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第二天早上五点半,宿舍区的广播就响了,“东方红”的旋律把林晚秋从梦里叫醒。她揉了揉眼睛,坐起身一看,同宿舍的另外两个工友已经在穿衣服了,王丽娟的床铺却空着——估计是昨天挨了批评,故意晚点去车间躲躲。

林晚秋麻利地叠好被子,换上蓝色工装,揣上饭盒就往车间走。早上的空气还带着点凉,路边的梧桐树叶子上挂着露水,几个骑着自行车的工人从她身边经过,车铃“叮铃铃”响着,透着股热闹劲儿。

走到细纱车间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嗡嗡”的机器声,组长老周已经在检查设备了。他看见林晚秋,笑着招招手:“晚秋,来得挺早啊,先去把你那台机器的纱锭清点一下,等会儿开工要用。”

“好嘞,周组长!”林晚秋应了一声,拿起工具盒就往自己的机位走。

她刚把纱锭摆好,张姐也来了,手里还拿着两个白面馒头,塞给林晚秋一个:“拿着,我妈昨天给我蒸的,你昨天帮我盯了会儿机器,谢你的。”

林晚秋没客气,接过来咬了一口,热乎的馒头带着麦香,比食堂的玉米面馒头好吃多了:“谢谢张姐,回头我给你带我妈腌的咸菜。”

两人正说着话,车间里的工人陆续到齐了,王丽娟最后一个进来,耷拉着脑袋,不敢看林晚秋和张姐,径直走到自己的机位上,闷头整理工具。

七点整,车间主任王建国来了,手里拿着个小本子,站在车间中间喊:“大家先停一下,说个事儿。昨天咱们车间的废品率出来了,还是有点高,主要问题还是细纱机缠纱——缠一次就得停机器处理,不仅耽误时间,还浪费棉纱。老周,你是组长,得多琢磨琢磨,看看能不能想个办法解决。”

老周皱着眉点头:“我知道,这缠纱的问题确实头疼,我跟几个老工人研究过好几次,都没找到好法子。”

工人们也纷纷议论起来:“可不是嘛,我昨天那台机器,一个小时缠了三次,手都快磨破了。”“浪费的棉纱都够做半件工装了,这个月奖金又得少拿。”“要是能解决缠纱问题,咱们的产量肯定能上去。”

林晚秋听着大家的抱怨,心里一动。她前世在细纱车间干了两年多,后来又去了打包车间,对细纱机的构造很熟悉。那时候车间也一直被缠纱问题困扰,直到后来有个老工人偶然把导纱钩的角度调了一下,缠纱的次数才少了点——不过那都是好几年后的事了,现在没人想到这个办法。

她低头看了看自己机位上的细纱机,导纱钩是固定在机器上的,角度有点陡,棉纱经过的时候容易被勾住,尤其是纱线比较细的时候,一勾就断,断了的纱线缠在锭子上,就得停机清理。

要是能把导纱钩的角度调得平缓一点,再把钩头打磨光滑,是不是就能减少缠纱了?

林晚秋越想越觉得可行,她走到老周身边,小声说:“周组长,我有个想法,不知道能不能试试?”

老周愣了一下,看着她:“你有想法?说说看。”

周围的工人也都看了过来,王丽娟抬起头,眼神里带着点不屑,好像在说“一个学徒能有什么好主意”。

林晚秋指着细纱机上的导纱钩说:“我觉得缠纱可能跟这个导纱钩有关,你看它现在的角度太陡了,纱线经过的时候容易被勾住。要是咱们把导纱钩的角度调得平缓一点,再把钩头磨光滑,说不定就能减少缠纱。”

老周凑过去看了看导纱钩,又摸了摸钩头,若有所思:“你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有点道理。不过这导纱钩是固定的,怎么调角度啊?而且磨光滑了,会不会影响纱线的张力?”

