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
采选入宫

天启十三年,暮春。连绵了三日的细雨终于歇了,清晨的风带着湿润的凉意,拂过紫禁城东华门外的朱红宫墙。宫门前的石板路被雨水冲刷得发亮,却被接踵而至的马车踩出细碎的泥印——今日是三年一度的采选秀女之日,从全国各地甄选的官家女子,正怀着各异的心思,汇聚在这道象征着皇权的宫门前。

最前排的马车大多装饰华丽,银钩挂着绣着缠枝莲纹的青帷,车轮包着防滑的厚棉,连拉车的马匹都配着鎏金的马具。车帘偶尔掀开,能看到里面端坐的少女身着绫罗绸缎,头上插着珠翠环绕的金钗,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精致的刺绣,眼神里藏着掩饰不住的期待与骄傲。而排在后面的马车,则多是半旧的青布帷幔,车轮磨损严重,少女们的衣装虽整洁,却多是素色棉麻或旧年的绸缎,眉眼间除了紧张,还带着几分对未来的茫然。

苏婉音就坐在一辆半旧的青帷马车里。车帘被风吹得微微晃动,她透过缝隙望着外面喧闹的景象,指尖轻轻抵着车窗冰凉的木框。车外传来其他秀女的笑语声,有的在低声讨论宫中规矩,有的在炫耀家中为自己准备的珍品,那些声音像细密的针,轻轻刺着她的耳膜。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滞涩——这深宫于旁人或许是攀附权贵的阶梯,于她,却是不得不踏上的家族救赎之路。

她身上穿着一件月白色素缎长裙,领口和袖口用银线绣着几枝淡雅的兰草,针脚细密工整,是母亲李氏亲手绣的。只是这裙子已是去年的旧物,母亲特意将裙摆加长了半尺,又在腰间系了一条水绿色的素绸腰带,勉强衬得她身形愈发纤细挺拔。她抬手摸了摸鬓边的银钗,这是苏家仅存的一件像样首饰,是祖母当年的陪嫁,如今传到她手中,成了入宫的“体面”。

“婉音,再把衣领理一理,莫要失了仪态。”母亲李氏的声音从旁边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李氏坐在对面,身上穿着一件浆洗得发白的青色布裙,眼角的细纹里藏着忧虑,她伸手替苏婉音理了理微乱的衣领,指尖的薄茧轻轻擦过女儿的脖颈,“到了里面,凡事多听少说,莫要与人争执,更不要冲撞贵人。你父亲在吴县盼着,你兄长也在盼着……咱们苏家,就指望你了。”

苏婉音垂下眼睑,避开母亲泛红的眼眶。她怎会不知苏家的处境?祖上曾出过三位翰林,是京中有名的清贵人家,可祖父晚年遭人诬陷贪墨,被削去官职,郁郁而终后,家道便一落千丈。父亲苏文轩寒窗苦读二十载,也只得了个江南吴县县令的小官,俸禄微薄,既要供养一家老小,还要应付地方上的各项开支,早已捉襟见肘。这次选秀,是父亲托了京中旧友才递上名册,若她能被选入宫,哪怕只是个最低等的答应,也能让苏家在官场中多几分依仗,或许还能查清当年祖父被诬陷的真相,重现家族往日的荣光。

临行前一夜,父亲特意将她叫到书房。书房里陈设简陋,书架上的书籍大多是旧年的刻本,有的书页都已泛黄。父亲坐在案前,沉默了许久,才拿起一本翻旧的《论语》,轻声道:“婉音,为父无能,让你受委屈了。入宫后,不必强求高位,平安就好。只是……若有机会,莫负家族,莫负你祖父的期望。”他的声音带着愧疚与期盼,像一块重石,压在苏婉音的心头。

兄长苏婉卿比她年长三岁,如今在县衙做个小吏,俸禄微薄却依旧省吃俭用,塞给她一袋碎银子,红着眼眶说:“妹妹,这银子你拿着,在宫里若有需要打点的地方,别委屈自己。若是实在难待,兄长……兄长拼了命也会想办法接你出来。”

那些沉甸甸的期望,像无形的枷锁,套在苏婉音的身上,让她连呼吸都觉得艰难。她轻轻握住母亲的手,母亲的手冰凉而粗糙,是常年操持家务留下的痕迹。“母亲放心,女儿都记得。女儿会照顾好自己,也会……尽力的。”她的声音平静无波,只有紧握的手心,早已沁出了冷汗。

马车缓缓向前挪动,车轮碾过石板路,发出“轱辘轱辘”的声响。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前方传来太监尖细的唱名声,“江南吴县县令苏文轩之女,苏婉音——”

