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章
车间里的“定时炸弹”

第二天早上六点半,林晚秋就醒了。

窗外天刚蒙蒙亮,寒风拍打着窗户,发出“呜呜”的响声。她麻利地穿上昨天领的蓝色工装,工装是劳动布做的,又厚又硬,穿在身上有点板挺,不过特别耐脏——车间里到处是棉絮,浅色衣服根本穿不住。

她叠好被子,走出房间时,妈已经在厨房忙活了。铝制的锅里冒着热气,飘出玉米粥的香味,案板上摆着两个白面馒头,还有一小碟咸菜,旁边居然还放着一个煮鸡蛋。

“妈,怎么还煮鸡蛋了?”林晚秋赶紧走过去,想帮忙烧火。

“你第一天上班,得吃点好的,有力气干活。”妈把鸡蛋剥好,塞进林晚秋手里,“车间里机器多,声音大,你可得小心点,别被机器碰到手。有啥不懂的,多跟老工人问问,别不好意思。”

“知道了妈,你放心吧。”林晚秋咬了一口鸡蛋,心里暖暖的。前世她上班第一天,妈也是这么叮嘱她,可那时候她没放在心上,觉得自己年轻,学东西快,结果后来因为毛躁,差点被纺纱机绞到头发。这一世,她绝不会再犯那种错。

爸也起来了,他穿着一身旧工装,手里拿着饭盒,对林晚秋说:“我跟你顺道,一起去厂里。正好我去车间看看,跟你们主任打个招呼,让他多照看你点。”

“爸,真不用。”林晚秋赶紧摆手,“我自己能行,您要是去打招呼,别人该说我走后门了。”

爸愣了愣,随即笑了:“行,听你的。你长大了,有自己的主意了。不过要是真遇到难处,可别憋着,跟家里说。”

“嗯!”林晚秋用力点头。

吃完饭,父女俩一起出门。早上的天特别冷,哈出的白气能在空中飘好一会儿。爸推着二八大杠自行车,让林晚秋坐后座,林晚秋不肯:“爸,我跟您一起走,就当锻炼了。”

两人并排走着,路上遇到不少去厂里上班的工人,大多是爸的同事,都热情地打招呼:“老林,这是你闺女吧?今天第一天上班?”

“是啊,以后还请大家多照顾。”爸笑着回应。

林晚秋也跟着点头问好,心里暗暗记下这些人的面孔——前世她在厂里没少受大家照顾,这一世,她也要跟大家处好关系。

很快就到了红星纺织厂门口,老张已经在门口值班了,看到林晚秋,笑着打招呼:“晚秋丫头,第一天上班,精神头不错啊!”

“张大爷早!”林晚秋笑着回应。

“快进去吧,车间七点半点名,别迟到了。”老张指了指厂里。

林晚秋跟爸道别,快步走进厂里。刚走到办公楼附近,就看到李娟从后面跑过来,手里拿着一个花布包,脸上带着甜甜的笑:“晚秋姐,你也这么早啊!我还以为我要迟到了呢。”

“早点来熟悉熟悉环境。”林晚秋淡淡地说。

“是啊,我也是这么想的。”李娟凑到林晚秋身边,压低声音说,“晚秋姐,你说咱们会分到哪个车间啊?我听说纺纱车间最累,织布车间稍微轻松点,要是能分到检验科就好了,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

林晚秋心里冷笑——李娟前世就是被分到了检验科,后来因为跟科长搞好关系,才敢那么肆无忌惮地陷害她。这一世,她绝不会让李娟那么顺利。

“分到哪个车间都一样,好好干活就行。”林晚秋不咸不淡地说。

李娟碰了个软钉子,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不过很快又恢复了原样:“晚秋姐说得对,是我想多了。咱们快走吧,一会儿该点名了。”

两人走到纺纱车间门口时,里面已经来了不少工人,大多穿着跟她们一样的蓝色工装,手里拿着搪瓷缸,三三两两地聊着天。车间的大门敞开着,里面传来“轰隆轰隆”的机器声,还夹杂着棉絮的味道。

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走了过来,他个子很高,皮肤黝黑,脸上带着一道浅浅的疤痕,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工装,腰间系着一条牛皮腰带,看起来很严肃。

“你们俩是新来的?”男人开口问道,声音洪亮。

“是,我们是昨天报到的,我叫林晚秋,她叫李娟。”林晚秋赶紧回答。

“我是纺纱车间的主任,姓王,你们叫我王主任就行。”王主任上下打量了她们一番,“咱们纺纱车间是厂里最累的车间,每天要站八个小时,还要跟机器打交道,你们能吃苦不?”