“我觉得可以用钳子把导纱钩稍微掰一点,调整一下角度,不用调太多,一点点就行。钩头的话,用砂纸打磨,磨到不刮手就行,应该不会影响张力。”林晚秋解释道,她前世见过老工人这么做,虽然当时只是微调,但效果很明显。

老周犹豫了一下,又看了看王主任:“王主任,要不咱们找一台机器试试?反正现在这缠纱问题也解决不了,死马当活马医呗。”

王主任也走了过来,看了看导纱钩,又看了看林晚秋:“行,那就试试。老周,你找个钳子和砂纸,选一台问题最严重的机器,让晚秋试试。”

王丽娟在旁边阴阳怪气地说:“周组长,王主任,这导纱钩要是调坏了,机器没法用了咋办?她一个学徒,懂什么啊,别到时候耽误大家干活。”

林晚秋没理她,只是看着老周:“周组长,要是调坏了,我负责,大不了我加班把机器修好。”

老周瞪了王丽娟一眼:“你少说两句,人家晚秋有想法敢说出来,总比你在这儿瞎嘀咕强。”

王丽娟脸一红,低下头不说话了。

老周很快找来了钳子和砂纸,选了一台昨天缠纱最严重的机器,停了机,让林晚秋动手。

林晚秋深吸一口气,拿起钳子,小心翼翼地夹住导纱钩的根部,一点一点地往平缓的方向掰。她不敢用太大力,怕把导纱钩掰断,只能一点点调整角度。

周围的工人都围了过来,屏住呼吸看着她,车间里只剩下钳子夹着金属的“咯吱”声。

调了大概五分钟,林晚秋把钳子拿开,看了看角度:“差不多了,现在这个角度应该刚好。”

然后她拿起砂纸,蘸了点水,开始打磨导纱钩的钩头。她磨得很仔细,一边磨一边用手摸,直到钩头变得光滑,再也不刮手为止。

“好了,周组长,你看看行不行?”林晚秋直起腰,擦了擦额头的汗。

老周走过去,仔细看了看调整后的导纱钩,又摸了摸钩头,点了点头:“看着还行,角度调得不多,钩头也磨光滑了。那咱们开机试试?”

王主任点了点头:“开机试试。”

老周打开机器开关,机器“嗡嗡”地运转起来,他把棉纱穿过导纱钩,绕在锭子上,开始纺纱。

所有人都盯着那台机器,眼睛都不敢眨一下。

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机器运转得很平稳,没有出现缠纱的情况。

之前这台机器,最多一分钟就会缠一次纱,现在都三分钟了,还没缠!

老周兴奋地说:“有效果!真的有效果!”

周围的工人也都欢呼起来:“太好了!终于不缠纱了!”“晚秋,你可真行啊!”

王丽娟的脸变得通红,低着头,再也不敢说话了。

王主任也笑了:“好啊,晚秋,你这个想法真不错!老周,赶紧把其他机器的导纱钩也都调一下,打磨一下,争取今天把所有机器都弄好。”

“好嘞!”老周干劲十足,立马招呼几个老工人,“大家都过来帮忙,一人负责一台机器,按照晚秋说的方法,调角度,磨钩头,争取中午之前弄完!”

工人们都很积极,纷纷拿起工具,开始调整导纱钩。林晚秋也没闲着,她帮着指导大家,告诉大家角度要调多少,怎么打磨才不会影响机器。

王丽娟被老周安排去给大家递工具,她不情不愿地拿着钳子和砂纸,走到林晚秋身边的时候,故意把砂纸往地上一扔:“拿好了,别掉了。”

林晚秋弯腰捡起砂纸,没跟她计较——现在她满心都是解决缠纱问题,没空跟王丽娟吵架。

一上午的时间,大家齐心协力,把车间里所有细纱机的导纱钩都调整好了,打磨光滑了。中午开工的时候,所有机器都运转起来,缠纱的情况比之前少了太多,之前平均每台机器一小时缠三次,现在一小时最多缠一次,有时候甚至一次都不缠。