苏婉音深吸一口气,提起裙摆,小心翼翼地走下马车。雨后的地面有些湿滑,她踩着木屐,刚站稳,就听到旁边传来一声轻呼,紧接着是“啪嗒”一声,像是手帕掉落在地的声音。

她转头看去,只见一个穿着浅粉色棉麻衣裙的少女正弯腰去捡掉在地上的手帕。那少女身形微胖,圆圆的脸蛋,眉眼温和,只是神色有些拘谨。许是地面太滑,她弯腰时踉跄了一下,手帕被风吹得滚了几圈,正好停在苏婉音的脚边。少女抬起头,看到苏婉音,脸颊瞬间涨得通红,声音细若蚊蚋:“姑……姑娘,可否……帮我捡一下手帕?”

苏婉音没有犹豫,弯腰捡起手帕。手帕是素色棉麻布料,边角用浅粉色丝线绣着一朵小小的栀子花,针脚虽不精致,却看得出来很用心。她将手帕递过去,轻声提醒:“姑娘小心些,地上滑,莫要摔着了。”

“多……多谢姑娘。”少女接过手帕,连忙擦了擦上面的泥印,感激地笑了笑,露出两个浅浅的梨涡,“我叫沈静初,父亲是京城国子监的助教。不知姑娘芳名?”

“苏婉音,家父是江南吴县县令。”苏婉音报上姓名,目光落在沈静初的衣裙上——那粉色棉麻衣裙虽朴素,却浆洗得干净平整,想来也是寻常官宦人家的女儿。

沈静初眼睛微微一亮,连忙说道:“原来是苏姑娘!我听说过吴县,那里的拙政园和烟雨楼,景致极好,我还一直想去看看呢。没想到在这里能遇到苏姑娘,更没想到姑娘性情这样温和。”她顿了顿,压低声音,带着几分自嘲,指了指不远处几个衣着华丽的秀女,“你看她们,穿的都是绫罗绸缎,头上的珠钗晃得人眼晕,咱们这样的,怕是连初选都过不了呢。”

苏婉音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只见不远处三个秀女正围在一起说笑。中间那个穿着石榴红撒花软缎长裙,头上插着一支赤金点翠步摇,步摇上的珍珠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旁边两个穿着月白和水绿的绫裙,头上也戴着金钗珠花。她们说话时声音不大,却带着几分傲气,偶尔扫向周围秀女的目光,也带着明显的轻视。

苏婉音心中微动,沈静初的坦诚让她生出几分好感,更有了一丝同病相怜的滋味。她轻轻摇了摇头,声音温和却坚定:“既来之,则安之。咱们虽家世普通,却也知书达理,只要谨守规矩,尽己所能,便不算辜负此番前来。至于结果,听天命便是。”

沈静初闻言,眼中露出赞同的神色,连忙点头:“苏姑娘说得对,是我太消极了。以后若是有不懂的地方,我还得多向苏姑娘请教。”

“互相学习罢了。”苏婉音浅浅一笑,紧绷的心情竟舒缓了些许。

两人正说着,前方传来太监严厉的催促声:“各位秀女,随咱家入宫!按次序排队,不得喧哗,不得擅自离队!”

苏婉音和沈静初对视一眼,连忙跟上队伍,随着人流走向东华门。宫门两侧站着身着铠甲的侍卫,他们身姿挺拔,面容严肃,手中的长枪泛着冷光,眼神锐利如鹰,扫过每一个入宫的秀女,让人不敢随意张望。红墙高耸入云,琉璃瓦在阴沉的天色下泛着冷冽的光泽,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威严而压抑的气息,让人心生敬畏,连呼吸都不自觉地放轻。

秀女们被带到一处宽敞的院落里,院落地面铺着青石板,四周种着几棵高大的古槐,枝叶繁茂,投下浓密的阴影。太监们按照秀女的籍贯,将众人分成几排站好,每排十人,前后间距三尺。很快,四个穿着灰衣的嬷嬷走了过来,她们约莫五十岁年纪,面容严肃,嘴角紧抿,手中拿着一根细细的木尺,目光像刀子一样在秀女们身上扫过。

“都给咱家站好了!抬头挺胸,收腹提臀!”为首的嬷嬷声音尖锐,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手放在身侧,指尖并拢,不许东张西望,不许交头接耳!待会儿一个个过来,咱家要检查容貌、身段,还有是否有隐疾,若有不合格的,立刻就送出去,绝不留情!”

