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案例5 浙江嘉兴:向“共同富裕典范城市”蝶变跃升

核心阅读

嘉兴,是一座被红色基因浸润的城市。100年前,嘉兴南湖的一叶画舫上,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航船从这里扬帆起航。100年后,这片炽热红土焕发出新时代田园牧歌、诗画江南的美丽新颜,均衡富庶发展的名片愈擦愈亮,一幅共同富裕的画卷徐徐展开。2021年,嘉兴实现了城乡居民收入倍差1.6∶1,在中国地级市中最小;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居中国地级市之首,村集体经济经常性收入全部超120万元……嘉兴的城乡差距持续缩小,走在了全国最前列。嘉兴这些成绩,离不开习近平20载一直情系“红船精神”起航地的殷殷嘱托。作为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范城市,今日嘉兴正继续全力加速奔跑,力求为浙江省乃至全国实现共同富裕先行探路。

“轻烟漠漠雨疏疏,碧瓦朱甍照水隅。”100年前,嘉兴南湖的一叶画舫上,诞生了中国共产党;100年后,在这片炽热红土上,一幅共同富裕的画卷徐徐展开:2021年,嘉兴人均GDP为11.6万元,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7倍,超过世界银行高收入经济体标准,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6.5%和27.3%,均达到“富足水平”,嘉兴是浙江乃至中国最均衡的地方之一。那么,嘉兴是如何做到的?可以提供哪些可复制、可推广的“嘉兴经验”?

擘画共富蓝图,20年久久为功

嘉兴共富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习近平20载一直情系“红船精神”起航地的殷殷嘱托。

2002年10月22日,习近平履新浙江的第11天,就来到嘉兴考察调研。

2004年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专程到嘉兴进行蹲点调研,指出:“嘉兴完全有条件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典范。”2004年成为嘉兴统筹城乡发展的里程碑之年。

2006年1月4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来到嘉兴海盐县调研,明确提出“在提高县域经济实力上当好示范、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当好示范、在党的先进性建设上当好示范”的“三个示范”要求。

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就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南湖红船……

截至2022年9月,习近平先后26次到嘉兴考察调研,对嘉兴发展进行悉心指导、作出重要指示,有力推动着嘉兴的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的进程。

牢记嘱托,嘉兴20年来一张蓝图绘到底,锚定目标不放松,走出了一条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生产生活生态相互融合、改革发展成果城乡共享的统筹城乡发展之路。

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在海宁市天通瑞宏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厅内,陈列着一个射频领域的核心元器件滤波器。这颗比芝麻还小的器件,是手机处理信号的关键。类似这样的企业,如今在海宁半导体产业园内已签约了30多家,为嘉兴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位于桐乡市的浙江华腾牧业有限公司未来猪场内,5G机器人穿梭其中,全天候、全方位巡查与消毒;猪舍外,电子屏上清晰显示着猪舍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氨氮浓度、温湿度等各项环境指标。管理未来猪场1.5万多头生猪,只需4个工作人员。

共同富裕,根本靠发展;高水平的均衡,离不开高质量的发展。眼下,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交响曲,正在嘉兴大地弹唱。

自2003年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落户嘉兴以来,在生命健康、数字创意、生态环境等关键领域已设立超过50个创新研发平台,致力于构建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的通道。

秀水新区的天鹅湖未来科学城,则正在打造创新人才的生态圈,力争通过5~10年引进5~10家总部企业,完成100亿元以上投资,形成1000亿元以上产值,引进10000名以上高端人才。

通过改革创新推动发展、推进资源要素的市场化配置,瞄准高质量发展方向的嘉兴,正迸发出强劲动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增加值增速均居浙江省第一。

城乡一体诗意生活

夏花烂漫的季节,漫步在雪水港村,每家每户楼前楼后都栽种着鲜花。绿荫掩映之中,老人谈笑风生、孩童嬉戏玩耍,一派安宁和乐景象。对于雪水港村村民来说,现在的家,简直就是现实中的世外桃源。

如何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富起来?嘉兴作出诸多尝试。从率先免征农业税,到出台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再到统筹城乡发展水平连续多年居浙江省首位,嘉兴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

