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月底的天还跟蒸笼似的,哪怕早上七点多,太阳刚爬上来没多久,走在去学校的路上,后背还是很快就沁出一层薄汗。苏晓棠背着粉色的双肩包,手里拎着个白色的保温袋,脚步轻快地往市重点高中的方向走,马尾辫随着她的动作一甩一甩的,发梢还沾着点没干的水珠——出门前她妈硬让她洗了把脸,说“清醒点,高三第一天可不能蔫蔫的”。
走到校门口,就看见穿着蓝白校服的学生往里面涌,大多是拖着行李箱或者抱着书本的,毕竟暑假刚结束,要把新学期的东西搬到教室。苏晓棠抬头看了眼校门上方的“明德中学”四个字,心里有点发怵——昨天晚上收拾书包的时候,她妈特意把日历翻到八月三十一日,指着上面用红笔圈的“距离高考298天”说:“晓棠啊,这一年可得加把劲,你那数学成绩再不提上来,想考个好大学可悬。”
她吐了吐舌头,把这点焦虑压下去,快步往教学楼走。高三的教室在教学楼最顶层,三楼,(1)班就在楼梯口旁边。苏晓棠走到教室门口的时候,里面已经来了不少人,大多是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天,说的不是暑假去哪里玩了,就是吐槽开学就要摸底考的事。
她的座位在第三排靠窗,旁边就是林屿的位置。苏晓棠放下书包,先把保温袋放在了林屿的桌角——袋子里装着一杯热牛奶和一个肉松面包,是她早上特意让妈妈多做的。其实她妈一开始还纳闷:“你平时不爱吃肉松面包啊,怎么今天特意要两个?”苏晓棠只能找借口:“我们班林屿,就是小时候跟咱们住一个巷子里的那个,他早上好像没时间吃早饭,我带一个给他。”她妈一听是林屿,立马就同意了,还特意把牛奶装在保温杯里,说“别凉了,喝凉的对胃不好”。
苏晓棠之所以知道林屿早上没时间吃早饭,是因为昨天下午她去旧巷里的超市买东西,刚好看见林屿的妈妈在巷口摆地摊,卖一些袜子、发卡之类的小玩意儿。林屿妈妈看见她,还笑着打招呼:“晓棠啊,开学了吧?阿屿昨天还说要跟你一起去学校呢,结果今天早上要帮我出摊,估计得晚点到。”苏晓棠当时就心里一紧,林屿妈妈的身体一直不太好,之前就听林屿说过,妈妈有时候会胃疼,还得靠摆地摊补贴家用。林屿早上要帮着出摊,肯定没时间做早饭,说不定连买早饭的时间都没有。
所以今天早上,她特意让妈妈多准备了一份。其实这种事也不是第一次了,从高一的时候开始,只要她知道林屿早上忙,就会多带一份早餐。不过每次她都会说是“妈妈多做的,不吃浪费”,因为她知道林屿的性格——他自尊心强,要是直接说“我特意给你带的”,他肯定不会要。
苏晓棠收拾好自己的桌面,把暑假作业拿出来放在桌角,等着课代表来收。这时候她同桌张琪琪也来了,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就开始抱怨:“我的天,暑假怎么过得这么快啊!我昨天晚上赶作业赶到十二点,早知道就不拖到最后了。”她一边说,一边注意到了林屿桌角的保温袋,戳了戳苏晓棠的胳膊,小声问:“哎,这是你给林屿带的啊?你怎么总给他带早餐啊?”
