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傍晚六点半,夕阳的余晖透过客厅的落地窗,在地板上投下暖金色的光斑。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林薇正在厨房忙碌,锅铲碰撞的声音清脆悦耳。陆巡刚结束一天的工作,脱下沾着些许灰尘的外套挂在衣架上,指尖还残留着建筑模型胶水的微弱气味。他走到沙发旁,习惯性地揉了揉女儿陆小雨的头顶,小姑娘正趴在地毯上,用彩色积木搭建一座歪歪扭扭的“城堡”,嘴里还念念有词,时不时抬头冲陆巡露出甜甜的笑容。
“爸爸,你看我的城堡,比上次你带我去的公园城堡还大。”陆小雨仰起脸,眼睛亮得像盛着星光,脸颊上沾了一点红色的颜料,模样格外可爱。她伸出小手,指着城堡最高处的一块黄色积木,“这个是塔楼,里面可以住好多好多人呢。”
陆巡笑了笑,在她身边坐下,拿起一块蓝色积木帮她补在城堡的“塔楼”侧面,耐心地说:“咱们小雨的城堡确实厉害,不过下次可以把地基搭得再稳一点,你看这里,要是地基不牢固,塔楼很容易就倒了。就像爸爸盖房子一样,地基是最重要的。”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指了指积木城堡底部松散的部分,演示着如何调整积木的摆放位置,让整个城堡更加稳固。
小雨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跟着陆巡的样子调整着积木,小眉头微微皱起,专注的模样像极了认真工作时的陆巡。“知道啦爸爸,以后我搭城堡一定先把地基搭好。”她奶声奶气地回答,又拿起一块绿色积木,小心翼翼地放在城堡的“大门”处,“这样大门就不会塌了。”
厨房里传来水流声和餐具碰撞的轻响,林薇系着米白色的围裙走出来,手里端着一盘刚切好的水果,放在茶几上。她擦了擦手上的水珠,走到陆巡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别总教孩子这些建筑术语,她还小呢,现在最重要的是让她开心玩耍。”她的声音温柔,眼神里满是笑意,将一块苹果递到陆巡嘴边,又拿起一块喂给女儿,“小雨,吃点水果,休息一会儿再玩积木好不好?”
小雨接过苹果,咬了一大口,含糊不清地说:“好呀妈妈,苹果真甜。”她一边吃,一边继续摆弄着手里的积木,脸上满是满足。
电视里正播放着晚间新闻,主持人温和的声音播报着城市交通、天气情况,画面里出现了上下班高峰期拥堵的街道,还有明天的天气预报,预计是个晴朗的好天气。一切都和往常一样,充满了平淡生活的烟火气。陆巡咬着苹果,看着妻女的笑脸,心里涌起一阵踏实的暖意。他从事建筑工程行业多年,从最初的设计助理到如今能独立负责大型项目的工程师,一路奔波,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支撑他的就是这样安稳温馨的家。最近他刚结束一个地下避难所的设计咨询工作,那个项目耗时半年,期间他几乎每天都泡在设计院,很少有时间陪伴家人。现在项目结束,他想着接下来能有更多时间陪林薇和小雨,带她们去郊外野餐,去游乐园玩,心里更是满足。
突然,电视画面毫无预兆地切换,原本的新闻画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紧急预警的红色背景,刺耳的警报声瞬间打破了客厅的宁静。那警报声尖锐急促,像是在撕裂平静的空气,让人听了心头一紧。陆巡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林薇也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疑惑地看向屏幕,手里还拿着没喂给小雨的水果。
屏幕上出现的不是熟悉的新闻主播,而是一位穿着深色西装、面色凝重的中年男人,他的胸前别着一个银色的徽章,上面刻着复杂的图案,看起来像是某个官方机构的标志。背景是一间看起来极为严肃的会议室,周围坐着几位同样神色沉重的人,他们面前摆放着文件和笔记本电脑,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男人拿起面前的话筒,清了清嗓子,声音透过电视传出来,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沉重,瞬间让整个客厅的空气都凝固了:“全球各位公民,现在播报一则紧急全球通告。经过国际天文联盟、全球航天机构以及各国顶尖科学家近一个月的联合观测与计算,确认一颗直径约 28 公里的小行星,目前正以每小时约 7.2 万公里的速度向地球移动。”
“根据精确轨道测算,这颗小行星将在五个月后,也就是次年 3 月 17 日,与地球发生不可避免的正面撞击。”男人的声音顿了顿,似乎在平复情绪,他的手指微微攥紧,眼神里满是无奈和沉重,“经过多次模拟推演,撞击产生的能量相当于约 120 万亿吨 TNT 炸药爆炸,足以引发全球性的剧烈地震、超级火山喷发、海啸,同时大量尘埃将进入平流层,遮蔽阳光,导致全球气温骤降,植物大量死亡,地球生态系统将遭到毁灭性破坏,人类文明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客厅里瞬间陷入死寂,只有电视里男人的声音还在继续,每一个字都像重锤一样砸在陆巡的心上。陆小雨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懵懂地看着父母紧绷的脸色,嘴里还嚼着苹果,小声问:“妈妈,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呀?什么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是不是像动画片里一样,有星星掉下来呀?”
