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刚蒙蒙亮,老王头就醒了。他住在城东老城区一个叫“幸福里”的破旧小区,这名字听着喜庆,实际是几十年前盖的筒子楼,墙皮掉得跟牛皮癣似的,楼道里永远弥漫着一股子潮湿发霉的味儿,混合着谁家炒菜的油烟。老王头,大名王建国,今年五十八,退休前是厂里一个普通钳工,现在就靠那点退休金过活。
他摸黑穿上那件洗得发白的蓝色老头衫,趿拉着塑料拖鞋,走到公共水房。水龙头拧开,冰凉的自来水“哗哗”流出来,他捧起水胡乱抹了把脸,冰得他一激灵,彻底清醒了。镜子里映出一张布满皱纹的脸,头发花白稀疏,眼袋耷拉着,一看就是常年睡不好的样子。
“唉,又一天。”老王头叹了口气,声音在空旷的水房里显得有点闷。他习惯了,每天早上起来都这么叹一声,好像不叹气,这一天就开不了头似的。
回到他那间不足十五平米的单间,屋子小得转个身都费劲。一张单人床,一个掉了漆的木头衣柜,一张破桌子,两把椅子,就是全部家当。桌上放着昨晚吃剩下的半盘花生米,一个馒头。老王头拿起馒头,掰开,就着凉水啃起来。他胃不好,医生说让他少吃凉的,可他一个人住,懒得生火做饭,凑合了一辈子,也就这么过来了。
啃着馒头,老王头习惯性地摸出裤兜里的老年机,屏幕亮了,显示着日期:2025年9月16日,星期二。没啥特别的。他翻了翻通讯录,上面没几个名字,儿子王磊的号码在最上面。他犹豫了一下,没拨。儿子在城南新区买了房,儿媳妇刚生了个小孙子,忙得很。上个月打电话说想过去看看,儿子支支吾吾说房子小,住不下,让他别折腾了。老王头心里明白,就是嫌他这老头子邋遢,怕给儿媳妇添堵。算了,不去添乱了。
吃完“早饭”,老王头把碗筷往水池里一扔,打算出门溜达溜达。他每天的生活轨迹都差不多:早上在小区里转转,跟几个老邻居扯扯闲篇,中午随便吃点,下午去街心公园看人下棋,或者干脆坐在长椅上发呆,天黑了就回来睡觉。日子过得像白开水,没滋没味,但也安稳。
刚锁上门,隔壁的李婶就探出头来:“老王,出去啊?”
“哎,李婶,溜达溜达。”老王头点点头。
“听说了吗?昨天晚上,三号楼老张家,那个小孙子,发烧烧到四十度,半夜送医院去了,说是急性肺炎,可把老两口急坏了。”李婶压低声音,一脸神秘。
“是吗?那孩子看着挺壮实的啊。”老王头应和着,心里没啥波澜。这种事在老旧小区里时有发生,老人孩子多,医疗条件也一般。
“谁说不是呢?现在这孩子,金贵着呢。老张两口子现在医院陪着呢,家里乱糟糟的。”李婶摇摇头,“唉,人老了,就怕孩子生病。”
老王头没接话,敷衍地笑了笑,转身下了楼。楼道里光线昏暗,声控灯时好时坏,他走得小心翼翼,生怕踩空。这破楼,啥时候能改造一下就好了?他心里想着,但也就是想想,这种老城区改造,喊了多少年了,也没见啥动静。
出了单元门,一股子混杂着垃圾味和汽车尾气的空气扑面而来。幸福里小区就在主干道旁边,车来车往,吵得慌。老王头沿着小区里坑坑洼洼的水泥路慢慢走。路边停满了车,大多是附近上班族的,把本就不宽的路挤得更窄了。几个晨练的老人在空地上打着太极,动作慢悠悠的。
“老王!这边来!”一个洪亮的声音传来。老王头抬头,看见小区花坛边上,老赵头正朝他招手。老赵头叫赵有田,比老王头大两岁,退休前是厂里的采购员,脑子活络,消息灵通,是这群老头里的“头儿”。
老王头走过去,在老赵头旁边的一个石墩子上坐下。石墩子冰凉,他屁股底下垫了张报纸。
“老赵,啥事啊?神神秘秘的。”老王头问。
老赵头凑近了点,压低声音,脸上带着一种“我知道大秘密”的表情:“老王,你听说了没?城南新区那边,好像要搞个大动作!”