苏晓棠心里咯噔一下,赶紧摆手:“不是不是,是我妈早上做太多了,我吃不完,林屿他早上好像没吃早饭,我就给他带一份,免得浪费。”张琪琪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说:“也是,林屿好像是挺不容易的,我听我妈说,他爸爸走得早,就靠他妈妈一个人挣钱。而且他还特别努力,每次考试都是年级第一,上次我还看见他周末在书店打工呢。”
苏晓棠没接话,只是往教室门口看了一眼——林屿还没来。她忍不住想起小时候的事,那时候他们都住在旧巷里,林屿家就在她家隔壁。那时候旧巷里还有一棵老槐树,夏天的时候会开很多槐花,香香的。她那时候特别皮,总爱爬树,有一次差点摔下来,是林屿冲过来把她抱住了,结果林屿自己的胳膊被树枝划了一道口子,流了好多血。她当时吓得直哭,林屿还反过来安慰她:“没事没事,一点都不疼,你别哭了。”
还有一次,她骑自行车出去玩,结果车链掉了,她蹲在路边哭,也是林屿路过,帮她把车链修好的。那时候林屿才上小学二年级,小手黑乎乎的,却特别认真,修好之后还帮她把自行车擦干净,说“下次再掉链,就来找我”。从那时候起,苏晓棠就总跟在林屿身后,一口一个“阿屿哥哥”地叫,林屿也总是很照顾她,不管是作业不会写,还是被别的小朋友欺负,只要找林屿,他都能帮忙解决。
后来上了初中,他们虽然不在一个班,但还是一起上下学。那时候林屿的爸爸刚去世没多久,林屿一下子就沉默了很多,不像以前那么爱笑了。苏晓棠那时候还不懂事,只是觉得林屿好像不开心,就总把自己的零食分给林屿,还拉着他一起去旧巷里的小卖部买冰棍。林屿虽然话少,但还是会收下她的零食,有时候也会给她带一颗柠檬糖——那是苏晓棠小时候最爱吃的糖,酸酸甜甜的。
想着想着,教室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苏晓棠抬头一看,是林屿来了。
林屿穿着一身蓝白校服,校服的袖口和裤脚都有点洗得发白了,不过很干净,没有一点污渍。他背着一个黑色的书包,书包看起来有点旧,拉链上的漆都掉了不少,露出里面的银色金属。他的头发是短碎发,额前的头发有点长,垂下来遮住了一点眉毛,不过还是能看见他清俊的眉眼——皮肤是那种偏白的冷白皮,眼睛是单眼皮,不过很亮,鼻梁很挺,嘴唇有点薄,看起来没什么表情,但其实人很温柔。
林屿走进教室的时候,不少同学都看了过去——毕竟他不仅成绩好,长得也帅,在学校里也算是小有名气。不过林屿好像没注意到别人的目光,径直走到自己的座位旁,放下书包。
他看到桌角的保温袋,愣了一下,然后转头看向苏晓棠。
苏晓棠赶紧避开他的目光,假装整理书本,小声说:“那个……我妈早上做太多了,我吃不完,你要是没吃早饭,就吃了吧,别浪费了。”
林屿盯着保温袋看了几秒,然后拿起袋子,拉开拉链,里面的热牛奶还冒着热气,肉松面包的香味也飘了出来。他抬头看向苏晓棠,声音很低,带着一点沙哑:“谢谢。”
苏晓棠心里有点开心,又有点不好意思,摆摆手:“不用谢,就是顺便的。”
林屿没再说话,只是把保温袋放在自己的腿上,开始收拾书包。苏晓棠偷偷用余光看他,看见他从书包里拿出了一本数学练习册,封面已经有点卷边了,上面写着他的名字“林屿”,字迹很工整。然后她还看见书包里露出了一个红色的工牌,上面写着“晨光书店”,应该是他周末兼职的地方。
这时候班主任王老师走了进来,教室里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王老师是个四十多岁的女老师,戴着眼镜,看起来很严肃,不过对学生很好。她走上讲台,敲了敲黑板,说:“好了,安静一下,咱们高三的第一天,先跟大家说点事。”
首先是安排座位,不过因为高一高二已经固定了座位,大家都没什么意见,所以座位就没变。然后王老师又说了新学期的安排:“从下周一开始,咱们每天晚上都要上晚自习,到九点半结束。还有,下周五要进行摸底考,大家这段时间把暑假学的内容复习一下,别开学就把知识全忘了。”
底下一片哀嚎,张琪琪趴在桌子上,小声跟苏晓棠说:“完了完了,摸底考!我暑假都没怎么复习,肯定要考砸了。”苏晓棠也有点紧张,她的数学本来就不好,暑假虽然补了一点,但心里还是没底。
这时候她听见旁边的林屿轻轻咳嗽了一声,转头看过去,林屿正好也在看她,眼神里带着一点鼓励,小声说:“数学要是有不会的,放学可以问我。”
苏晓棠愣了一下,然后赶紧点头,心里暖暖的——她知道林屿是看出她紧张了,所以特意安慰她。