林薇的脸色变得苍白,嘴唇毫无血色,她下意识地走到陆小雨身边,将女儿紧紧抱在怀里,手臂因为用力而微微颤抖,嘴唇微微颤抖,却一时说不出话来。她能感受到怀里女儿温热的身体,心里却像被冰锥刺穿一样冰冷,一想到五个月后可能发生的灾难,恐惧就像潮水一样将她淹没。
陆巡的大脑一片空白,耳边嗡嗡作响,男人的话语不断在脑海里回响。作为一名建筑工程师,他对天体撞击的威力有着比普通人更清晰的认知。28 公里的直径,这样的规模远超历史上任何一次小行星撞击事件,他之前参与设计的地下避难所,最多只能抵御六级地震和中等规模的洪水,在这样的灾难面前,恐怕也只能抵御一时的冲击,根本无法保证长期生存。他甚至能想象到撞击发生时的场景:大地剧烈摇晃,高楼大厦像积木一样倒塌,火山喷发的岩浆吞噬一切,海啸掀起的巨浪淹没城市,整个地球陷入一片黑暗和混乱。
电视画面切换,开始播放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忙碌的场景。几位白发苍苍的科学家围着大型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着复杂的数据和图表,他们眉头紧锁,时不时低头交流几句,脸上满是焦虑。一位天文学家穿着白色的实验服,戴着厚厚的眼镜,面对镜头,眼神里满是绝望,声音沙哑地说:“我们已经尝试了所有可能的方案,包括发射核弹进行拦截、利用航天器引力改变其轨道,但小行星的体积和质量太大,现有的技术根本无法在五个月内实现有效干预。所有数据都经过反复验证,结果一致,这是无可辩驳的科学事实。”他身后的大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小行星的运行轨迹,一条红色的线从遥远的宇宙指向地球,旁边标注着精确的时间和距离数据,每一个数字都像一把利刃,刺向观看者的心脏。
紧接着,画面转向全球各大城市的实时场景。纽约华尔街的街道上,人群惊慌失措地奔跑,有人手里拿着公文包,有人抱着孩子,脸上满是恐惧,嘴里大声呼喊着,混乱不堪。股市交易大厅里一片狼藉,电子屏幕上的股票指数断崖式下跌,红色的数字疯狂跳动,不断刷新着最低纪录,交易员们绝望地捶打着桌子,有人甚至当场崩溃大哭。伦敦的广场上,人们聚集在一起,有人对着镜头哭喊,诉说着内心的恐惧,有人低头祈祷,双手合十,希望能得到上天的眷顾。东京的街头,车辆拥堵不堪,喇叭声此起彼伏,警笛声划破天空,闪烁的警灯在混乱的街道上显得格外刺眼,还有人不顾交通规则,弃车奔跑,整个城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之中。
国内的场景同样令人心惊。首都的长安街上,原本有序的车流变得混乱,车辆横七竖八地停在路边,行人纷纷驻足观看路边的大屏幕,脸上满是恐惧和茫然,有人拿出手机拍照录像,有人互相议论着,声音里充满了不安。本地的新闻画面里,商场里的人们开始疯狂抢购食品和饮用水,货架很快被清空,只剩下空荡荡的隔板。有人因为争抢最后一瓶水而发生争吵,甚至大打出手,拳头落在对方身上的声音清晰可闻。警察在现场维持秩序,大声呼喊着让大家冷静,但在恐慌的人群面前,他们的声音显得微不足道,根本无法控制混乱的局面。
“政府已经启动最高级别应急响应,将尽一切努力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秩序,同时,为了保存人类文明的火种,我们正式宣布启动‘方舟计划’。”电视里再次出现刚才那位中年男人的身影,他的表情依旧严肃,眼神却多了一丝坚定,“‘方舟计划’将建造一批大型星际方舟,搭载人类精英、必要的科技设备、动植物基因库,在小行星撞击前离开地球,寻找适宜人类生存的新家园。但由于技术和资源有限,方舟的容量极其有限,只能搭载极少数人员,具体的筛选标准将在后续公布。”