“能!”林晚秋和李娟异口同声地说。

“能吃苦就好。”王主任点了点头,“现在车间里缺人手,尤其是梳棉机那边,正好你们俩就去梳棉机组,跟着赵组长学。赵组长是老工人了,技术好,你们多跟他学学。”

林晚秋心里一喜——她正想去梳棉机组,看看机器的情况呢!

李娟脸上却闪过一丝不情愿,不过很快就掩饰过去了:“谢谢王主任,我们会好好学的。”

王主任领着她们走进车间,里面比外面更吵,机器声震得人耳朵嗡嗡响。地上铺着水泥地,到处是散落的棉絮,几个工人正在机器旁边忙碌着,手里拿着工具,时不时地调整一下机器。

走到车间中间,王主任指着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说:“老赵,这两个是新来的工人,分到你组里,你带带她们。”

那个叫赵组长的男人抬起头,他头发花白,背有点驼,手里拿着一个扳手,脸上没什么表情:“知道了王主任。”

王主任走后,赵组长上下看了看林晚秋和李娟:“你们俩以前没接触过梳棉机吧?”

“没有。”林晚秋摇摇头。

“没接触过也好,从头学起。”赵组长把手里的扳手放在机器上,“梳棉机是纺纱的关键设备,主要是把棉花梳成棉条,再送到下一道工序。这机器看着简单,其实讲究多着呢,稍微不注意,就会出问题。”

他指了指旁边一台正在运转的机器:“这就是梳棉机,你们先看着,别乱动,我先给你们讲讲基本操作。”

林晚秋赶紧凑过去,仔细观察着梳棉机。这台机器看起来很旧,外壳上布满了油污和棉絮,上面有几个滚筒,正在不停地转动,棉花从机器的一端进去,另一端出来,变成了细细的棉条。

她注意到,机器的罗拉间隙好像有点大,而且轴承的地方有轻微的异响——这正是前世导致机器出问题的原因!罗拉间隙过大会导致棉条不均匀,容易出现断头,而轴承异响说明轴承磨损严重,如果不及时更换,很可能会导致机器骤停,甚至损坏。

“赵组长,”林晚秋忍不住开口,“我看这机器的罗拉间隙好像有点大,而且轴承那边好像有响声,是不是该调整一下?”

赵组长愣了一下,随即皱起眉头:“你个新来的丫头,懂什么?这机器我都操作十年了,好不好用我还不知道?罗拉间隙是我亲手调的,没问题!轴承响是因为天冷,机器没预热好,等会儿就好了。”

林晚秋还想再说什么,李娟却拉了拉她的胳膊,笑着对赵组长说:“赵组长,您别生气,晚秋姐就是好奇,她以前没见过梳棉机,所以随便问问。我们肯定会好好听您的话,不乱说乱动的。”

赵组长瞪了林晚秋一眼:“知道就好,新人就该有新人的样子,多听多看少说话,别以为自己有点文化就了不起,车间里的事,不是靠书本就能懂的。”

林晚秋心里有点委屈,可她知道,赵组长是老工人,性格固执,现在自己是新人,说什么他都不会相信。只能等以后有机会,再想办法证明自己。

“对不起赵组长,我知道错了,以后我会多听您的。”林晚秋低下头说。

赵组长哼了一声,没再说话,转身开始给她们讲解梳棉机的操作步骤:“你们看,这个是喂棉罗拉,负责把棉花送进去,这个是梳棉滚筒,上面有针布,用来梳理棉花……”

