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刚开学那阵,梧桐巷的叶子还没完全黄,风一吹就簌簌响,跟苏晓棠初中时听惯的声音一模一样。不过现在她升了高二,教室从教学楼二楼挪到了四楼,每天早上得比以前多爬两层楼梯,开学头一周她总跟同桌林薇薇吐槽“腿都要废了”。
这天早读课,苏晓棠正埋着头抄英语单词,嘴里还念念有词,突然听见讲台那边“咚”的一声,是班主任王老师把教案往桌上一放的声音。全班瞬间安静下来,连翻书的动静都没了,苏晓棠也赶紧抬头,以为是自己抄单词太入神,没听见老师进来。
结果王老师没说早读的事,反而往门口招了招手:“来,你进来吧,跟大家打个招呼。”
苏晓棠顺着老师的手往门口看,先是看见一双黑色的帆布鞋,鞋边有点磨损,接着是一条洗得发白的校服裤,再往上——她手里的笔“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
林薇薇吓了一跳,戳了戳她的胳膊:“喂,你咋了?笔都拿不住了。”
苏晓棠没理同桌,眼睛直勾勾盯着门口那人。高个子,肩很宽,就算穿着跟大家一样的蓝白校服,也显得比班里男生挺拔不少。头发是短的,额前碎发刚到眉毛,皮肤是那种常年晒不到太阳的冷白色,偏偏鼻梁高,嘴唇薄,站在那儿没说话,就透着股跟教室里格格不入的冷静劲儿。
这不是陆星辞是谁?
苏晓棠脑子里“嗡”的一下,全是小时候的事儿。那时候陆星辞比她高一个头,总穿着蓝色的运动服,她被巷子里的大黄狗追着跑,是陆星辞冲出来把狗赶走;她数学作业不会写,蹲在自家门口哭,是陆星辞拿了个小板凳坐她旁边,一道题一道题讲;后来有一天,她放学回家,看见陆星辞家的门贴着封条,问爸妈,爸妈只说“星辞哥去外地了”,这一去就是六年。
她怎么也没想到,陆星辞会突然出现在她的高二教室。而且……苏晓棠偷偷算了算,陆星辞比她大六岁,她现在十七,那陆星辞都二十三了?这么大岁数还来读高二?
“大家安静一下,”王老师拍了拍手,“这是咱们班新来的转学生,陆星辞。他之前因为家里有事耽误了学业,现在重新回学校,大家多照顾照顾,有不会的题也可以问问他,听说成绩很不错。”
话音刚落,底下就开始窃窃私语。
“陆星辞?这名字挺好听啊。”
“他看着不像高中生啊,比咱们成熟好多。”
“你看他校服,都洗得发白了,是不是家里条件不太好?”
“长得是真帅啊,比隔壁班那谁还帅。”
苏晓棠听见有人说陆星辞校服旧,心里有点不舒服,想张嘴反驳,又想起自己跟陆星辞好几年没见了,现在贸然出头好像不太合适,只好把话咽了回去,手指攥着衣角,盯着陆星辞的背影。
陆星辞对着全班鞠了个躬,声音不高但很清楚:“大家好,我叫陆星辞,以后请多指教。”说完就站在那儿,没多余的话,眼神平静地扫过教室,最后落在苏晓棠这边时,停顿了一秒,又很快移开了。
苏晓棠的心跳突然就快了,脸也有点热,赶紧低下头假装捡笔,等她再抬头,王老师已经指着她旁边的空位:“陆星辞,你就坐那儿吧,苏晓棠旁边正好空着,有啥不懂的,让她先跟你说说班里的情况。”
陆星辞没说话,拎着一个旧帆布包走了过来。帆布包上印的图案都快磨没了,带子也有点松,他走得很轻,脚步声几乎听不见。苏晓棠紧张得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放,直到他把包放在桌肚里,拉开椅子坐下,她才敢偷偷用余光看他。
陆星辞坐下来就从包里拿出课本,是跟他们一样的高二教材,不过封面皱巴巴的,像是从旧书市场淘来的。他把书摊开,手指在目录上划了划,没跟苏晓棠说话,也没看她,就跟旁边坐了个陌生人似的。
苏晓棠有点失落,小时候陆星辞对她可好了,每次见了面都叫她“晓棠”,还会给她带糖吃,现在怎么跟变了个人似的?难道他不记得她了?还是故意装作不认识?