工人们都很高兴,干活的效率也高了不少。张姐一边接线,一边跟林晚秋说:“晚秋,你可帮了咱们车间一个大忙了!这下咱们这个月的废品率肯定能降下来,奖金也能多拿点了。”

“是啊,晚秋,你这脑子真灵光,以后肯定有出息。”旁边的李桂兰也笑着说。

林晚秋心里也很高兴,她没想到自己的一个小建议,能帮大家解决这么大的问题。这让她更加坚信,凭着前世的经验和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在纺织厂站稳脚跟。

中午吃饭的时候,王主任特意把林晚秋叫到了食堂的小桌子旁,还给她打了一份红烧肉:“晚秋,来,吃点肉,补补身子。你这次立了大功,我已经跟厂里汇报了,想给你申请提前转正,再发点奖金。”

林晚秋愣了一下,连忙说:“王主任,不用这么麻烦,我就是提了个建议,大家一起动手才解决的问题,不用给我奖金,能提前转正我就很满足了。”

“这是你应得的。”王主任笑着说,“咱们厂就需要你这样肯动脑筋、肯吃苦的年轻人。你放心,提前转正的事,我已经跟厂长说了,厂长也很支持,估计过两天就能批下来。”

林晚秋心里一阵激动,前世她因为王丽娟的陷害,一直没能转正,只能当个临时工,干最累的活,拿最少的钱。这一世,她才来厂里没几天,就因为解决了缠纱问题,能提前转正了,这对她来说,是多大的鼓励啊!

“谢谢王主任,我以后一定会好好干,不辜负您的期望!”林晚秋真诚地说。

王丽娟坐在不远处的桌子旁,看着林晚秋和王主任有说有笑,还吃着红烧肉,心里嫉妒得不行。她手里的筷子用力戳着米饭,心里琢磨着:“不能就这么让林晚秋得意下去,得想个办法,让她出个丑。”

下午干活的时候,王丽娟趁大家不注意,偷偷走到林晚秋的机器旁,看了看调整后的导纱钩,心里有了个坏主意。她趁林晚秋去打水的功夫,用钳子把林晚秋机器上的导纱钩又掰回了原来的角度,还故意把钩头弄得有点变形。

林晚秋打水回来,刚开机没一会儿,就听见“咔”的一声,纱线断了,缠在了锭子上。

她皱了皱眉,赶紧停机清理,心里纳闷:“怎么回事?早上刚调好的,怎么又缠纱了?”

她检查了一下导纱钩,发现角度又变回去了,钩头还变形了。林晚秋一下子就明白了,肯定是有人故意搞鬼。

她抬头看了看王丽娟,王丽娟正低着头干活,嘴角却带着点得意的笑。

林晚秋没声张,只是默默地拿起钳子和砂纸,重新调整导纱钩的角度,打磨钩头。她知道,现在跟王丽娟吵架没用,只会耽误干活,还会让王主任和老周觉得她事多。

张姐注意到了她的动作,走过来小声问:“晚秋,怎么了?导纱钩又坏了?”

林晚秋点了点头,小声说:“嗯,不知道谁给掰回去了,还弄变形了。”

张姐顺着她的目光看了看王丽娟,咬牙切齿地说:“肯定是王丽娟干的!这女人太坏了,见不得别人好!”

“算了,别跟她计较了,我重新弄好就行。”林晚秋一边打磨钩头,一边说,“只要咱们把活干好,她再怎么使坏也没用。”

张姐叹了口气:“你就是太老实了。不过你说得对,咱们好好干活,让她羡慕去吧!”

林晚秋很快就把导纱钩重新调整好了,开机后,机器又恢复了平稳,再也没出现缠纱的情况。

王丽娟见自己的小动作没起作用,心里更气了,但也不敢再动手脚了——刚才她掰导纱钩的时候,差点被老周看见,要是再被发现,肯定没好果子吃。

接下来的几天,车间里的缠纱问题解决了,废品率直线下降,产量也提高了不少。王主任每天都来车间查看情况,每次都夸林晚秋能干。

周五下午,王主任拿着一张通知单,在车间里宣布:“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林晚秋因为提出改进导纱钩的方法,解决了车间的缠纱问题,厂里决定给她提前转正,从下个月开始,享受正式工人的待遇,另外,还发五十块钱奖金,作为奖励!”