林晚秋认真地听着,时不时地记在心里。前世她虽然做过技术员,但是对梳棉机的具体操作记得不是很清楚,现在正好趁这个机会,重新学习一下。

李娟却显得有点心不在焉,时不时地东张西望,好像对机器没什么兴趣。

过了一会儿,赵组长让她们试着给机器喂棉花。林晚秋小心翼翼地拿起棉花,按照赵组长说的,慢慢放进喂棉罗拉里,眼睛紧紧盯着机器的运转情况。

李娟也学着林晚秋的样子喂棉花,可她动作有点毛躁,不小心把棉花掉在了地上,还差点碰到运转的滚筒。

“小心点!”赵组长赶紧走过去,把李娟拉到一边,“你这丫头,怎么这么毛躁?这滚筒转速快,要是碰到手,手指头都能绞掉!”

李娟吓得脸都白了,赶紧点头:“对不起赵组长,我下次一定小心。”

赵组长没好气地说:“你跟林晚秋好好学学,人家比你细心多了。”

李娟脸上闪过一丝嫉妒,不过很快就恢复了笑容:“是,我会跟晚秋姐好好学的。”

上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十一点半的时候,车间里的机器停了下来,工人们纷纷拿出自己的饭盒,准备吃饭。

林晚秋也拿出妈给她准备的饭盒,里面是两个白面馒头,还有一小碟炒青菜和一个煮鸡蛋。她找了个角落,坐在地上,开始吃饭。

刚吃了两口,李娟就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个花布饭盒,笑着说:“晚秋姐,我妈给我带了红烧肉,你尝尝?”

林晚秋抬头一看,李娟的饭盒里果然有几块红烧肉,看起来油汪汪的。不过她知道,李娟这个人爱面子,而且喜欢占小便宜,要是吃了她的肉,以后指不定要让她帮什么忙。

“不用了,谢谢你,我自己带的够吃了。”林晚秋笑着拒绝。

李娟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不过很快又说:“那好吧,你要是不够吃,再跟我说。”

她在林晚秋旁边坐下,打开饭盒,开始吃饭,一边吃一边跟旁边的工人聊天:“张姐,你们在这车间干了多少年了?是不是特别累啊?”

旁边的张姐是个三十多岁的女人,脸上带着笑容:“我都干五年了,累是累点,不过工资还不错,比别的厂高。你要是能吃苦,在这干挺好的。”

“那倒是。”李娟点了点头,然后压低声音说,“张姐,你刚才是不是听到了?林晚秋刚才还说梳棉机有问题,赵组长都生气了,她一个新人,怎么就敢随便说机器的事啊?”

张姐看了林晚秋一眼,笑着说:“新人嘛,不懂事,赵组长脾气是爆了点,不过人挺好的,你跟林晚秋好好学就行,别想太多。”

林晚秋假装没听到她们的对话,继续吃着饭,心里却更加坚定了要证明自己的想法——她一定要让赵组长和其他工人知道,自己不是随便乱说,梳棉机确实有问题。

吃完饭,有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工人们有的坐在地上聊天,有的靠在机器上睡觉,还有的去车间外面的水龙头旁边打水。

林晚秋趁着休息时间,又走到梳棉机旁边,仔细观察起来。她发现,除了之前注意到的罗拉间隙和轴承问题,机器的针布也有点磨损了——针布是梳棉机的关键部件,磨损严重会导致梳理出来的棉条不均匀,出现杂质,影响纱线的质量。

她想找个工具,量一下罗拉间隙,可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合适的工具。这时候,她看到仓库的刘大爷推着一辆小车,从车间门口经过,车上放着一些零件。

林晚秋赶紧跑过去:“刘大爷,您等一下。”

刘大爷停下脚步,看到是林晚秋,笑着说:“是你啊,丫头,有事吗?”