陆巡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作为一名工程师,面对危机时的第一反应就是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他知道现在恐慌毫无用处,必须尽快为家人制定生存计划。他看向怀里的女儿,小雨似乎感受到了气氛的紧张,不再说话,紧紧攥着林薇的衣角,大眼睛里满是不安,时不时抬头看看陆巡和林薇的脸色。
“别怕,有爸爸妈妈在。”陆巡伸手握住林薇的手,她的手冰凉,还在微微颤抖。他的声音尽量保持平稳,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充满信心,“现在情况虽然糟糕,但我们还有五个月的时间。政府既然公布了‘方舟计划’,说明还有希望,我们得想办法抓住这个希望,一定能让我们一家三口都活下去。”
林薇抬起头,眼里含着泪水,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却没有掉下来。她用力点了点头,紧紧回握住陆巡的手,像是在汲取力量:“嗯,我们一起想办法,一定要保护好小雨,绝不能让她出事。”她低头看向怀里的小雨,轻轻抚摸着女儿的头发,温柔地说:“小雨不怕,爸爸妈妈会保护你的,我们会好好的。”
就在这时,窗外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有呼喊声、争吵声,还有玻璃破碎的声音,混合在一起,打破了小区的宁静。陆巡走到窗边,小心翼翼地拉开窗帘一角,向外望去。只见小区里的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聚集在广场上,有人手里拿着手机不断刷新新闻,手指快速滑动着屏幕,脸上满是焦虑;有人在大声讨论,声音激动,甚至因为意见不合而争吵起来;还有人坐在花坛边,双手抱头,显得十分绝望。远处的街道上,传来阵阵警笛声和救护车的声音,警笛声由远及近,又渐渐远去,偶尔还能听到争吵和玻璃破碎的声音,原本平静的城市,在短短一个小时内,仿佛陷入了混乱的边缘。
陆巡关上窗帘,转身抱住妻女。他能感受到林薇身体的颤抖,也能感受到小雨紧紧依偎在他怀里的力量。他知道,平静的生活已经彻底结束,一场关乎生存的艰难斗争即将开始。作为一名父亲、一名丈夫,他必须肩负起责任,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冷静头脑,为家人开辟一条生存之路。
接下来的几天,恐慌情绪如同瘟疫般在全球蔓延。超市里的物资被抢购一空,货架上只剩下零散的几样商品,价格标签被撕得乱七八糟。物价飞涨,原本几元钱一瓶的矿泉水,被炒到了几十元,大米、面粉更是供不应求,有人甚至为了一袋面包而大打出手。部分地区因为电力系统遭到破坏,出现了断水断电的情况,居民们只能依靠蜡烛照明,排队到公共取水点打水,队伍排得像长龙一样,一眼望不到头。
政府虽然加大了警力部署,在街上随处可见巡逻的警察,他们穿着防暴服,手持盾牌和警棍,努力维持着秩序。同时,政府不断通过媒体呼吁民众保持冷静,承诺会保障基本生活物资的供应,还开设了临时避难所,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但在末日恐慌的笼罩下,这些措施的效果甚微,人们依旧疯狂地囤积物资,担心未来的日子无法生存。
电视和网络上,关于小行星撞击的各种猜测、谣言四起。有人宣扬末日论,说撞击后地球将变成一片废墟,人类会彻底灭绝;有人编造各种虚假的自救方法,声称躲进地下室或者服用某种药物就能存活,引得不少人盲目跟风;还有人组织所谓的“自救团体”,收取高额费用,承诺带成员寻找安全的避难所,实际上却是骗局,不少人因此上当受骗,既损失了钱财,又陷入了更深的绝望。社会秩序开始出现明显的裂痕,信任危机在人与人之间蔓延,原本和谐的邻里关系变得紧张,大家都在为自己的生存而担忧,很少再有人愿意伸出援手帮助他人。