早读课剩下的时间,苏晓棠根本没心思背单词,满脑子都是陆星辞。她一会儿想跟他说“星辞哥,你还记得我吗”,一会儿又怕他说“不记得了”,纠结来纠结去,直到早读课结束,铃声响了,她还没鼓起勇气开口。
下课后,班里的同学都围了过来,大多是女生,围着陆星辞问东问西。
“陆星辞,你以前在哪上学啊?”
“你多大了啊?看着比我们大不少。”
“你成绩真的很好吗?下次月考能不能帮我讲题啊?”
陆星辞应对得很客气,但也很疏远,问一句答一句,不会多说一个字。有人问他年龄,他顿了顿,说“比你们大几岁”,没具体说数字;有人问他以前的学校,他说“记不太清了”,就把话题岔开了。
苏晓棠站在旁边,看着女生们围着他,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又有点心疼。她知道陆星辞不是故意冷淡,肯定是有原因的,小时候他就不是这种不爱说话的人,肯定是这几年发生了啥事儿。
林薇薇拉了拉她的胳膊,小声说:“喂,你跟这转学生以前认识啊?刚才你看他的眼神都不对。”
苏晓棠赶紧摇头:“没有啊,就是觉得他有点眼熟。”她不想让别人知道她跟陆星辞是青梅竹马,怕给陆星辞添麻烦,毕竟现在大家都在议论他。
林薇薇撇撇嘴:“眼熟?我看你是看上人家了吧,眼睛都快粘他身上了。”
“才没有!”苏晓棠脸一红,赶紧转移话题,“快上课了,老师要来了。”
果然,她话音刚落,数学老师就拿着教案走了进来,同学们赶紧回到座位上。数学老师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说话有点口音,一上课就开始讲函数,苏晓棠最头疼的就是数学,听了没十分钟就开始走神,又偷偷看陆星辞。
陆星辞听得很认真,手里拿着一支旧钢笔,在草稿纸上写着什么。他写字的姿势很好看,手指修长,笔尖在纸上划过的声音很轻。数学老师讲完一道题,问有没有人会做第二道,班里没人举手,苏晓棠也低着头,怕老师点她。
就在这时,陆星辞举了手。
全班都愣了,连数学老师都有点惊讶:“哦?新同学会做?那你上来写写吧。”
陆星辞站起来,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就写。他写得很快,步骤也很清晰,没一会儿就写完了,转过身看着老师:“老师,这样对吗?”
数学老师走过去看了看,点点头,笑着说:“对!不仅对,步骤还很简洁,比我讲的还清楚。不错不错,新同学很厉害啊!”
班里顿时响起一阵掌声,苏晓棠也跟着鼓掌,心里特别骄傲,跟别人夸的是自己似的。陆星辞走回座位,坐下时跟苏晓棠的眼神对视了一下,这次他没马上移开,反而轻轻点了点头,像是在说“谢谢”。
苏晓棠的脸又热了,赶紧低下头看课本,嘴角却忍不住往上扬。
接下来的几节课,陆星辞又出了几次风头。英语课上,老师让读课文,他发音特别标准,比英语课代表读得还好;物理课上,老师出了道难题,班里没人会,又是陆星辞举手解答,连老师都夸他“基础扎实”。
班里的同学对陆星辞的态度也变了,之前还议论他年龄大、校服旧,现在都觉得他是“学霸大神”,下课又围过来问问题,男生也开始跟他搭话,问他会不会打篮球。
陆星辞还是那副淡淡的样子,有人问问题就耐心讲,问他会不会打篮球,他说“没怎么打过”,就不再多说了。苏晓棠看着他跟同学说话,心里的石头也落了点,至少他没那么难接近了。
中午放学,苏晓棠收拾书包,想跟陆星辞一起走,毕竟他们住一个巷子里。她刚要开口,林薇薇就凑过来说:“晓棠,一起去食堂吃饭啊?我妈今天没给我带饭。”
苏晓棠犹豫了一下,看向陆星辞,他已经收拾好包,正准备走。苏晓棠赶紧说:“不了,我爸今天来接我,我回家吃。”说完就追着陆星辞出了教室。
“星辞哥!”苏晓棠追上他,小声叫了一句。
陆星辞停下脚步,转过身看着她,眉头轻轻皱了一下:“你认识我?”