车间里顿时响起了掌声,张姐和李桂兰都跑过来跟林晚秋道喜:“晚秋,恭喜你啊!终于转正了!”“五十块钱奖金呢,够买一件新衣服了!”

林晚秋拿着王主任递过来的转正通知单,心里激动得不行。她紧紧攥着通知单,感觉这张纸比什么都重——这是她重生后,靠自己的努力得到的第一个认可,也是她逆袭之路的重要一步。

王丽娟站在人群后面,脸色难看,没跟林晚秋道喜,转身就走了。

王主任拍了拍林晚秋的肩膀:“晚秋,好好干,以后厂里还有更多机会等着你。对了,下周一,华北纺织原料供应站的沈站长要来咱们厂考察,主要是看看咱们原料的使用情况,还有产量的提升情况。你到时候也跟我一起,给沈站长介绍一下你改进导纱钩的方法,让他也看看咱们厂的年轻人有多能干。”

“沈站长?”林晚秋愣了一下,这个名字有点耳熟,她想了想,突然记起来了——前世,就是这个沈站长,掌握着棉花、化纤等原料的分配权,很多纺织厂都得看他的脸色。后来红旗厂因为原料供应不足,产量下降,最后还是靠沈站长帮忙,才争取到了更多的原料。

没想到,这一世,她竟然要跟沈站长见面了。

“好,我知道了,王主任,我一定好好准备。”林晚秋说。

王主任满意地点点头:“行,那你先干活吧,下周一早上八点,在办公楼门口等我。”

晚上回到宿舍,林晚秋把转正通知单小心翼翼地收进枕头底下,又拿出纸和笔,开始回忆改进导纱钩的细节,准备下周一跟沈站长介绍。

她知道,跟沈站长的见面,可能会是她的另一个机会。沈站长手里握着原料分配权,要是能得到他的认可,以后厂里的原料供应就有保障了,她的工作也能更顺利。

而且,她记得前世沈站长是个很看重能力的人,不搞裙带关系,只要你有真本事,他就会认可你。

想到这里,林晚秋的心里充满了期待。她相信,只要自己好好准备,一定能给沈站长留下好印象。

第二天是周六,厂里放假。林晚秋拿着刚发的五十块钱奖金,去了镇上的供销社。她给母亲买了两斤红糖,给弟弟买了几本复习资料——弟弟明年就要高考了,得多帮他准备准备。她还给自己买了一块蓝色的布料,想做一件新工装。

从供销社出来,林晚秋又去了邮局,给家里寄了二十块钱和红糖,还写了一封信,告诉母亲自己提前转正的好消息,让母亲放心。

寄完东西,林晚秋走在镇上的路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心里充满了希望。

重生后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解决了缠纱问题,提前转正,马上还要见到沈站长,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林晚秋知道,这只是开始,以后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她,但她不怕。她有前世的经验,有这一世的决心,还有身边支持她的人,她相信,自己一定能在这个年代,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周日晚上,林晚秋把介绍改进导纱钩的稿子反复看了好几遍,直到能熟练地背下来。她还特意把自己的工装洗了一遍,熨得平平整整的,准备周一以最好的状态见沈站长。

躺在床上,林晚秋想着明天的见面,心里有点紧张,但更多的是期待。她不知道沈站长是个什么样的人,会不会认可她的方法,但她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事情做好。

窗外的月亮很亮,透过窗户照进宿舍,洒在林晚秋的脸上。她闭上眼睛,在心里默默地说:“明天,加油!” elLsQOo5rZo5Wa3SAAVUhFfRkDfkSfyAoIBFfJBpmABykiKFHz7BVULduUYUDb9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