话音刚落,嬷嬷们便开始逐个检查。她们走到第一个秀女面前,让秀女抬起头,仔细查看她的眉眼、皮肤,甚至会伸手拨开秀女的头发,检查是否有斑秃或疤痕;接着让秀女伸出手,查看指甲是否干净,手指是否纤细;最后还会让秀女走几步,检查步态是否平稳,身段是否匀称。

有个秀女因为紧张,抬手时不小心碰到了嬷嬷的手臂,嬷嬷立刻沉下脸,厉声呵斥:“毛手毛脚的!连规矩都不懂,还想入宫伺候陛下?来人,把她带出去!”旁边的太监立刻上前,架起那秀女就往外走,秀女吓得脸色惨白,泪水直流,却不敢挣扎半句。

苏婉音站在队伍中,心脏“怦怦”直跳,手心的冷汗浸湿了衣袖。她能清晰地听到前面秀女紧张的呼吸声,也能感觉到嬷嬷的目光越来越近。终于,嬷嬷走到了她面前,冷冷地说:“抬头。”

苏婉音缓缓抬起头,目光平视前方,不敢与嬷嬷对视。嬷嬷仔细打量着她的脸,手指轻轻拂过她的额头和脸颊,检查是否有妆容遮盖的瑕疵。她的指尖冰凉,带着粗糙的茧子,让苏婉音忍不住绷紧了身体。

“皮肤倒还白净,眉眼也周正。”嬷嬷低声说了一句,又让她伸出手。苏婉音依言伸出手,她的手指纤细,指甲修剪得整齐干净,是母亲临行前特意为她修剪的。嬷嬷看了一眼,又让她走了两步,检查步态。苏婉音牢记母亲的叮嘱,步伐平稳,身姿挺拔,没有丝毫慌乱。

嬷嬷点了点头,面无表情地说:“合格。下一个。”

苏婉音心中松了口气,连忙退回原位,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她看向旁边的沈静初,沈静初正好也检查完,朝她递了个安心的眼神,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庆幸。

检查完容貌身段,接下来是太监唱名核对身份。一个手持名册的太监站在高台上,按照籍贯依次唱名,被点到名字的秀女上前一步,报出自己的家世背景,太监核对无误后,便在名册上勾一笔。

“顺天府尹李大人之女,李嫣然——”

“臣女李嫣然,家父顺天府尹李默。”一个穿着石榴红软缎长裙的秀女上前,声音清脆,姿态优雅。

“兵部侍郎赵大人之女,赵飞燕——”

“臣女赵飞燕,家父兵部侍郎赵远。”另一个穿着水绿绫裙的秀女上前,举止间带着几分骄傲。

很快,轮到了苏婉音。“江南吴县县令苏文轩之女,苏婉音——”

苏婉音上前一步,微微躬身,声音平稳地说:“臣女苏婉音,家父江南吴县县令苏文轩。”

她能清晰地感觉到周围几道目光落在自己身上,有好奇,有轻视,还有几分探究。站在不远处的李嫣然和赵飞燕,也朝她看了过来,眼神里带着明显的打量,仿佛在评估她是否有资格成为自己的“对手”。苏婉音没有在意这些目光,只是保持着恭敬的姿态,直到太监在名册上勾完,才缓缓退回原位。

初选的流程冗长而枯燥,从清晨一直持续到午后。当最后一个秀女核对完身份,为首的太监走上高台,高声宣布:“初选合格者,今日暂且出宫,三日后卯时再来参加复选!不合格者,即刻离宫,不得逗留!”

名单念出时,有人欢喜有人愁。合格的秀女脸上露出庆幸的笑容,不合格的则大多红了眼眶,有的甚至忍不住哭了出来,却被太监催促着尽快离开。

苏婉音和沈静初都在合格之列。两人随着人流走出宫门,此时天色已经放晴,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落在朱红的宫墙上,映出温暖的光晕,却依旧驱不散苏婉音心中的寒意。她回头望了一眼那巍峨的宫门,朱墙高耸,门禁森严,像一头沉默的巨兽,吞噬着无数女子的青春与梦想。

“苏姑娘,咱们三日后再见。”沈静初的声音拉回了她的思绪。

苏婉音回过神,朝她点了点头:“沈姑娘保重,三日后见。”

两人各自登上马车,马车缓缓驶离宫门。苏婉音坐在车里,望着窗外飞逝的街景,心中清楚,初选只是开始,接下来的复选,乃至入宫后的日子,只会更加艰难。这深宫之路,她必须步步为营,才能守住自己,守住苏家的希望。 6RJTbMgPs5WQPI8tM0mQm9koEwcthyqfte9zUAJEzT1vWnXW7Q4YTO9xOalW5gv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