苏晓棠有点委屈,眼圈都红了:“星辞哥,你不记得我了?我是苏晓棠啊,小时候跟在你后面的那个小丫头,你还帮我挡过狗呢。”
陆星辞的眼神软了一点,沉默了几秒,说:“记得,就是有点认不出了,你长这么大了。”
“我都十七了!”苏晓棠小声说,“星辞哥,你怎么会来我们班啊?你不是应该……”她没说下去,怕戳到陆星辞的痛处。
陆星辞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校服,说:“家里出了点事,之前没上学,现在想重新读。”他没细说,苏晓棠也没敢问,两人就这么并肩走着,校园里的梧桐叶落在他们脚边,沙沙作响。
“星辞哥,你住哪儿啊?还在梧桐巷吗?”苏晓棠问。
“嗯,租了个小房子。”陆星辞说。
“那太好了,我们可以一起走!”苏晓棠高兴地说,“我爸今天来接我,他开车来的,我们送你吧,正好顺路。”
陆星辞却摇了摇头:“不用了,我还有点事,得先去别的地方,你先走吧。”
苏晓棠有点失落:“什么事啊?不能一起走吗?”
“有点急的事,下次吧。”陆星辞说完,就加快了脚步,“我先走了,下午见。”
苏晓棠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有点不舒服,但也没再多问。她走到学校门口,看见爸爸的车停在路边,赶紧跑过去。
“爸,我在这儿!”苏晓棠拉开车门坐进去。
苏爸爸笑着说:“今天怎么这么晚?我都等你十分钟了。”
“遇到个老同学,聊了两句。”苏晓棠说,眼睛却看着窗外,想找陆星辞的身影。
苏爸爸发动车子,问:“什么老同学啊?你高中同学不都在学校吗?”
“不是,是小时候的邻居,叫陆星辞,他转学来我们班了。”苏晓棠说。
“陆星辞?”苏爸爸愣了一下,“就是以前住在咱们隔壁的那个小伙子?他不是跟他爸妈去外地了吗?怎么回来了?”
“我不知道,他没说,就说家里出了点事。”苏晓棠说,“爸,你知道星辞哥家怎么了吗?以前你们不是说他去外地了吗?”
苏爸爸叹了口气:“具体的我也不清楚,就听说他爸得了重病,花了不少钱,家里条件不太好,可能是回来治病的吧。你以后跟他相处,多照顾点,别跟他提家里的事,免得他难受。”
苏晓棠点点头,心里更心疼陆星辞了。难怪他穿旧校服,难怪他中午不跟大家一起吃饭,肯定是家里没钱,他得省着花。
车子开出学校门口,苏晓棠突然看见陆星辞的身影,他正往相反的方向走,手里拎着那个旧帆布包,脚步很快。苏晓棠赶紧说:“爸,你开慢一点,我看看星辞哥去哪儿。”
苏爸爸放慢车速,苏晓棠看着陆星辞走到一个工地门口,跟门口的保安说了几句话,然后就走了进去。工地里堆着钢筋和水泥,机器声很大,陆星辞的身影很快就消失在里面了。
“他怎么去工地了?”苏晓棠疑惑地问。
苏爸爸也皱了眉:“可能是去打工吧,这么大岁数还来读高中,肯定是想考大学,但是家里没钱,只能边上学边打工了。”
苏晓棠的鼻子有点酸,她想起陆星辞上课认真的样子,想起他跟同学说话时淡淡的表情,原来他每天放学还要去工地干活,肯定很累吧。
“爸,下次我们送星辞哥回家吧,他打工肯定很累。”苏晓棠说。
苏爸爸点点头:“行,下次看到他,你跟他说。”
车子往梧桐巷的方向开,苏晓棠看着窗外的梧桐树,心里暗暗想:星辞哥,以后我会帮你的,就像你小时候帮我一样。
下午上课,苏晓棠比平时更认真了,她想把笔记记得更清楚一点,晚上回家整理一下,明天带给陆星辞。她知道陆星辞的教材是旧的,肯定没有笔记,她的笔记或许能帮到他。
陆星辞下午来上课的时候,眼底有点红,像是没休息好,不过他还是跟上午一样认真,上课认真听,下课有人问问题还是耐心讲。苏晓棠看着他,心里有点难受,想跟他说“别太累了”,又怕他觉得自己多管闲事。
放学的时候,苏晓棠收拾好书包,想跟陆星辞一起走,却看见他又拎着包匆匆走了,跟中午一样,没等她开口就走了。苏晓棠知道他肯定又去工地了,只好作罢。
回到家,苏晓棠放下书包就冲进房间,把上午的笔记拿出来整理。她用了最好的笔记本,把老师讲的重点都标出来,还在旁边写了注释,怕陆星辞看不懂。整理完已经快晚饭了,妈妈叫她吃饭,她还在想有没有漏的知识点。
“晓棠,今天怎么这么用功?”苏妈妈笑着问,“是不是你们班新转来的同学刺激到你了?”
