门的时候再说“关窗、关灯”,家里的智能设备就会自动操作,很贴近年轻人的生活。

张昊听得眼睛都亮了:“这个创意好啊!比单纯说参数有意思多了,年轻人就喜欢看这种生活化的内容。”

林晚被夸得有点开心,刚想再说点什么,就听见前台那边传来HR的声音:“各位应聘市场营销岗的候选人,大家上午好,现在开始叫号面试,请叫到号的候选人跟我来。”

林晚赶紧停下聊天,抬头看向HR是个穿浅紫色西装的女生,扎着高马尾,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看起来干练又亲切。她开始念名字:“1号,李娜;2号,王宇;3号,赵阳……”

林晚赶紧看了一眼自己的号码牌,是15号,前面还有14个人,按照每个人面试半小时算,至少要等四个多小时,她掏出手机看了看时间,才刚过九点。

张昊是8号,比她先面,他有点紧张地说:“我先去排队了,祝你面试顺利!”

“你也顺利!”林晚笑着说。

HR叫号的速度不快,大概每隔半小时叫一个,中间偶尔会停一会儿,估计是面试官在讨论。林晚把资料又看了一遍,重点内容都记在了手机备忘录里,然后开始在心里默念自我介绍,从自己的专业学习,到校园兼职经历,再到对星耀产品的理解,还有为什么想应聘这个岗位,练了一遍又一遍,连语气和停顿都琢磨好了。

期间,她又看了那个穿深灰色西装的男人几次他一直坐在那里看平板,偶尔会拿出笔在笔记本上写点什么,姿势特别端正,不像其他人那样时不时会玩手机或者东张西望。林晚注意到他的号码牌是12号,比她先四个号,心里有点嘀咕:这人看起来这么淡定,不会是有很多工作经验吧?要是他经验比自己丰富,创意又好,那自己的机会就更小了。

她越想越紧张,拿出手机给闺蜜发微信:“我旁边有个竞争对手,看起来好厉害,穿得特别正式,还一直在看资料,我有点慌。”

闺蜜很快回复:“慌什么!你准备得那么充分,创意又好,肯定能行!再说了,他看起来厉害不一定真厉害,说不定是装的!”

林晚看着闺蜜的消息,心里稍微踏实了一点,深吸了一口气,又开始琢磨面试可能会问到的问题:除了产品营销思路,面试官可能还会问“怎么跟其他部门配合”“如果项目延期了怎么办”“怎么处理客户投诉”,这些她都得提前想好答案。

时间一点点过去,等候区的人越来越少,大部分人都是面试完就走了,只有少数几个人还在等结果。快到十一点的时候,HR终于念到了12号:“12号,顾衍,请跟我来。”

那个穿深灰色西装的男人原来他叫顾衍,听到名字后,立刻合上平板,放进公文包,然后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西装的领口和袖口,动作从容不迫,然后跟在HR后面,昂首挺胸地走进了面试间。他的背影很挺拔,透着一股自信,好像不是去面试,而是去给别人开会。

林晚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面试间门口,心里的紧张又多了几分,她拿出手机,在备忘录里写下“顾衍,12号,有经验,自信”,提醒自己等会儿面试的时候要更认真,不能被比下去。

接下来又过了一个小时,中间叫了13号和14号,每个人面试大概四十分钟,比之前的人时间长了点,林晚猜可能是面试官对后面的候选人更感兴趣,问的问题更多。

终于,HR从面试间里出来,念道:“15号,林晚。”

林晚的心脏“砰砰”直跳,她赶紧站起来,理了理衬衫的衣角,又摸了摸头发,确认自己的形象没问题,然后跟着HR走进了面试间。

面试间不大,大概十平米左右,墙壁是浅米色的,中间放着一张长方形的会议桌,桌子后面坐了三个人,中间是个五十岁左右的男人,头发有点花白,穿着深灰色西装,戴着一副金边眼镜,看起来很严肃,应该是市场部总监;左边是个三十多岁的女人,穿白色衬衫,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可能是部门主管;右边是个四十岁左右的男人,穿蓝色衬衫,手里拿着笔,正在翻看文件夹,应该也是主管级别的。

