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备数字化是指将能够表征设备特征及运行过程的参数转化为数据,并将其录入数据平台的过程。设备数字化的百分比是指已完成数字化的设备数量占对应区域或生产厂生产性设备总数量的比例,计算公式为已完成数字化的设备数量除以生产性设备总数量,再乘以100%。
采用不同维修策略设备的数字化要求是不同的,不同类别的设备的数字化要求也有不同,但对于要完成数字化的设备,需要有相应的数据标准,并规定哪些是必要的数据。对于必要的数据,要求全部进入数据平台,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与整体性,不完整的数据对整个设备数据库来说可能是无效数据。
运维数据要覆盖设备运维流程的各环节,使数据形成闭环,使数据在整个运维过程中得到验证。因为数据没有完成闭环,就意味着数据没有得到验证,或者结果与过程不对应,所以无法分辨这些数据的实际效果,这样的数据对于知识的积累没有实质性的贡献。
有超过15%的生产性设备完成数字化 ,这些设备可以是事后维修的设备、预防维修的设备、预知维修的设备及预测维修的设备(参见第4章)。但要注意的是,这些设备数据需要是全部的必要数据,缺少必要的数据可能会导致在数据分析时得到错误的结果; 有超过10%的运维活动数据得到采集 。注意,这里的10%是指基于全部的运维活动项次的10%,对每一项次的运维活动,需要有全部必要的数据,这些项次要求覆盖在已数字化的设备上,以实现设备运维数据的闭环。在线监测设备一般是指对关键、重要设备,故障多发设备,点检频繁的设备等而言的,在设备上加装传感器对更好地掌握设备状态有较大的作用。智能运维一级的设备数字化要求如下。
1)具有基本的设备数字化规范,设备数字化率达到15%及以上,运维过程数字化率达到10%及以上。
2)对关键、重要设备采用相应的在线检测技术,实施在线与离线相结合的诊断方法,设备状态数字化率达到10%及以上。
3)数据完整度达到80%及以上,数据可信度达到90%及以上、设备维修数字化准确率达到80%以上。
智能运维二级的设备数字化要求在一级的基础上增加了完成设备数字化的设备比例,增加了运维流程的数字化比例,同时引入了生产过程参数来分析设备问题,这是一种间接获取设备状态的有效方法。
注意: 在具体实践中,如果是为了设备监测去掌握生产过程数据,则获取数据的成本全部计算在智能运维上。你可能会感觉投入较大,但这些数据同样是智能制造所需要的,而如果能够同步利用在智能制造中,这将极大降低智能运维的成本。但不建议在可能同步建设的情况下为了降低智能运维的成本分担而故意推迟建设周期,因为设备运维与智能制造对生产过程的数据采集频率、处理方法等的要求各有侧重,在完成智能制造系统的数据采集后再进行智能运维的数据采集的成本会加大,不但不能降低智能运维数据采集的成本,反而导致了整体成本的增加。
智能运维二级的设备数字化要求如下。
1)拥有覆盖多数设备的智能运维规范标准,设备数字化率达到50%及以上,运维过程数字化率达到50%及以上。
2)对设备按需实施多种在线监测技术,能够通过生产过程参数掌握部分设备的运行状态,设备状态数字化率达到30%。
3)数据完整率达到80%,数据可信度达到95%及以上,设备维修数字化准确率达到85%及以上。
智能运维三级是在生产线或整个车间完成设备的数字化,一般是在设备数据获取方面按经济性、有效性及效果等方面经综合评估,以最为合理的配置获取设备智能运维所需的各类数据,包括设备基础数据、运行数据和运维过程数据。智能运维三级的设备数字化要求如下。
1)拥有完善的智能运维规范标准,全部生产性设备(产线或车间)设备数字化率达到100%,运维过程数字化率达到100%。
2)对设备实施多种在线监测技术实现设备状态在线监测,完整采集生产过程参数及产品信息,设备状态数字化率达到50%及以上,可满足生产过程优化、产品质量预测及设备状态监测的要求。
3)数据完整率达到85%及以上,数据可信度达到95%及以上,设备维护维修数字化准确率达到90%及以上。
智能运维四级的设备数字化是在一个企业(集团)中的多个同类产线或车间均按统一标准实现了三级的数字化要求,具备完整的设备数据字典,并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智能运维四级的设备数字化要求如下。
1)拥有完整的、各生产基地共同的智能运维规范标准,实现多地域下多产线或多车间设备数字化和多产线或多车间的运维数字化,设备数字化率达到100%,运维过程数字化率达到100%。
2)对设备应用多种在线监测技术以实现设备状态的在线监测,完整采集生产过程参数及产品信息,设备状态数字化率达到50%及以上。
3)数据完整率达到90%以上,数据可信度达到98%及以上,设备维护维修数字化准确率达到90%及以上。
4)数据平台内同类设备数据及同类设备运维数据可实现互联互通。
智能运维五级为设备智能运维的最高等级,是在企业整体实现智能制造五级的情况下,形成企业的所有数据统一,其设备数字化要求如下。
1)完成所有生产性设备数字化及设备运维全过程的数字化,形成上下游产线以及智能运维产业链的数据协同。
2)设备数据与生产数据、销售数据、采购数据等形成统一的整体。
3)所有设备数字化的指标均高于智能运维四级的水平。