苏晓棠点点头:“妈,那个新同学就是陆星辞,他现在家里条件不太好,还得打工,我想把笔记给他,帮他补补功课。”
苏妈妈叹了口气:“星辞这孩子也是苦,他爸病了好几年,花了不少钱,他初中毕业就去打工了,现在能回来上学不容易。你帮他是对的,不过别耽误自己的功课。”
“我知道!”苏晓棠笑着说,“我的功课肯定不会落下,还要跟星辞哥一起考大学呢!”
晚饭过后,苏晓棠又把笔记检查了一遍,确认没问题了,才放进书包里。她看着窗外的梧桐巷,路灯已经亮了,不知道陆星辞是不是还在工地干活,有没有吃饭。
第二天早上,苏晓棠起得特别早,特意绕到陆星辞租房子的地方,想跟他一起上学。陆星辞住的地方是巷尾的一个小单间,门是旧的木门,苏晓棠站在门口,犹豫了一下,还是敲了敲门。
没人应。
苏晓棠又敲了敲,还是没人。她看了看时间,才六点半,可能陆星辞还没起,或者已经走了。苏晓棠有点失落,只好往学校走。
到了教室,陆星辞已经坐在座位上了,他面前放着课本,手里拿着一个馒头,正慢慢吃着。苏晓棠走过去,把整理好的笔记放在他桌上:“星辞哥,这是我整理的笔记,你看看,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问我。”
陆星辞停下吃东西的动作,看着桌上的笔记本,封面是粉色的,上面还画了个小太阳,很可爱。他抬起头,看着苏晓棠,眼神里有点复杂:“不用了,我自己能记。”
“你课本上都没笔记,我的笔记很全的,你就拿着吧!”苏晓棠把笔记往他那边推了推,“就当是我谢谢你小时候帮我,好不好?”
陆星辞沉默了几秒,拿起笔记本,翻了几页,里面的字写得很工整,重点都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来了,还有小注释。他抬头看着苏晓棠,嘴角轻轻扬了一下:“谢谢你,晓棠。”
这是他第一次叫她的名字,苏晓棠的心跳又快了,赶紧说:“不用谢!我们是朋友啊!”说完就赶紧坐下,假装看课本,耳朵却红了。
陆星辞看着手里的笔记本,又看了看旁边低着头的苏晓棠,眼神软了下来。他把笔记本放进桌肚里,继续吃馒头,只是这一次,馒头好像没那么干了。
上课的时候,陆星辞偶尔会翻开苏晓棠的笔记,遇到不懂的地方,会偷偷问她。苏晓棠也很耐心,小声跟他解释,两人的互动越来越多,班里的同学都看出来他们关系不一般,不过没人多说什么,毕竟陆星辞是学霸,苏晓棠也是好学生,大家都觉得他们是在讨论学习。
放学的时候,苏晓棠又想跟陆星辞一起走,陆星辞这次没拒绝,只是走得很慢,像是在等她。两人并肩走出学校,苏晓棠问:“星辞哥,你每天放学都去打工吗?”