而桌子的侧面,还放着一把椅子,上面坐着一个人正是顾衍!他居然还没走,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上面写满了字,看到林晚走进来,他抬了抬眼皮,眼神里没什么情绪,像是早就知道她会来。

林晚愣了一下,脚步顿了顿,心里有点惊讶:他怎么还在这里?是面试没结束,还是面试官让他留下的?但她很快反应过来,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赶紧走到会议桌前面,对着三位面试官鞠了一躬:“各位面试官好,我是林晚,应聘市场营销岗位。”

中间的总监点了点头,指了指桌子前面的一把椅子:“坐吧。”

林晚道谢后,小心翼翼地坐下,把简历递了过去,双手放在膝盖上,身体坐得笔直,眼睛看着总监,等着他提问。

总监拿起简历,翻了翻,大概看了两分钟,然后抬起头,看着林晚,慢悠悠地问:“林晚是吧,刚毕业?没有正式的工作经验,只有校园推广的兼职经历?”

“是的,总监,但我虽然没有正式工作经验,却做过很多跟营销相关的兼职。”林晚赶紧回答,生怕他因为自己没经验就否定自己,“我在学校的时候,帮一家奶茶店做过校园推广,通过组织试喝活动和社团合作,半个月就帮他们增加了30%的校园订单;还帮一个考研机构发过传单,不是单纯地发,而是先跟学生聊天,了解他们的需求,再推荐适合的课程,最后转化率比其他发传单的人高了20%。”

她一边说,一边观察面试官的表情,总监还是面无表情,左边的女主管点了点头,右边的男主管在笔记本上写了点什么。

总监又问:“那你对我们公司最近在推的智能家居产品,有什么营销思路吗?不用太复杂,就说说你的初步想法。”

这个问题林晚提前准备过,她定了定神,组织了一下语言,说:“我觉得咱们的智能家居产品,首先要明确目标用户,我认为年轻群体是重点,尤其是18-35岁的上班族和学生,他们对新鲜事物接受度高,也喜欢用智能产品提高生活效率,而且他们活跃在短视频平台、社交平台上,比如抖音、小红书、微博,这些都是很好的推广渠道。”

“具体来说,我想分两步走:第一步是线上预热,拍一些有趣的短视频内容,比如拍一对年轻情侣的日常生活,早上起床用智能音箱控制窗帘和灯光,下班回家用手机远程控制空调和热水器,做饭的时候用智能菜谱音箱查菜谱,这些场景都很贴近年轻人的生活,容易引起共鸣。然后找一些粉丝量适中、风格生活化的网红测评,不是单纯说产品参数,而是让他们实际使用产品,分享真实的体验,这样更有说服力。还可以在小红书上发起话题,比如#我的智能小家#,鼓励用户分享自己使用智能家居的照片和视频,给点赞多的用户送产品优惠券,增加用户参与感。”

“第二步是线下转化,等线上有了热度之后,跟线下的家电卖场合作,搞体验活动,在卖场里搭建一个‘智能小家’的样板间,让消费者亲自体验智能音箱控制家电、智能门锁人脸识别开门这些功能,再安排工作人员讲解产品卖点,现场下单可以享受折扣,还能赠送小礼品,比如智能灯泡、定制贴纸之类的,吸引消费者购买。另外,还可以跟房地产开发商合作,在新楼盘的样板间里安装咱们的智能家居产品,让买房的用户提前体验,说不定能带动销售。”

林晚一口气说完,感觉自己的心跳都快了几分,她看着面试官,等着他们的反应。

就在这时,旁边的顾衍突然开口了,他的声音不大,但很清晰,一下子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这个思路太常规了,现在哪个做智能家居的品牌不做短视频、不找网红、不搞线下体验?没有差异化,很难在众多品牌里脱颖而出,消费者看了也记不住。”

林晚没想到他会突然插话,转头看向他,有点惊讶,又有点生气:他不是已经面试完了吗?为什么还在这里发表意见?而且还直接否定了自己的思路!