“啥大动作?又盖新楼?”老王头不感兴趣。新区离他十万八千里,房价贵得离谱,跟他没关系。
“不是盖楼!是……是那个!”老赵头伸出手指,在空中画了个圈,“高科技!说是引进了个什么了不得的外国公司,要搞什么‘生物科技产业园’,投资好几十个亿呢!”
“生物科技?那玩意儿干啥的?种庄稼还是养鸡?”老王头没文化,听不懂这些花里胡哨的词。
“嗨!你老外行了吧?”老赵头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生物科技!就是研究那些个基因啊、细胞啊、新药啊什么的!听说能治癌症!能让人活得更久!可厉害了!”
老王头撇撇嘴:“吹牛吧?真能治癌症,医院还不关门?”
“这你就不知道了!人家是外国大公司,技术先进!听说啊,这个产业园建起来,能带动整个城南的经济发展,房价还得涨!工作机会也多!”老赵头越说越兴奋,“我儿子在新区那边上班,听他们公司领导说的,消息绝对可靠!”
老王头听着,心里没啥波澜。什么产业园,什么高科技,离他太远了。他关心的,是今天菜市场的白菜是不是涨价了,儿子啥时候能想起给他打个电话。
“那跟咱有啥关系?咱又不去新区买房。”老王头嘟囔了一句。
“关系大了去了!”老赵头一拍大腿,“你想啊,城南发展起来了,咱们这老城区,是不是也该轮到改造了?到时候,咱们这破房子,说不定就能拆迁!一拆迁,嘿嘿,补偿款到手,你这日子不就好过了?还能给儿子孙子多留点!”
老王头心里一动。拆迁?这个词他听过很多次,每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不过老赵头说得也有点道理,如果城南真搞起来了,政府说不定真会腾出手来管管他们这片儿。要是真能拆迁……他脑海里闪过儿子家那宽敞明亮的新房,还有小孙子胖乎乎的小脸。要是能分到一套大点的房子,或者拿到一笔钱,他就能去儿子家附近买个小户型,方便照顾孙子,也不用再看儿媳妇的脸色了。
“真的假的?别又是瞎传。”老王头嘴上怀疑,心里却忍不住琢磨起来。
“我骗你干啥?我儿子亲耳听他们领导说的!那领导还说了,这个项目是市里的重点工程,保密工作做得可好了,要不是他儿子公司正好在那个产业园旁边,这消息都传不出来!”老赵头信誓旦旦,“老王,这可是个机会!咱得盯着点!”
老王头点点头,没再说话。拆迁的念头像颗小石子,投进他死水般的心里,激起了几圈涟漪。他开始有点期待了。
两人在花坛边又聊了会儿别的,无非是哪个老邻居生病了,哪个菜市场鸡蛋便宜了。快到十点,老王头觉得肚子有点饿,就起身告辞,准备去菜市场转转,买点中午吃的。
菜市场离幸福里不远,走路十来分钟。老王头喜欢逛菜市场,热闹,有烟火气。他慢悠悠地晃过去,路上车水马龙,行人匆匆。他看着那些穿着光鲜亮丽的年轻人,觉得自己跟这个城市格格不入。
刚走到菜市场门口,一阵刺耳的警笛声突然由远及近,紧接着是好几辆!老王头吓了一跳,顺着声音望去,只见好几辆闪着红蓝灯的警车,还有两辆看起来特别笨重、像个大铁盒子的车,呼啸着朝着城南新区的方向飞驰而去!那速度,那阵仗,把路上的车都逼得靠边停。
“哎哟!这是咋了?出啥大事了?”旁边一个卖水果的小贩惊呼道。
“看着不像普通的警察啊,那大铁盒子是啥?装甲车?”另一个路人指着那车说。
老王头也看呆了。他活了大半辈子,只在电视里见过这种阵仗。这么多警车,还有那种看着就吓人的“装甲车”,一股不祥的预感猛地涌上心头。城南新区……不就是老赵头说的那个要搞生物科技产业园的地方吗?这动静,也太大了点吧?