陆巡没有参与到恐慌的抢购中,他知道盲目囤积物资没有意义,而且很容易引起他人的注意,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他利用自己之前参与地下避难所设计的经验,对家里的房屋进行了简单的加固。他找来工具,将窗户的玻璃贴上了防爆膜,防止玻璃破碎伤人;在门口加装了厚实的金属挡板,增强防盗门的防护能力;还在阳台的角落里储存了一些沙袋,准备在发生洪水时用来阻挡水流。
同时,陆巡通过之前工作中认识的物资供应商,购买了一些必要的生存物资。他没有大量囤积,只是买了足够一家三口维持几个月的压缩食品、饮用水,还有常用的药品,如感冒药、退烧药、消炎药、止血带等,以及应急灯、手电筒、电池、打火机等应急用品。他将这些物资整齐地储存在家里的储藏室里,用箱子分类装好,贴上标签,方便取用。他还特意买了一个小型的发电机,以备不时之需,不过他没有将发电机放在家里,而是暂时存放在了之前工作的设计院仓库里,避免引起邻居的怀疑。
每天早上,陆巡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查看官方发布的关于“方舟计划”的最新消息。他浏览着政府官网、国际天文联盟的公告,还有各种权威媒体的报道,试图从这些信息中找到关于筛选标准的线索。他分析着可能的筛选条件,猜测政府可能会优先选择科学家、工程师、医生等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还有身体强壮的年轻人,以及儿童,因为他们代表着人类的未来。他整理着自己的工作经历和专业成果,将自己参与过的大型建筑项目、地下避难所设计的资料整理成册,希望这些能在筛选中起到作用。
林薇则努力维持着家里的正常生活,她每天按时做饭、打扫卫生,照顾女儿的饮食起居,尽量不让恐慌情绪影响到小雨。她会给小雨讲故事,陪她画画、玩积木,带她在阳台上晒太阳,告诉她现在只是暂时的困难,很快就会好起来。她还会给小雨做她最喜欢吃的红烧肉、糖醋排骨,看着女儿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她心里的焦虑也能稍微缓解一些。但每当夜深人静,小雨睡熟后,林薇都会坐在床边,看着女儿熟睡的脸庞,忍不住担心起来,泪水悄悄浸湿枕巾。她害怕自己无法保护好女儿,害怕五个月后的灾难会夺走女儿的生命,这种恐惧日夜折磨着她,让她难以入眠。
陆巡知道林薇的担忧,每天晚上,他都会抱着林薇,安慰她,和她一起讨论未来的计划,让她感受到自己的支持。他们会一起想象登上方舟后的生活,想象在新的星球上重建家园的场景,虽然这些只是美好的愿望,但能给他们带来一丝希望和力量。
陆巡也联系了一些行业内的朋友,询问关于“方舟计划”的内部消息。他给之前一起合作过的建筑师、工程师打电话,发信息,希望能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但大多数人都和他一样,对此知之甚少,只能在焦虑中等待官方的进一步通知。只有一位在政府部门工作的朋友,在电话里隐晦地告诉陆巡,“方舟计划”的筛选非常严格,竞争激烈,让他做好充分的准备,尽量展现自己的专业能力,或许还有机会。
日子一天天过去,距离小行星撞击的时间越来越近,全球的局势也越来越混乱。城市里的犯罪率不断上升,抢劫、盗窃事件频发,甚至出现了暴力冲突。政府不得不动用军队来维持秩序,在街上可以看到装甲车巡逻,士兵们荷枪实弹,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陆巡一家在不安和等待中度过每一天,他们期待着能有奇迹出现,期待着“方舟计划”能给他们带来生存的希望。陆巡依旧每天关注着官方消息,整理着自己的资料,林薇依旧努力维持着家里的生活,照顾着小雨。他们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他们知道,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有坚持下去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