总监不仅没阻止,反而笑着看向顾衍:“顾衍,你刚面试完,对这个问题也有想法,正好说说,让我们也听听不同的角度。”

顾衍放下手里的笔记本,身体微微前倾,看向三位面试官,语气比刚才跟林晚抢资料时平和了些,但还是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劲儿:“总监,各位主管,我之前在智能家居行业做过五年,负责过三个产品的全案推广,根据我的经验,现在的消费者对‘常规推广’已经免疫了,尤其是年轻群体,他们每天刷到的网红测评、短视频太多,除非内容特别有记忆点,否则根本留不下印象。”

他顿了顿,拿起笔在笔记本上指了指,像是在对照自己之前写的思路:“就拿林晚说的线上短视频举例,拍情侣日常没问题,但现在十个智能家居品牌有八个都这么拍,消费者看第一个觉得新鲜,看第二个、第三个就腻了。我觉得应该做‘场景化+痛点解决’的内容,比如拍一个‘加班族深夜回家’的短片:主角加班到十一点,在地铁上用手机远程打开家里的空调和热水器,进门的时候智能门锁自动识别开门,玄关的智能灯感应亮起,厨房的智能电饭煲已经煮好了粥把‘智能’和‘解决加班族的疲惫’绑在一起,比单纯秀恩爱更能戳中用户。”

“还有线下体验,现在家电卖场的体验区都大同小异,消费者进去看一眼、摸一下,根本记不住产品的优势。我建议搞‘沉浸式体验’,比如租一个小公寓,按照不同人群的生活习惯布置成三个场景:‘单身上班族的小窝’‘三口之家的温馨房’‘独居老人的安全屋’,每个场景里的智能家居都针对性解决对应人群的痛点单身族的场景里重点展示‘远程控制’‘语音交互’,三口之家的场景突出‘儿童安全锁’‘能耗监控’,独居老人的场景强调‘紧急呼叫’‘子女远程查看’,让消费者走进来就像走进自己未来的家,能实实在在感受到产品的用处。”

顾衍说完,看向林晚,眼神里带着点“你看我这才是干货”的意思。林晚心里不服气,刚想开口反驳,左边的女主管先说话了:“林晚,顾衍提的这些点,你觉得有道理吗?你的思路需要调整吗?”

林晚深吸一口气,挺直腰板,看着面试官说:“顾先生说的场景化和痛点解决,我觉得特别好,确实能让内容更有针对性。但我不觉得‘年轻群体日常’的思路就完全常规,关键是怎么做出差异化。”

她拿起桌上的资料,翻到智能音箱那一页:“比如咱们的智能音箱有‘自定义语音’功能,能录入家人的声音,很多在外工作的年轻人,想让父母用智能音箱,但父母听不懂普通话,也不会操作。咱们可以拍一个‘女儿教妈妈用智能音箱’的短片:女儿在外地工作,远程帮妈妈把智能音箱的语音设置成自己的方言,妈妈想查天气,用方言说一句‘闺女,今天冷不冷’,音箱就用女儿的声音回答‘妈,今天降温,记得穿厚衣服’这种‘用智能拉近亲情’的内容,既有日常感,又有独有的功能卖点,跟其他品牌的情侣日常不一样,也能戳中用户的情感点。”

“还有线下体验,顾先生说的沉浸式公寓特别好,但我觉得可以加一个‘互动环节’,比如让消费者填写‘家庭情况问卷’,根据问卷推荐他们适合的场景,体验完之后,工作人员再针对性讲解产品怎么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最后送一张‘个性化方案卡’,上面写着‘如果您家是三口之家,推荐组合:智能门锁+儿童安全灯+能耗监控,总价可省800元’这样既让消费者有专属感,又能促进下单,比单纯体验更有转化力。”

林晚说完,偷偷看了顾衍一眼,发现他正皱着眉思考,没有立刻反驳,心里稍微松了口气。右边的男主管点了点头,在笔记本上写了几句,然后抬头问:“那如果产品上市后,销量不如预期,你们俩会怎么应对?顾衍先说说。”

顾衍放下笔,不假思索地回答:“首先要做‘数据复盘’,看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线上的话,查短视频的完播率、点赞率、转化率,看是不是内容没戳中用户,还是投放渠道不对;线下的话,统计各个体验区的到访人数、咨询量、下单率,看是不是体验流程有问题,或者工作人员讲解不到位。”

