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研究现状

在本书中,我们探讨复杂组织在动荡环境中的行为。当前对这种组织的研究分为两派:一派研究实用技术,为组织应该如何行动提供解决方案;另一派则注重理论探讨,描述组织为什么和如何做出行动。两派的研究范围和内容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从一线管理者的角度来看,仍然存在比较大的知识差距。

在理论与实际应用技术之间,最主要的隔阂是它们之间仅有非常模糊的联系。因此,前者对后者的发展所提供的指导作用微乎其微。技术进步要么来自实践经验的总结,要么来自全新的发明。每当新方法出现时,我们没有先验测试的基础去检验其有效性,也无法确定其适用的界限。结果是,技术只能在反复的试错中不断地改进完善。

每当人们将新技术应用于根本不适宜的环境时,常常会将失败归咎于新技术本身而不是对其的误用。例如,最近有评论家指责,长期规划未能预测石油危机——而这实质上是因为长期规划不适用于此场景。

现有的大多数理论观点是片面的,因为它们是从某个特定学科的视角折射而来的,如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或通用的系统理论。在行为中的关键变量与所观察学科的变量相匹配时,这种有限的视角是可以接受的。但当某种行为现象需要从多学科角度进行解释时,它们就不够全面了,甚至会歪曲真相。

现今流行的理论普遍将组织作为一类群体来研究,着重于探讨它们的一般特性,而非差异性或极端性行为(请参见两本具有代表性的书《公司行为理论》( Behavior Theory of the Firm )、《公司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 Theory of the Firm ),这些作品通常以复数形式提及“组织”,似乎所有组织都是一样的)。新学科典型的做法是试图用一些一般规律及原始模型来解释复杂现象。但是,对于一线管理者们而言,对组织一般性特征的研究是第二位的,他们对异常行为和成功的原因更感兴趣。 4HYRD+lI8+gKQhwN9eMY1BKXWh2tC12DZ+BfB1/Ijm7iyrjN542fmvTJYlDOPlP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