“刘大爷,您那有塞尺吗?我想量一下梳棉机的罗拉间隙。”林晚秋问道。

“塞尺?有倒是有,不过你要那个干嘛?”刘大爷疑惑地看着她,“你一个新人,别乱动机器,要是弄坏了,赵组长该骂你了。”

“我就是想看看间隙合不合适,我觉得好像有点大。”林晚秋解释道。

刘大爷皱了皱眉:“赵组长调的间隙,应该没问题吧?他可是老工人了。不过你要是真想量,我可以给你拿一把,但是你可别告诉赵组长是我给你的。”

“谢谢刘大爷,我不会说的!”林晚秋高兴地说。

刘大爷从车上拿出一把小小的塞尺,递给林晚秋:“用完了记得还给我,这东西可是精密工具,别弄丢了。”

“知道了,谢谢刘大爷!”林晚秋接过塞尺,赶紧跑回梳棉机旁边。

她小心翼翼地把塞尺插进罗拉间隙里,看了看刻度——果然,间隙比标准值大了0.2毫米!虽然看起来不多,但是对梳棉机来说,这个误差已经很大了,很容易导致棉条不均匀。

她又检查了一下轴承,发现轴承的磨损程度比她想象的更严重,转动的时候,不仅有异响,还伴有轻微的震动。

就在她准备把塞尺收起来的时候,赵组长走了过来,看到她手里的塞尺,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你手里拿的什么?谁让你动工具的?”

林晚秋心里一紧,赶紧把塞尺藏在身后:“没……没什么,赵组长。”

“没什么?”赵组长走过来,一把夺过她手里的塞尺,“这不是塞尺吗?你一个新人,拿这个干什么?是不是想乱动机器?我跟你说过多少次,新人要多听多看少说话,你怎么就是不听?”

“赵组长,我就是想量一下罗拉间隙,我发现间隙有点大,可能会影响棉条质量。”林晚秋赶紧解释。

“影响质量?”赵组长冷笑一声,“我调了十年的间隙,从来没出过问题,你一个刚进厂的丫头,凭什么说有问题?我看你就是闲的没事干,想找事!”

这时候,李娟也走了过来,拉着赵组长的胳膊,笑着说:“赵组长,您别生气,晚秋姐肯定不是故意的,她就是好奇,想学习一下。您消消气,我帮您把塞尺还回去。”

赵组长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一点:“还是你懂事。林晚秋,我警告你,以后不准再乱动工具,更不准随便说机器有问题,要是再让我看到,我就把你调去打扫卫生!”

“知道了赵组长。”林晚秋低下头,心里却很不服气——明明是机器有问题,为什么就没人相信她呢?

下午上班的时候,梳棉机果然开始出现小问题。先是棉条偶尔出现断头,然后梳理出来的棉条上出现了一些杂质。赵组长以为是操作不当,把负责操作机器的刘姐骂了一顿。

刘姐委屈地说:“赵组长,我一直按照标准操作,不知道怎么回事,今天棉条就是不对劲。”

“还敢顶嘴?肯定是你干活不认真!”赵组长没好气地说。

林晚秋站在旁边,心里着急——她知道,这是机器的问题,再这样下去,次品率肯定会上升,要是影响了生产,后果就严重了。

她想再跟赵组长说一次,可看到赵组长那严肃的表情,又把话咽了回去。她知道,现在说什么都没用,只能等晚上下班的时候,找机会跟王主任反映一下情况。

好不容易熬到下午五点半,下班的铃声响了,工人们纷纷收拾东西,准备回家。林晚秋趁着赵组长不在,赶紧找到王主任的办公室。

办公室的门是敞开的,王主任正在收拾文件。林晚秋深吸一口气,走了进去:“王主任,您在吗?”

王主任抬起头,看到是林晚秋,有点惊讶:“是你啊,有事吗?”