产业兴旺是实现农村繁荣的基础。为解决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嘉兴推动抱团发展、农业经济开发区等发展模式,还首创“飞地抱团”,助力经济薄弱村“摘帽”,成为实现先富带后富的“引擎”。前述雪水港村,就是依靠抱团发展,使集体经济得以迅速发展。

嘉善县大云镇缪家村曾是个贫困村,村民年人均收入不足千元。近年来,入股“飞地抱团”,通过盘活土地空间资源提升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缪家村走出了“强村富民”之路。

2020年,嘉兴市所属5个县(市)财政总收入全部超百亿元,率先在浙江省11个地市中实现“村村百万”。到2021年6月,嘉兴已累计建成“飞地抱团”项目110个,涉及1342村次,收益率普遍在8%~12%之间。2023年,嘉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9643元,居浙江省首位,在浙江省已连续20年名列前茅。

发展成果人民共享

晚饭过后,家住浙江嘉善姚庄镇的居民宋月红像往常一样出门,沿着商业街走走看看。姚庄镇,这个位于嘉兴东北部的“临沪水乡”,10多年来持续推动中心镇集聚。截至2021年5月,已有7000多户农村居民“带地进城”,农户集聚率达到70%。村民生活已与城里人无异。

这几年,坚持“城乡一体、普惠均等”原则,嘉兴已构建了覆盖城乡、较为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率先在中国实现“村村通公交”、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满堂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等。城乡一体,正“化”为嘉兴百姓的幸福生活,助推这座城市迈向共同富裕之路。

在桐乡洲泉镇,村民梁新会讲述了一次让他颇为感慨的“家门口”求医之旅。不久前,梁新会的母亲右腿骨折,原本想在镇卫生院简单治疗后转诊上级医院。但她很快转变了想法:“杭州的医生每周都来,家门口就能挂上专家号,看病治疗和城里人一样方便。”截至2021年8月,嘉兴全域已建成“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基层就诊率达72.11%。

在城乡教育均等化方面,嘉兴也交上了满意答卷。2013年,嘉兴所有县(市、区)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其中海盐县率先实现义务教育“零择校、零择班、零择座、零指定”,100%就近划片入学,被评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国样板”。

在秀洲区王店镇,趁着工作间隙,村民王阿姨打开手机App,查看父母昨晚的睡眠数据。“父母年纪大了,我们工作忙又不经常回家,现在通过手机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老人的健康状况,感觉很安心。”秀洲区推广“智慧养老”模式。截至2021年8月,当地已为9.3万名老人编制了一张“数字网”,融合医疗、护理、康复、养老等服务,全方位监测老人日常起居数据。

基层党建打造红色引擎

在海盐县通元镇,45岁的马伟华有个绰号叫“放羊倌”。他依托湖羊专业合作社,打造了一个共同富裕红色引擎——“新生代农民创业党支部”,成员之间以技术互助、信息共享、营销协作等方式形成“党群创业共富联合体”。到2021年8月,已带动100多农户从事湖羊养殖,走向共富。

在与海盐县毗邻的海宁市,这种“共同富裕红色引擎”式的基层党组织也是无处不在。海宁市还发布了党建引领共同富裕十大行动计划,推出红色堡垒全域建强行动、党员干部城乡结亲行动、党群创业项目培育行动等十项举措,共富引擎作用日益凸显。

嘉兴市基层党建的另一个突出特色,是组建了大量功能型、行动型“产业链党建联盟”,把支部建在“链”上。这个联盟可以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的产、学、研、供、销、金融等资源,打造致富链、健全帮扶链、延伸服务链,是促进共同富裕的直接推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嘉兴基层党建的创新实践,得益于多年来实施的“党群创业共富工程”。该工程旨在打造“党建为引领、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的共同富裕样本”,实现“党组织政治属性与服务功能的有机统一”。正是有这么多能征善战的基层党支部,嘉兴共同富裕的步伐才跑得更快。

思考讨论

1.在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社会”的道路上,嘉兴这个红船起航地的“共富图景”格外令人瞩目。今日嘉兴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共富图景,有哪些可复制可推广的“嘉兴经验”?