“不会是……出事了吧?”老王头喃喃自语,心里“咯噔”一下。老赵头说的那个大项目,该不会……刚上马就出问题了?
他站在原地,看着警车和“装甲车”消失在远处的车流里,心里七上八下的。原本因为“拆迁”可能性而升起的一点小火苗,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浇得有点熄灭。他隐隐觉得,可能要出大事。
菜市场的菜他也没心思买了,随便买了两个馒头,就失魂落魄地往家走。一路上,他都在琢磨刚才看到的那一幕。警笛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回到幸福里,小区里似乎也有些异样。平时这个点,该是老人们聚在一起聊天打牌的时候,今天花坛边却空荡荡的。几个邻居凑在一起,正压低声音议论着什么,脸色都不太好看。
老王头凑过去,听见一个阿姨说:“……听我闺女说,城南新区那边,封路了!好大一片区域,警察拉着警戒线,不让任何人靠近!”
“啊?为啥呀?”另一个阿姨问。
“谁知道呢!我闺女说,她同事就住新区附近,早上出门还看见天上飞着无人机,嗡嗡的,怪吓人的。说是有‘紧急情况’,具体啥情况,谁也不知道!”
“紧急情况?能是啥情况?着火了?还是……出人命了?”有人猜测。
老王头心里一沉。封路?警戒线?无人机?这架势,比刚才看到的警车还严重!他想起老赵头说的那个“生物科技产业园”,心里越发不安。生物科技……研究基因细胞……万一……万一出了什么岔子……他不敢往下想。
他赶紧去找老赵头。老赵头家在一楼,老王头走到他家窗户下,敲了敲玻璃。
“老赵!老赵!在家吗?”
窗户“吱呀”一声开了,老赵头的脸探出来,脸色发白,一点也没有早上那股兴奋劲儿了。
“老王?你听说了吗?”老赵头声音都有些发抖。
“听说了,城南那边封路了?到底咋回事?”老王头急切地问。
“唉!别提了!”老赵头叹了口气,把窗户开大点,“我儿子刚才给我打电话了,吓死我了!他说他们公司接到通知,整个城南新区,从今天早上开始,紧急封锁!所有单位停工,学校停课,居民不让出门!说是……说是发现了一种……一种‘不明病原体’!”
“不明病原体?”老王头没听懂,“啥意思?是传染病?”
“对!就是传染病!我儿子说,官方还没公布消息,但内部已经传开了,说是非常严重,传染性极强,而且……而且症状很诡异!发病特别快!”老赵头的声音带着恐惧,“我儿子他们现在都被困在公司楼里,不让出来,食物和水都是统一配送的。他说外面全是警察和穿白大褂的人,跟拍电影似的!”
老王头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脑门。传染病?不明病原体?传染性强?发病快?这些词组合在一起,让他想起了那些灾难片里的场景。他腿有点软,赶紧扶住旁边的墙。
“那……那怎么办?咱们这儿离新区也不远啊!”老王头的声音也抖了。
“谁说不是呢!我儿子让我赶紧囤点吃的喝的,把门窗锁好,千万别出门!他说……说这事儿可能闹大了!”老赵头一脸惶恐,“老王,听我一句劝,赶紧去超市买点东西!米面油,方便面,矿泉水,能买多少买多少!万一……万一咱们这片儿也……”
老赵头没说完,但意思很明白。老王头彻底慌了。他一辈子没经历过这种事,非典那年他倒是记得,但感觉也没这么吓人啊!城南新区,那可是市政府重点发展的地方,高楼林立,人口密集,要是真在那边爆发了什么厉害的传染病……
“行!行!我马上去!”老王头也顾不得别的了,转身就往小区外跑。他脑子里一片空白,只有一个念头:赶紧买东西!囤货!
幸福里小区门口就有一个小超市。老王头冲进去,发现里面已经乱成一锅粥了!好几个居民正在抢东西,货架上的方便面、面包、矿泉水被一扫而空!收银台前排着长队,人人脸上都带着恐慌。
“老板!还有米吗?还有面条吗?”老王头冲到老板面前,大声问。
老板是个中年胖子,满头大汗,正忙着收钱:“没了!没了!米和面早上就卖光了!就剩点挂面了,你要不要?”