陆星辞愣了一下,点点头:“嗯,赚点学费和医药费。”
“那你每天要干到几点啊?会不会很累?”苏晓棠问。
“还好,就几个小时,不耽误学习。”陆星辞说,“你不用跟别人说,免得麻烦。”
“我知道!”苏晓棠赶紧说,“我不会跟别人说的,星辞哥,你要是累了,就跟我说,我可以帮你整理笔记,或者给你带吃的。”
陆星辞看着她,眼睛很亮,像是有星光:“不用,你好好学你的就行。”
两人走到岔路口,苏晓棠家在巷口,陆星辞要往工地的方向走。
“星辞哥,那我回家了,明天见!”苏晓棠挥挥手。
“明天见。”陆星辞点点头,转身往工地走。
苏晓棠看着他的背影,直到他走进工地大门,才转身回家。她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帮陆星辞,让他能安心上学,不用那么辛苦。
回到家,苏晓棠跟妈妈说:“妈,以后我每天多带一份饭吧,星辞哥中午都吃馒头,我想给他带点。”
苏妈妈笑着说:“行啊,正好家里饭菜多,你多带点,让他也吃点好的。”
第二天早上,苏晓棠的书包里多了一个保温盒,里面装着妈妈做的红烧肉和米饭。中午放学,她把保温盒递给陆星辞:“星辞哥,这是我妈做的饭,你尝尝,很好吃的。”
陆星辞看着保温盒,又看了看苏晓棠,没接:“不用了,我自己带了。”
“你带的不就是馒头吗?吃这个有营养,你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而且还要学习,不能总吃馒头。”苏晓棠把保温盒塞到他手里,“你要是不吃,我就生气了!”
陆星辞看着她气鼓鼓的样子,像是看到了小时候的她,忍不住笑了:“好,我吃,谢谢你和阿姨。”
苏晓棠看着他打开保温盒,开始吃饭,心里特别开心。陆星辞吃得很慢,像是在细细品味,苏晓棠问:“好吃吗?”
“好吃,比工地的盒饭好吃多了。”陆星辞说。
“那我以后每天都给你带!”苏晓棠说。
陆星辞点点头,没说话,只是吃饭的速度快了一点。
从那以后,苏晓棠每天都给陆星辞带饭,陆星辞也不再拒绝,有时候还会给她带一颗糖,说是工地上的工友给的。两人的关系越来越近,班里的同学都觉得他们是“青梅竹马学霸组合”,连王老师都开玩笑说“你们俩要是能一起考上重点大学,就是咱们班的骄傲”。
苏晓棠每次听到这话,都会脸红,陆星辞则会轻轻咳嗽一声,转移话题。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这份情谊里,藏着比同学更多的东西,像是梧桐巷的星光,温柔又坚定,照亮了他们前行的路。
这天下午,放学的时候突然下起了雨,苏晓棠没带伞,站在学校门口发愁。陆星辞走过来,把自己的伞递给她:“你拿着,我不用。”
“那你怎么办?你还要去工地呢!”苏晓棠说。
“没事,工地离这儿不远,我跑过去就行。”陆星辞说。
“不行,会淋感冒的!”苏晓棠把伞推回去,“我们一起撑吧,我送你到工地门口。”
陆星辞犹豫了一下,点点头:“好。”
两人共撑一把伞,慢慢往工地走。伞不大,陆星辞总是把伞往苏晓棠那边歪,自己的肩膀都淋湿了。苏晓棠发现了,把伞往他那边推:“星辞哥,你别总往我这边歪,你都淋湿了。”
“没事,我身体好。”陆星辞说。
苏晓棠没再说话,只是悄悄往他那边靠了靠,让他能少淋点雨。雨打在伞上,发出沙沙的声音,两人并肩走着,谁都没说话,却觉得心里暖暖的。
到了工地门口,陆星辞停下脚步:“你回去吧,路上小心。”
“星辞哥,你也小心,别太累了。”苏晓棠说。
陆星辞点点头,转身走进工地。苏晓棠看着他的背影,直到他消失在雨幕里,才撑着伞往家走。她摸了摸口袋里的糖,是陆星辞今天给她的,橘子味的,很甜,像她现在的心情。
她知道,陆星辞的路很难走,有家境的压力,有年龄的差距,但她会一直陪着他,就像小时候他陪着她一样。梧桐巷的星光还在,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