2.嘉兴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所取得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其能够坚持正确的原则和科学的思路。请结合实际谈谈新时代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原则和总体思路。

3.嘉兴在推进共富之路上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习近平20载情系“红船精神”起航地的殷殷嘱托。请结合实际分析,党的领导及党建工作在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教学建议

本案例主要适用于第四章第三节“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部分的辅助教学。案例介绍了浙江嘉兴牢记习近平的殷殷嘱托,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民生建设、注重党建引领,高标准实现产业发展、城乡繁荣和人民幸福,均衡共富水平走在浙江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的典型事迹。

■组织教学建议

第一,要引导学生体会嘉兴在共同富裕之路上取得的突出成绩,从而坚定学生对中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自信。嘉兴在共同富裕道路上取得的成绩十分亮眼。结合案例文本,可重点从如下三方面加以强调:一是嘉兴的“富裕”。共同富裕,前提是富裕。2021年,嘉兴人均GDP为11.6万元,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7倍,超过世界银行高收入经济体标准,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6.5%和27.3%,均达到“富足水平”,城市综合实力列全国百强城市第35位。二是嘉兴的“均衡”。共同富裕,关键是均衡。嘉兴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走在前列。如今,嘉兴所有村集体年经常性收入都超过120万元,所有县(市、区)都是统筹城乡发展全国前40强。2021年,嘉兴农民人均收入达4.36万元,连续18年为浙江最高。嘉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1.6∶1,居浙江最小,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居浙江全省第一,是浙江乃至全国发展最均衡的地方。三是嘉兴的民生进步。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嘉兴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民生保障、文化建设、生态发展等诸多方面均走在前列。例如嘉兴率先在全国实现“村村通公交”、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满堂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优质医疗资源“双下沉、两提升”,还连续8年在浙江全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指标排名中位列第一,农村15分钟文化圈和城市10分钟文化圈基本形成。

第二,要引导学生了解习近平长期以来对嘉兴共富发展的高度关注,体会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带领人民推进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嘉兴奔赴共同富裕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习近平20载一直情系“红船精神”起航地的殷殷嘱托。截至2022年9月,习近平曾先后26次前往嘉兴调研指导,对嘉兴发展寄予厚望。2002年10月22日,习近平履新浙江的第11天,就来到嘉兴考察调研。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指出:“嘉兴完全有条件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典范”。2006年1月4日,习近平来到嘉兴海盐县调研,明确提出“在提高县域经济实力上当好示范、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当好示范、在党的先进性建设上当好示范”的“三个示范”要求。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就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南湖红船。多年来,嘉兴始终牢记习近平的殷殷嘱托,不断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走出了一条推进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第三,要引导学生把握本案例的展示思路。红船起航地嘉兴近年来在共富发展道路上成绩亮眼,案例不仅展示了嘉兴的美好共富图景及推进共富的主要举措,更将嘉兴共富发展的深层原因如党的领导和基层党建引领纳入其中,力求全面展现嘉兴共富发展的奥秘。案例共包括五个组成部分。案例第一部分即“擘画共富蓝图,20年久久为功”,意在展现习近平对嘉兴共富发展的高度关注和蓝图擘画,强化党的领导在嘉兴共富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案例第二、三、四部分即“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城乡一体诗意生活”“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分别从产业振兴、城乡协调、人民幸福这三方面展现嘉兴在共同富裕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以及在此过程中采取的有力举措。案例第五部分即“基层党建打造红色引擎”,描述了嘉兴以基层党建为引领,多措并举实现党组织政治属性与服务功能的有机统一,推动共同富裕的创新实践。