“要!要!给我来十包!”老王头也不管那么多了,只要能吃的就行。
“十包?没了!就剩三包了!”老板拿起三包挂面递给他。
老王头付了钱,又赶紧去抢货架上剩下的几瓶矿泉水和两包榨菜。等他抱着这点东西挤出超市,心里更慌了。这点东西,够干啥的?万一真封控起来,几天就吃完了。
他站在超市门口,看着街上行色匆匆的人群,很多人手里都拎着大包小包。警笛声似乎比刚才更密集了,远处还传来直升机的轰鸣声。整个城市,仿佛一下子被一种无形的恐惧笼罩了。
老王头抱着他那点可怜的“物资”,步履沉重地往家走。刚走到单元楼门口,就看见楼道里贴了一张通知,是社区居委会刚贴上去的,红纸黑字,特别醒目:
各位居民:
接上级部门紧急通知,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全体居民生命安全,自即刻起,本小区实施临时管控措施:
所有居民非必要不外出,居家等待进一步通知。
小区仅保留一个出入口(东门),由专人值守,进出需严格登记并测量体温。
请居民保持冷静,不信谣、不传谣,关注官方发布信息。
如有发热、咳嗽、乏力等不适症状,请立即联系社区居委会(电话:XXXXXXX)。
幸福里社区居委会
2025年9月16日
老王头看着这张通知,只觉得眼前发黑。临时管控!非必要不外出!这……这不就是变相封小区了吗?城南的“不明病原体”,这么快就……就蔓延到这边来了?!
他腿一软,差点坐在地上。旁边几个刚看完通知的居民,也都在议论纷纷,脸上写满了惊恐和不知所措。
“完了完了,真封了!”
“这可咋办啊?家里啥都没准备!”
“我孩子还在外面上班呢!回不来了怎么办?”
“这病到底多厉害啊?会不会死啊?”
恐慌像瘟疫一样在人群中迅速蔓延。老王头不敢再听,抱着东西,跌跌撞撞地爬上楼,回到自己那间小屋。他反手把门锁死,又搬了把椅子顶在门后,这才稍微觉得安全了一点。
他把那三包挂面、几瓶矿泉水和两包榨菜放在桌上,看着这点东西,心里一片绝望。这点东西,撑不了几天。他拿出老年机,想给儿子王磊打个电话,告诉他这边的情况,让他也注意安全。可拨过去,电话里却传来冰冷的女声:“您好,您拨打的用户暂时无法接通,请稍后再拨……”
无法接通?老王头又拨了几次,还是一样。他心里更慌了。儿子是不是也遇到麻烦了?城南新区离儿子住的地方更近!他会不会……他不敢想下去。
老王头瘫坐在椅子上,浑身发冷。窗外,警笛声、直升机声此起彼伏,整个城市仿佛陷入了一片混乱。他想起早上老赵头说的“生物科技产业园”,想起那些呼啸而过的警车和“装甲车”,想起超市里抢购的人群,想起楼道里那张刺眼的“紧急通知”……
这一切,都像一场噩梦。可这不是梦,是真真切切发生在眼前的事。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惧,像冰冷的潮水,瞬间将他淹没。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头子,只想安安稳稳地过完下半辈子,可现在,连这点卑微的愿望,似乎都要被打破了。
他不知道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不知道那个“不明病原体”有多可怕,不知道这种封控要持续多久,更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过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老王头抱着胳膊,缩在椅子里,身体控制不住地微微发抖。屋子里很安静,只有他粗重的呼吸声和窗外越来越嘈杂的警报声。他看着桌上那点可怜的食物,看着墙上那面旧挂钟,秒针“滴答滴答”地走着,每一下,都像敲在他的心上。
时间,在这一刻,变得无比漫长,又无比短暂。灾难的阴影,已经悄无声息地笼罩了他,笼罩了这座他生活了一辈子的城市。而他能做的,似乎只有等待,等待一个未知的、充满恐惧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