“找到问题之后针对性调整:如果是线上内容不行,就换更贴近用户痛点的选题;如果是线下体验转化低,就优化体验流程,比如增加‘一对一讲解’环节;如果是定价太高,就搞‘组合优惠’,比如买智能门锁送智能灯泡,降低用户的决策门槛。另外,还要盯竞争对手的动态,如果他们在搞大型促销,咱们要么跟进优惠,要么推出‘独家功能体验’,避免被抢走用户。”

轮到林晚回答时,她结合自己兼职时的经历说:“我之前帮奶茶店做推广,一开始销量不好,后来我们做了‘用户访谈’,发现很多人觉得奶茶太贵,但是又想尝试。我们就推出了‘小杯体验装’,价格减半,让用户先尝鲜,很多人喝了觉得好,就会买大杯,销量很快就上去了。”

“所以如果咱们的产品销量不好,除了数据复盘,我还想加‘用户访谈’,找那些看过推广但没下单的用户,问他们为什么不买是觉得价格贵,还是担心不好用,或者觉得没必要。比如如果很多用户说‘不知道怎么装’,咱们就推出‘免费上门安装’服务;如果用户觉得‘用着麻烦’,就做‘一分钟教程短视频’,手把手教用户操作。数据能告诉我们‘哪里错了’,但用户能告诉我们‘为什么错了’,两者结合调整,效果应该会更好。”

接下来的四十分钟里,面试官又问了很多问题:“怎么跟研发部配合,确保推广内容符合产品实际功能?”“如果跟同事在工作思路上有分歧,怎么解决?”“如果项目时间紧、任务重,怎么保证质量?”林晚和顾衍各有各的回答,有时候观点一致,比如都觉得跟研发部配合要“提前沟通、定期同步”;有时候还是会有分歧,比如说到“任务重怎么保证质量”,顾衍觉得要“优先抓核心环节,次要环节简化”,林晚觉得要“合理分工,加班也要保证每个环节都到位”,两人又争论了几句,但这次没有像之前抢资料时那样剑拔弩张,反而像是在认真探讨工作。

面试结束的时候,已经下午一点多了,林晚肚子饿得咕咕叫,但心里却很兴奋,不管结果怎么样,至少自己把想说的都表达出来了,也跟顾衍这个“劲敌”正面较量了一场。

走出面试间的时候,顾衍跟在她后面,两人一起走到电梯口,谁都没说话。电梯门开了,林晚先走进去,顾衍也跟着进来,站在她旁边。电梯缓缓下降,镜面反射出两人的身影,气氛有点尴尬。

还是顾衍先开口了,语气比早上缓和了不少:“你刚才说的‘自定义语音+亲情’的思路,挺不错的,我之前没考虑到情感层面。”

林晚有点惊讶,没想到他会主动夸自己,她笑了笑,说:“你说的沉浸式体验公寓也很好,比我想的更具体,我回去也得学学怎么把思路落地。”

电梯到一楼,门开了,顾衍先走出电梯,回头对林晚说:“不管最后谁能进星耀,祝你好运。”

“你也好运。”林晚点点头,看着他的背影走出大厦门口,心里突然觉得,这个“冤家”好像也没那么讨厌。

中午在附近的快餐店吃饭时,林晚收到了HR的微信,说她和顾衍都进入了待定名单,一周后会通过邮件通知最终结果。她拿着手机,激动得差点把可乐洒出来居然能跟顾衍一起待定,说明自己的表现也得到了认可!

她赶紧给闺蜜发微信报喜:“我进待定了!跟那个抢资料的男人一起!”

闺蜜秒回:“牛啊!我就说你能行!不过跟他一起待定,你俩不会以后成同事吧?那可有得吵了!”

林晚看着微信,忍不住笑了成同事?应该不会这么巧吧?她摇了摇头,把这个念头抛在脑后,专心吃起了汉堡,心里满是期待:不管最后能不能进星耀,至少这次面试,她没输! imQBvPfpBQ6cuJ7XzWIZAG7E6tamAeroM8Pu0zwL5SxEQQ7dAHMD8T6m3bH6vnB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