王老师又说了一会儿话,无非是强调高三的重要性,让大家好好努力之类的,然后就让课代表收暑假作业。苏晓棠把自己的作业递上去,又帮林屿把他的作业一起拿了过去——林屿的作业写得很认真,每一道题都有详细的步骤,字迹也很工整,不像她,有时候会偷工减料,步骤写得很简略。
收完作业之后,第一节课是数学课,数学老师是个男老师,姓刘,讲课很有意思,不过也很严格。刘老师一上课就开始讲新学期的知识点,还时不时提问。苏晓棠听得很认真,不过还是有一些地方没听懂,她把没听懂的地方记在笔记本上,打算下课问林屿。
林屿听得很专注,手里的笔一直在笔记本上写着,偶尔抬头看一眼黑板,眼神很亮。苏晓棠有时候会忍不住偷偷看他,看他解题时认真的侧脸,看他手指握着笔的姿势,心里会有点小小的悸动——其实从高二的时候开始,她就觉得自己对林屿的感觉不一样了,不再是单纯的“妹妹对哥哥”的依赖,而是多了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喜欢。不过她从来没敢说出来,一是怕影响学习,二是怕林屿会尴尬,毕竟他们从小一起长大,要是被拒绝了,以后见面都会不自在。
下课铃响的时候,刘老师还在讲最后一道题,直到打了第二遍铃,才不情愿地说:“好了,今天就讲到这,剩下的题大家回去自己做,明天上课我要提问。”说完就拿着课本走了。
老师一走,教室里又热闹起来。张琪琪伸了个懒腰,说:“数学课也太煎熬了,我都快睡着了。对了晓棠,下午放学要不要一起去喝奶茶啊?学校对面新开了一家,听说挺好喝的。”
苏晓棠想了想,说:“不了吧,我下午要跟林屿一起回去,他妈妈好像有点不舒服,我顺便去看看。”其实她是想跟林屿一起走,顺便问问他数学题,不过找了个借口。
张琪琪了然地点点头,暧昧地笑了笑:“行吧,那你们去吧,我自己去喝。”
苏晓棠脸有点红,赶紧转移话题:“对了,你刚才数学课那道题听懂了吗?就是最后一道函数题,我没听懂。”
张琪琪摇摇头:“我也没听懂,太难了。不过你可以问林屿啊,他肯定懂。”
正说着,林屿从外面回来了——他刚才下课去了趟卫生间。苏晓棠赶紧抓住机会,把笔记本递过去,说:“林屿,你能帮我看看这道题吗?我没听懂。”
林屿接过笔记本,坐在座位上,认真地看了起来。他的手指在笔记本上点了点,说:“这道题其实不难,主要是要先求定义域,然后再求导数……”他讲得很仔细,一步一步地跟苏晓棠解释,声音不大,但很清晰。苏晓棠听得很认真,偶尔有不懂的地方问他,他也会耐心地再讲一遍,直到她听懂为止。
讲完题之后,上课铃又响了,这节课是语文课。语文老师是个很温柔的女老师,姓陈,喜欢跟大家聊文学,上课的氛围也很轻松。陈老师先是让大家介绍一下自己暑假读的书,然后又讲了新学期的语文学习计划。苏晓棠很喜欢语文课,听得很投入,还主动举手回答了老师的问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林屿虽然语文成绩不如数理化那么突出,但也很好,尤其是作文,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里读。这节课陈老师让大家写一篇短文,题目是“我的高三愿望”,苏晓棠想了想,写的是“希望能考上理想的大学,和林屿一起”,不过写完之后又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赶紧把“和林屿一起”划掉了,改成了“和好朋友一起”。
她偷偷看了一眼林屿,林屿正在认真地写着,眉头微微皱着,不知道在写什么。苏晓棠很好奇,但也没好意思问。
上午的课很快就结束了,放学铃响的时候,大家都收拾东西准备去食堂吃饭。苏晓棠收拾好书包,对林屿说:“我们一起去食堂吧?”
林屿点点头,拿起自己的书包——他的书包很轻,好像没装什么东西,苏晓棠知道,他中午一般不怎么去食堂吃饭,要么是自己带个馒头,要么是在学校门口的小卖部买个面包,因为食堂的饭有点贵,他想省钱。
所以走到教学楼楼下的时候,苏晓棠故意说:“对了,我妈早上给我装了两个鸡蛋,我吃不完,给你一个吧。”说着就从书包里拿出一个煮鸡蛋,递给林屿。
林屿愣了一下,想说不用,但看着苏晓棠期待的眼神,还是接了过来,小声说:“谢谢。”
两人一起往食堂走,路上遇到了不少同学,大家都跟他们打招呼。有几个男生还跟林屿开玩笑:“林屿,你跟苏晓棠天天一起走,是不是在处对象啊?”
林屿的脸一下子就红了,赶紧摇头:“不是,我们就是一起长大的,普通同学。”
苏晓棠也有点不好意思,赶紧打圆场:“别瞎说,我们就是邻居,一起回家方便。”
那些男生笑着跑开了,留下苏晓棠和林屿站在原地,气氛有点尴尬。苏晓棠赶紧转移话题:“那个……食堂今天好像有红烧肉,我们去看看吧?”