“王主任,我想跟您反映一下梳棉机的情况。”林晚秋赶紧说,“我发现车间里的梳棉机罗拉间隙过大,轴承磨损严重,还有针布也有点磨损,要是不及时维修,可能会导致次品率上升,甚至影响生产。”

王主任皱了皱眉:“你说的是真的?赵组长没跟我说过啊。”

“是真的,我今天用塞尺量过,罗拉间隙比标准值大了0.2毫米,而且轴承已经有异响了。”林晚秋肯定地说,“赵组长觉得我是新人,不懂,不相信我的话,所以我只能跟您反映。”

王主任想了想,说:“你一个新人,能注意到这些细节,挺不错的。不过梳棉机的情况,我还是得跟赵组长确认一下,毕竟他是老工人,经验丰富。这样吧,明天我去车间看看,要是真有问题,我会安排人维修的。”

“谢谢王主任!”林晚秋高兴地说。

“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王主任笑了笑,“你要是以后再发现什么问题,随时跟我反映。咱们车间要的就是细心的工人。”

林晚秋走出王主任的办公室,心里松了一口气——总算有人愿意听她的话了。虽然还不知道王主任明天会不会真的去检查机器,但至少有了希望。

她走出车间,看到李娟正在门口等她:“晚秋姐,你怎么才出来啊?我还以为你走了呢。”

“有点事跟王主任说。”林晚秋淡淡地说。

“跟王主任说事?”李娟好奇地问,“什么事啊?是不是跟梳棉机有关啊?”

林晚秋心里咯噔一下——李娟怎么知道她跟梳棉机有关?难道她一直在跟踪自己?

“没什么,就是问问以后的工作安排。”林晚秋掩饰道。

“哦,这样啊。”李娟点了点头,脸上却闪过一丝怀疑,“那咱们一起回家吧,我有点害怕走夜路。”

林晚秋想拒绝,可又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只能点了点头:“好。”

两人一起走出工厂大门,路上,李娟一直在说车间里的事,一会儿抱怨机器太吵,一会儿说赵组长太凶,林晚秋只是偶尔应一声,心里却在想——李娟这个人太精明了,以后一定要离她远点,免得被她算计。

走到岔路口,林晚秋停下脚步:“我家到了,你自己回去吧,路上小心点。”

“好,晚秋姐再见,明天见!”李娟笑着说。

林晚秋点了点头,转身往家的方向走去。她一边走,一边想明天的事——希望王主任能早点发现梳棉机的问题,及时维修,不然等机器真的出了故障,就来不及了。

回到家,妈已经做好了晚饭,看到林晚秋回来,赶紧问:“晚秋,第一天上班累不累啊?有没有人欺负你?”

“不累,大家都挺好的,没人欺负我。”林晚秋笑着说,“妈,我跟您说个事,我今天发现车间里的梳棉机有问题,跟王主任反映了,他说明天去检查。”

“梳棉机有问题?”妈担心地问,“你一个新人,别乱说话,要是被领导批评了怎么办?”

“妈,我没乱说,我真的看到机器有问题了,王主任说会去检查的。”林晚秋安慰道。

爸也说:“既然你跟王主任反映了,那就等明天看看情况。你在车间好好干活,别跟同事闹矛盾,尤其是跟领导,要尊敬点。”

“知道了爸。”林晚秋点了点头。

晚饭的时候,林晚秋跟爸妈说了车间里的情况,包括赵组长的固执,李娟的虚伪,还有其他工人的态度。爸妈听了,都叮嘱她要小心行事,别太冲动。

吃完饭,林晚秋回到自己的房间,坐在书桌前,拿出纸和笔,凭着记忆画了一张梳棉机的简图,在上面标出了需要维修的地方——罗拉间隙、轴承、针布。她想,要是明天王主任检查的时候有疑问,她可以把这张图给他看。

画完图,她又想起前世的事——前世就是因为梳棉机没及时维修,导致次品率飙升,车间主任为了推卸责任,把罪名安在了几个新人身上,其中就包括她。这一世,她一定要阻止这件事的发生,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厂里的生产。

她把图纸收好,躺在床上,闭上眼睛。虽然第一天上班有点累,但是她心里很充实——她已经迈出了改变命运的第一步,接下来,她要继续努力,解决梳棉机的问题,然后一步步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窗外的寒风还在呼啸,可林晚秋的心里却充满了希望。她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改变前世的悲剧,让爸妈过上好日子,让红星纺织厂越来越好。 ofXQ7r8ckJpG+gWyVmJwgXT8PxuYlAFtdyxMJjnUw77kdmtIaDeSijRgPN1Eii+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