第四,要引导学生联系嘉兴推进共同富裕的历程,体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所宣示的“两个确立”的重大意义。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宣示了“两个确立”的重大政治成果,即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这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就嘉兴的发展实践来看,2002年以来,习近平先后20多次到嘉兴考察调研,对嘉兴各方面工作进行悉心指导、作出重要指示,开启了嘉兴经济发展最有活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社会大局最和谐稳定、生态环境改善最明显、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最高的新阶段。嘉兴这些年的发展成就,从市域层面充分展现了习近平同志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治国理政的大智慧、运筹帷幄的大担当、不负人民的大情怀,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实践力量、精神力量,充分印证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习近平对嘉兴的关心关爱和指示指引,是嘉兴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最宝贵的思想财富和精神财富,成为红船起航地奋斗新征程的指路航标。

■总结提升建议

第一,高质量发展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习近平深刻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党关于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的理论实践的深刻总结。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体现了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提出高质量发展这一新理念。相比于高速增长重视解决总量问题,高质量发展更加重视解决结构问题,要通过解决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使发展更加协调、更具包容、更有韧性。平衡和共享,是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共同富裕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内在要求,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对高质量发展来说,共同富裕不单单是指向性的目标,也是驱动性的力量源泉。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深刻把握二者一体两面正相关双向运动的辩证关系,更加精准、更为稳妥地制定和实施政策,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嘉兴在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聚焦高质量发展,以科技创新和数字变革催生新的发展动能,为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二,统筹城乡发展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和关键一环。城市与乡村是人民生产生活的基本空间载体。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显示,城乡关系经历着一个从低水平共存到分离、对立再到逐渐走向高水平融合的过程。从空间视角看,共同富裕包含城乡之间的共同富裕,城乡之间的融合水平度量着共同富裕的实现程度,城乡统筹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某种程度上可谓一部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融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由于历史遗留等原因,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习近平指出,“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因此,在推动城乡统筹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仅是理论的要求,也是现实的呼唤。嘉兴经过多年改革实践,逐步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城乡统筹发展之路,为全省乃至全国贡献了“嘉兴经验”。

第三,党的领导是推进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共同富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以党的领导为其根本政治保证。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实现共同富裕进行了一以贯之的持续探索,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创造了人类现代化发展史上的奇迹。在一个14亿多人口的国家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最为复杂、最为迷人的事业之一。要成就这一事业,不允许我们出现任何重大偏差,更不能出现颠覆性错误。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够深刻把握共同富裕的内涵与要求,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嘉兴在追求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能够在全域、全民、全面富裕方面走在前列,除了嘉兴自身的良好基础和不懈努力,同样离不开党的领导的方向指引和蓝图擘画,特别是习近平20载一直情系“红船精神”起航地的殷殷嘱托。

第四,基层党建是引领共同富裕的“红色引擎”。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各地区各领域工作的基础,也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组织力量。推动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原本较为分散的资源有效整合起来,带动民众走向致富之路。党建赋能共同富裕具有严密的理论逻辑、厚重的历史逻辑和深刻的现实逻辑,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需要。新发展阶段,要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突出政治引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经济发展,帮助人民群众增收致富,缩小城乡差距,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奠定基础。嘉兴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引领共同富裕的“红色引擎”作用,多年来实施“党群创业共富工程”,打造“党建为引领、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的共同富裕样本”,实现“党组织政治属性与服务功能的有机统一”。这是嘉兴共同富裕走在前列的重要奥秘。

第五,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坚持正确的原则和科学的思路。促进共同富裕,要把握好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总的思路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上述原则和思路是就国家总体而言的,也为各地区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基本遵循。嘉兴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所取得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其能够坚持正确的原则和科学的思路。

■启示意义

要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既要统筹兼顾,又要重点突破。共同富裕是一个总体性概念,“共同”意味着一个都不能少、一处都不能落。这要求党和国家应着眼全局,统筹兼顾,协调好各局部之间的关系,避免各提各的指标、各定各的标准。与此同时,共同富裕的实现有赖于各个局部的发展,局部的重点突破有助于形成示范效应,更好带动全体人民在动态发展中迈向共同富裕。嘉兴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走在浙江省乃至全国前列,折射出嘉兴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全局,以一域之“典范”助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城市担当。 PADvO9bv+ngPCXLZ1K/j9UYP+w0w3GWkajq5mNb0PrLPEU3JabaF7YrDJMKef5T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