林屿点点头,跟着她往食堂走。
食堂里人很多,排队的队伍都排到了门口。苏晓棠去排队买饭,让林屿找个位置坐下。她买了一份红烧肉、一份炒青菜和一碗米饭,又额外买了一份西红柿炒蛋,端着餐盘走到林屿面前,把西红柿炒蛋推到他面前:“我买多了,吃不完,你帮我吃点。”
林屿看着餐盘里的菜,又看了看苏晓棠,知道她是特意买给他的,心里有点暖,轻声说:“谢谢,下次不用这么麻烦。”
“不麻烦,”苏晓棠笑着说,“你赶紧吃吧,一会儿凉了就不好吃了。”
林屿没再说话,拿起筷子开始吃饭。他吃饭的时候很安静,不怎么说话,吃得也很快,好像很着急的样子。苏晓棠知道,他中午肯定还要回去帮妈妈看摊,所以吃得快一点,能多帮一会儿忙。
吃完饭之后,两人一起走出食堂。苏晓棠说:“我跟你一起去你妈妈的摊位看看吧,说不定能帮上点忙。”
林屿犹豫了一下,说:“不用了,你下午还要上课,回去休息一会儿吧。”
“没事,我不困,”苏晓棠坚持道,“反正回去也没什么事,帮你妈妈看会儿摊,你也能轻松一点。”
林屿看着她坚定的眼神,知道她是真心想帮忙,也就没再拒绝,点了点头:“那好吧,谢谢你。”
两人一起往旧巷的方向走。旧巷离学校不算远,走路大概十分钟就能到。巷子里的路是石板路,坑坑洼洼的,两边都是老房子,墙壁上爬满了爬山虎,夏天的时候绿油油的,很好看。
走到巷口的时候,就看见林屿妈妈的摊位了——一个小小的折叠桌,上面摆着各种颜色的袜子、发卡、头绳之类的小玩意儿,旁边还放着一个小马扎。林屿妈妈坐在小马扎上,看见他们过来,赶紧站起来,笑着说:“阿屿,晓棠,你们来了。”
“阿姨好,”苏晓棠笑着打招呼,“我来帮您看会儿摊吧,您坐着歇会儿。”
“不用不用,”林屿妈妈赶紧摆手,“你还是个孩子,哪能让你帮忙啊,快回去休息吧,下午还要上课呢。”
“阿姨,我没事,”苏晓棠拿起一个发卡,说,“我帮您卖,您跟我说说这些多少钱就行。”
林屿妈妈拗不过她,只好跟她说了价格。林屿则是拿起旁边的水壶,给妈妈倒了杯水:“妈,你喝点水,我来看着摊,你去旁边的树荫下歇会儿。”
林屿妈妈接过水杯,叹了口气:“唉,辛苦你了,本来应该让你好好休息的,还要让你帮我摆摊。”
“没事,妈,我不辛苦,”林屿轻声说,“等我以后考上大学,找到好工作,就不让你这么辛苦了。”
苏晓棠听着他们母子的对话,心里有点酸——林屿才十八岁,却要承担这么多,既要好好学习,还要帮妈妈挣钱养家。她暗暗下定决心,以后要多帮林屿一点,哪怕只是带一份早餐,帮他看会儿摊也好。
下午的课很快就结束了,放学铃响的时候,苏晓棠收拾好书包,跟林屿一起往旧巷走。路上,林屿突然说:“晓棠,明天早上我可能会更早一点到学校,你不用给我带早餐了,我自己会买。”
苏晓棠愣了一下,问:“怎么了?是不是我带的早餐你不爱吃啊?”
“不是,”林屿赶紧解释,“我就是觉得总让你带,太麻烦你了。而且我明天早上可以早点起来,自己做早饭。”
苏晓棠知道,他是不想总麻烦她,怕欠她人情。她想了想,说:“没事啊,我妈每天都做很多,我一个人也吃不完,带一份给你,也不算麻烦。而且你早上帮阿姨出摊,哪有时间做早饭啊?别跟我客气了,就当是好朋友之间互相帮忙嘛。”
林屿看着她真诚的眼神,心里暖暖的,点了点头:“那……好吧,谢谢你。”
“不用谢,”苏晓棠笑着说,“对了,明天下午放学,你能帮我补补数学吗?我还有好多题不会呢。”
“可以,”林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那我们明天下午放学,就在学校门口的老槐树下吧,那里安静,也方便。”
“好啊,”苏晓棠开心地说,“那明天见。”
两人走到旧巷口,林屿妈妈的摊位还在,不过人已经不多了。林屿跟苏晓棠说了声“再见”,就赶紧过去帮妈妈收拾摊位。苏晓棠站在原地,看着林屿忙碌的身影,心里暗暗想:林屿,以后我一定会好好帮你,我们一起考上理想的大学,一起过上好日子。
夕阳西下,把旧巷的石板路染成了金色,林屿和他妈妈收拾摊位的身影,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温馨。苏晓棠笑了笑,转身往自己家的方向走——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她还要给林屿带早餐,还要让他帮自己补数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