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决定一切。
陈东升
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战略决定一切》作者
公司管理是一门需要实践反复验证的理论学科,既需要有理论高度的深刻认知,更需要有实践结果的不断检验,因此充满令人持续探索的无穷魅力。安索夫的《战略管理》很特别地引入了ESO的理论框架,强调环境与战略管理的相互作用及影响,有方法,有工具,兼具理论与应用。它适用于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组织,也适用于非营利性的一般社会机构,有较好的通用性。
战略管理是一个从企业理念到企业行为的共识形成过程,需要经营企业行为的因时而变、不断调整与优化,并且通过预算、绩效和组织对其进行适时校正。战略管理本质上是要解决如何做正确的事情,是为了搞清楚将来的企业要成为什么样子。在这个意义上,战略管理也是一种对企业领导者的能力考量。
吕明方
上海医药集团原董事长
方源资本(亚洲)有限公司合伙人
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50人论坛创始主席
熟悉企业的运行方式,尤其是熟悉成熟或大型企业运行方式的读者们,一般都会理解,这类企业最不缺的往往就是战略。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尽管它们多以精干、敏捷脱颖而出,但当它们一步一步成长、壮大之后,其业务复杂性和管理的难度也会随着业务量的增长而增加,其对战略的要求,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与公司草创初期常见的“拍脑袋”的决策方式相比有本质的不同。在这个阶段,企业领导者们往往开始关注制定正规战略的能力。因此,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同样不缺战略。不缺战略,那缺的是什么?是战略的“落地”,也就是动态、高效地选择、推广与执行战略。
安索夫的《战略管理》一书提出了系统性的战略管理框架,帮助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实现战略的高效落地。安索夫强调,战略管理不仅仅是制订计划,更是将计划转化为行动的过程。他提出了战略规划、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估的完整体系,指导企业如何在动态环境中选择合适的战略,并确保其有效执行。在这个信息爆炸、知识泛滥和真相缺失的时代,如何掌握真实的状况、形成清晰的观点、通过阐明自己的理念而与众人达成有效的共识,成为一个组织与个体生存与发展的保障。
对我而言,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提供了理论框架,还以数字量化的形式展示了如何将战略从理论转化为实践。感谢安索夫的深刻洞见,也感谢译者精准流畅的翻译,让这本书能够跨越语言的障碍,为我们带来这场思维的盛宴。
韦青
微软(中国)首席技术官
在剧烈变革的经济金融环境下,企业家往往需要从管理经典中汲取智慧。安索夫的《战略管理》是动荡市场环境下的企业战略应对手册。在当今全球地缘政治格局重构加剧、技术创新周期加速变短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的已非传统简单的市场波动,而是结构性剧变——从全球供应链重构,能源革命到AI挑战,安索夫50年前提出的“战略响应能力”理论,显现出穿透时空的战略洞察力。
从经济学视角看,企业战略的本质是稀缺资源在不确定性中的最优配置问题。安索夫框架启示我们:当市场环境动荡指数突破阈值时,传统的SWOT分析将让位于“战略弹性”构建。企业在战略决策中,必然需要将地缘政治变量纳入生产函数,建立多极化市场的对冲机制。同时,企业还需要全面拥抱AI变局以重构核心竞争力,更需要用复杂适应系统思维替代线性增长模型。
在大量市场剧变的管理实践中,我们可以见证,那些成功穿越周期的企业所使用的战略基本上与安索夫的“权变战略”异曲同工。这些新的案例印证了本书的核心命题——环境越动荡,战略越需要兼具进攻性与防御性的动态平衡。此书典藏版问世之际,正是在剧变的市场环境中思考战略应对的管理者重读安索夫理论的时机。
巴曙松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金融学教授
香港大学经管学院金融学实践教授
《北大金融评论》总编辑
真正的力量是理性的力量。安索夫的《战略管理》正是这一理念的完美诠释。商科教育和研究的实质不在于迎合,而在于引领。建立在逻辑推理和实证分析基础上的科学研究范式,能够真正帮助我们建立起对那些穿透时间、具有普适性的商业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基本认知,让我们避免在同一个地方反复跌倒——这也正是学术研究的真正价值。
安索夫通过严谨的理论框架和实证研究,揭示了战略管理的核心逻辑:企业如何在动态环境中保持竞争力,如何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他的权变理论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应对复杂环境的工具,更赋予了管理者一种超越经验主义的思维方式——用理性的力量驾驭变化,用科学的方法定义未来。
刘俏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对战略管理的认识是从阅读安索夫的作品开始的。40年前,我通过阅读他的《公司战略》《商业战略》,及后来的《战略管理》,喜欢上了“战略管理”这项专门技艺。《战略管理》这本书之所以经典,是因为经过40多年的时间检验,安索夫的分析框架和分析方法仍然是有用的,书中提到的战略环境的分析、公司战略的选择、战略分析方法的解读(特别是战略经济学的分析)、战略领导和权力要素的理解等,与今日情境的相似度八九不离十。没有公司战略就没有战略管理。到了20世纪80年代前后,安索夫把实践和研究的焦点转到“战略管理”上,更加贯通了从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行为、战略方法到战略绩效的全逻辑,为后来的战略管理理论和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正因如此,他被称为“战略管理之父”或“战略哲学家”。
魏江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
浙江财经大学校长
在中文世界里,战略和管理通常被认定为两件不同的事情。当将两者放置在一起合称“战略管理”时,你或许会急不可待地去看其定义。看完定义,你也未必会有清晰的理解。安索夫的“战略管理”,我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战略管理”是一种管理,它将战略规划具体落实到战略实践之中,是静态战略设计转化为动态战略实施的过程,可称之为“战略的管理”;第二,“战略管理”是最高的管理,它居于任何其他的管理之上,具有决定性而非从属性,可称之为“战略性管理”。理解了第一点,就知道“战略管理”做什么;理解了第二点,就知道“战略管理”该以何种高度去做。
陈彩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建设银行原董事会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